一起答

采煤机司机模拟考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国务院制定“关于无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的目的是().

    • A.发现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
    • B.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
    • C.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
    • D.保障职工生命安全
    • E.改善煤矿形象
  2. 井下使用的橡套电缆()采用阻燃电缆。

    • A.必须
    • B.严禁
    • C.不准
  3. 属于规章的是()

    • A.煤矿安全规定
    • B.煤矿安全监查条例
    • C.以省政府令颁布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
    • D.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 《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 A.童工
    • B.未成年工
    • C.女职工
    • D.青少年
  5. 井下两机车或两列车在同一轨道的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的距离。

    • A.50m
    • B.100m
    • C.150m
    • D.200m
  6. 在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的预兆时,必须()

    • A.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撤离人员
    • B.停止作业,迅速撤离,报告矿调度
    • C.采取措施,报告矿调度
    • D.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
  7. 停风区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批准。

    • A.1.5%
    • B.2.0%
    • C.3.0%
  8. 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最大允许值为()。

    • A.1.0%
    • B.0.5%
    • C.1.5%
    • D.2.0%
  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正常涌水量在1000m2/h以下时,井下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的正常涌水量。

    • A.6h
    • B.7h
    • C.8h
  10. 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矿井必须从采掘安全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

    • A.瓦斯聚集超限
    • B.瓦斯生成
    • C.瓦斯涌出
  11. 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停风。

    • A.可暂时
    • B.可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确定是否
    • C.不得
  12. 灭火时,灭火人员应站在()。

    • A.火源的上风侧
    • B.火源的下风侧
    • C.对灭火有利的位置
  13.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 A.18%
    • B.19%
    • C.20%
  14. 尘肺病中的硅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过量()造成的。

    • A.煤尘
    • B.煤岩尘
    • C.岩尘
  15. ()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 A.严禁
    • B.可以
    • C.矿灯有故障时才能
  16. 煤尘爆炸的条件有4条。()爆炸。

    • A.只要有4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有4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四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瓦斯才能
  17. 瓦斯爆炸的条件有三条,()爆炸。

    • A.只要有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有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瓦斯才能
  18. 煤炭自燃发火的条件有三条,()自燃。

    • A.只要有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有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19. 带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

    • A.脱掉口具吸口气
    • B.摘掉鼻夹吸气
    • C.不可从事A或B
  20.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 A.可以停止工作
    • B.严禁装药,爆破
    • C.严禁使用电器设备
  21.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的方针。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22. 在混合气体中,当氧气浓度低于()时瓦斯就失去爆炸的可能性。

    • A.18%
    • B.17%
    • C.13%
    • D.12%
  23.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进行抢救。

    • A.人工呼吸法
    • B.清洗法
    • C.心脏按压法
  24. 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使用()。

    • A.11h
    • B.12h
    • C.16h
    • D.18h
  25. 煤矿井下要求()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 A.24V
    • B.36V
    • C.50V
  26. 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电源
    • C.专用电动机
  27. 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气体。

    • A.CO
    • B.CO2
    • C.H2S
    • D.所有气体
  28. 恢复通风前,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29. 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检测,采掘工作面每()月测定()。

    • A.2个,1次
    • B.3个,1次
    • C.4个,1次
  30. 在含爆炸性煤尘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时,煤尘不能爆炸。

    • A.12%
    • B.15%
    • C.16%
  31. 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

    • A.5m
    • B.10m
    • C.15m
    • D.20m
  32. 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

    • A.采煤工作面
    • B.岩巷掘进工作面
    •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33. 井下()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 A.严禁
    • B.可以
    • C.寒冷时才可以
  34. 由于瓦斯有()的特性,所以可将瓦斯作为民用燃料。

    • A.可燃烧
    • B.无毒
    • C.无色、无味
  35.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占主要地位。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不可测的因素
  36. 油料火灾不宜用()灭火。

    • A.水
    • B.沙子
    • C.干粉
  37. 煤矿井下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A.3m/s
    • B.4m/s
    • C.5m/s
    • D.6m/s
  38. 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 A.1
    • B.2
    • C.3
    • D.4
  39. 《煤矿安全规定》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A.26度
    • B.30度
    • C.34度
    • D.40度
  40. H2S气体的气味有()

    • A.臭鸡蛋味
    • B.酸味
    • C.苦味
    • D.甜味
  41. 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 A.1
    • B.2
    • C.3
    • D.4
  42. 矿用防爆标志符号“d”为()设备。

    • A.增安型
    • B.隔爆型
    • C.本质安全型
    • D.充砂型
  43. 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和基本顶3种类型。在采煤过程中,()时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

    • A.伪顶
    • B.直接顶
    • C.基本顶
  44. 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

    • A.1%~10%
    • B.5%~16%
    • C.3%~10%
    • D.10%~16%
  45. 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 A.不应
    • B.必须
    • C.不一定
  46. 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压胸的次数时()。

    • A.8~12次
    • B.16~20次
    • C.30~36次
  47. 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

    • A.30%
    • B.40%
    • C.35%
  48.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电源或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

    • A.闭合
    • B.切断
    • C.开关
  49. 凡长度超过()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道。

    • A.6m
    • B.10m
    • C.15m
  50. 煤矿井下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

    • A.0.5m
    • B.0.8m
    • C.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