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煤矿主提升机操作工安全基本知识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钢丝绳与摩擦轮间摩擦系数的取值不得大于0.25。

    • 正确
    • 错误
  2. 在特殊情况下,主提升机操作工可以离开工作岗位,调整制动器。

    • 正确
    • 错误
  3. 有接头的钢丝绳,可用于立井中专为升降物料的绞车。

    • 正确
    • 错误
  4. 防坠器的制动绳(包括缓冲绳)至少每月检查1次。

    • 正确
    • 错误
  5. 对使用中的立井罐笼防坠器,应每6个月进行1次脱钩试验,每年进行1次不脱钩试验。

    • 正确
    • 错误
  6. 对使用中的斜井人车防坠器,应每班进行1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1次静止松绳落闸试验、每年进行1次重载全速脱钩试验。

    • 正确
    • 错误
  7. 防坠器的两侧抓捕器发生制动作用,应使罐笼通过的距离不大于0.5m。

    • 正确
    • 错误
  8. 斜井人车必须设置使跟车人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能向主提升机操作工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装置。

    • 正确
    • 错误
  9. 斜井中向下运送重物时,应切断提升机电源,采用制动方法严格控制下运速度。

    • 正确
    • 错误
  10. 主提升机操作工在一个提升循环的运行操作中禁止换人。

    • 正确
    • 错误
  11. 惯性滑行减速方式减速是目前提升机减速方式中惟一合理和正确的减速方式。

    • 正确
    • 错误
  12. 主提升机操作工在夜班操作时可以吸烟来缓解疲倦。

    • 正确
    • 错误
  13. 严禁当班主提升机操作工睡觉。

    • 正确
    • 错误
  14. 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必须先进行探水。

    • 正确
    • 错误
  15. 处理采煤工作面冒顶时,首先应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其次是抢救遇险人员。

    • 正确
    • 错误
  16.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在从业人员方面应具备( )条件。

    • 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 B.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 C.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 D.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 E.医疗保障
  17.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 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B.地方政府
    •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本单位负责人
  18.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 )。

    • A.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B.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C.服从管理
    • D.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E.尊敬同事
  19.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有( )的权利。

    • A.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
    • B.对存在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D.危及人身安全时停止作业
    • E.生产安全事故中受到损害时获得赔偿
    • F.参与事故调查
  20. 煤矿职工安全手册应载明( )等。

    • A.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 B.重大安全隐患
    • C.应急保护措施和方法
    • D.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和受理部门
  21.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 )的方针。

    • A.安全责任制
    • B.安全第一
    • C.预防为主
    • D.监督检查
    • E.综合治理
  22. 煤矿的( )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A.通风
    • B.防瓦斯
    • C.防煤尘
    • D.防水火
    • E.环境卫生
  23. 事故调查处理中坚持的原则是( )。

    •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 B.责任人员没有处理不放过
    • C.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 D.资金不到位不放过
    • E.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4. 某煤矿生产副矿长赵某在采煤作业过程中擅自指挥工人开采保安煤柱,造成冒顶及地表塌陷,死亡村民及工人计5人,工人伤2人。在该事故中,赵某应承担( ),伤者承担( )。

    • A.民事责任
    • B.刑事责任
    • C.不追究责任
    • D.获得民事赔偿
    • E.行政责任
    • F.追究重大责任事故罪
  25. 煤矿进行采矿作业,不得采用可能危及相邻煤矿生产安全的( )等危险方法。

    • A.决水
    • B.高落式采煤
    • C.爆破
    • D.巷道掘进
    • E.贯通巷道
  26. 井下探放水应坚持( )的方针。

    • A.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27. 煤炭自然发火的条件有3条,( )自燃。

    • A.只要3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B.只要3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煤炭即可
    •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煤炭才能
  28. 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 )。

    • A.脱掉口具吸口气
    • B.摘掉鼻夹吸气
    • C.不可从事A项或B项
  29.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时,( )。

    • A.必须停止工作
    • B.严禁装药、爆破
    • C.严禁使用电气设备
  30. 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 )进行抢救。

    • A.人工呼吸法
    • B.清洗法
    • C.心脏按压法
  31. 刚发出的矿灯最低限度应能正常持续使用( )。

    • A.llh
    • B.12h
    • C.16h
    • D.18h
  32. 在混合气体中,当氧气浓度低于( )时,瓦斯就失去爆炸的可能性。

    • A.18%
    • B.17%
    • C.13%
    • D.12%
  33. 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即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 )。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电源
    • C.专用电动机
  34. 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呼吸性粉尘进行监测,采掘工作面每( )月测定( )。

    • A.2个;1次
    • B.3个;1次
    • C.4个;1次
  35. 煤矿井下要求( )以上的电气设备必须设有良好的保护接地。

    • A.24V
    • B.36V
    • C.50V
  36. 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 )气体。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硫化氢
    • D.所有气体
  37. 恢复通风前,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38. 在含爆炸性煤尘的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 )时,煤尘不能爆炸。

    • A.12%
    • B.15%
    • C.18%
  39. 靠近掘进工作面迎头( )长度以内的支架,爆破前必须加固。

    • A.5m
    • B.10m
    • C.15m
    • D.20m
  40. 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 )。

    • A.采煤工作面
    • B.岩巷掘进工作面
    • 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41. 井下( )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 A.严禁
    • B.可以
    • C.寒冷时才能
  42. 由于瓦斯具有( )的特性,所以可将瓦斯作为民用燃料。

    • A.可燃烧
    • B.无毒
    • C.无色、无味
  43.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 A.26℃
    • B.30℃
    • C.34℃
    • D.40℃
  44.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 )占主要地位。

    • A.人的因素
    • B.物的因素
    • C.不可测知的因素
  45. 油料火灾不宜用( )灭火。

    • A.水
    • B.沙子
    • C.干粉
  46. 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 )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通往地面。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47. 煤矿井下用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

    • A.3m/s
    • B.4m/s
    • C.5m/s
    • D.6m/s
  48. 矿用防爆标志符号"d"为( )设备。

    • A.增安型
    • B.隔爆型
    • C.本质安全型
    • D.充砂型
  49. 硫化氢气体的气味有( )。

    • A.臭鸡蛋味
    • B.酸味
    • C.苦味
    • D.甜味
  50. 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 )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 A.1
    • B.2
    • C.3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