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煤矿安全检查员培训模拟考试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高档普采工作面内严禁混用不同型号的支柱。

    • 正确
    • 错误
  2. 液压泵站压力表要准确可靠,误差不超过±O.5MPa。

    • 正确
    • 错误
  3. 液压支架的移架区内不准有人作业、停留或穿越。

    • 正确
    • 错误
  4. 液压支架升架时要有足够的初撑力,与顶板接触严密。

    • 正确
    • 错误
  5. 作业规程审批后,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贯彻,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6. 倾斜煤层中液压支架的移架顺序是由上而下。

    • 正确
    • 错误
  7.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他人员则不必。

    • 正确
    • 错误
  8. 煤矿安全检查是保护安全生产,保证职工安全健康的需要。

    • 正确
    • 错误
  9. 不定期检查是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或通知的临时性抽查。

    • 正确
    • 错误
  10. 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柱鞋。

    • 正确
    • 错误
  11. 分析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常按以下原因进行分析()。

    • A.文化程度
    • B.三违
    • C.工程质量
    • D.安全措施
    • E.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
  12. 下列事故中,()不统计到本企业的伤亡事故总数中,需列表统计上报备案。

    • A.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 B.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
    • C.职工在生产岗位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
    • D.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13. 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是对伤亡事故处理的内容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

    • A.警告
    • B.记过
    • C.记大过
    • D.降级
    • E.撤职
    • F.留用察看
    • G.开除
    • H.拘留
  14. 隔离式自救器有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它们可以防护下列()有害气体。

    • A.硫化氢
    • B.二氧化硫
    • C.一氧化碳
    • D.二氧化氮
  15. 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时,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方法,以免失血过多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 A.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
    • B.指压止血法
    • C.屈肢止血法
    • D.止血带止血法
  16. 为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灾区,在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必须制定有效的、可靠的措施。相应的编制原则有()。

    • A.通知和引导灾区人员撤出的措施
    • B.控制风流措施
    • C.为灾区人员创造自救条件
    • D.确定救灾人员的避灾路线
  17.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以后,要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拟订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 A.追查领导
    • B.查明原因
    • C.分清责任
    • D.进行罚款
  18. 下列选项中,()是属于在使用避难硐室时应注意的正确说法。

    • A.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一定要在避难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 B.有规律的敲打管道、铁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援助
    • C.使硐门敞开,以便救护队寻找
  19. 在突发事故现场出现的危重伤员,需要通过复苏术进行心跳、呼吸的抢救。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判定复苏是有效的。

    • A.颈动脉出现搏动
    • B.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
    • C.瞳孔由大缩小
    • D.复苏有效时,可见眼睑反射恢复
    • E.自主呼吸出现
  20. 按照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事故调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进行事故现场处理。下列选项中,()属于事故现场处理的主要内容。

    • A.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 B.认真保护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 C.做好现场标志
    • D.将事故现场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21. 煤矿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可分为()。

    • A.轻伤
    • B.重残
    • C.重伤
    • D.昏迷
    • E.死亡
  22. 煤矿生产中常见的灾害是()。

    • A.顶板事故
    • B.矿井水灾
    • C.矿井火灾
    • D.瓦斯爆炸
    • E.煤尘爆炸
  23. 煤矿井下供电应做到的内容中包括()。

    • A.“三无”
    • B.“四有”
    • C.“三齐”
    • D.“两全”
    • E.“五坚持”
  24. 矿井防灭火方面的要求包括()。

    • A.井下消防系统应每隔1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 B.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
    • C.井上、下必须设置消防材料库
    • D.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取暖
    • E.在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在采区要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防火设计
  25. 矿井水害防治方面的要求包括()。

    • A.煤矿应有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 B.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高于当地近10年最高洪水位
    • C.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 D.探水后掘进中,掘到批准位置时,最后O.3m停止爆破
    • E.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26. 瓦斯管理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

    • A.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O%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 B.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超限
    • C.严禁带电移挪电气设备
    • D.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
    • E.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5%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27. 炮掘工作面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

    • A.巷道内管线吊挂整齐规范
    • B.空气净化喷雾装置运行良好
    • C.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制”
    • D.发爆不响静候3min
    • E.尽量不要干打眼
  28. 斜巷(上、下山)运输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

    • A.信号工和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 B.上、下车场挂车时,余绳不得超过2.0m
    • C.兼作行人的斜巷人行道宽度不小于O.5m
    • D.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 E.上部车场必须有可靠的挡车装置
  29. 机掘工作面在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

    • A.局部通风机应有消音装置
    • B.瓦斯监测探头安装的位置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 C.巷壁和棚子保持直线,偏差不大于±O.2m
    • D.锚杆外露部分不得大于0.10m
    • E.掘进机切割顺序和轨迹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30. 煤炭企业伤亡事故按企业分为()等事故进行统计。

    • A.煤炭生产
    • B.基本建设
    • C.地质勘探
    • D.火工
    • E.机械制造
  31. 某矿一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附近发生瓦斯爆炸,调查中发现瓦斯检查工没有按规定检查该处的瓦斯,但该瓦斯检查工已因事故死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 A.通风区区长
    • B.矿总工程师
    • C.该瓦斯检查工
    • D.主管瓦斯的通风区副区长
  32. 高档机采和普采工作面安全出口宽度不得小于()。

    • A.0.6m
    • B.0.7m
    • C.O.8m
    • D.1.0m
  33. 高档机采和普采工作面安全出口高度不得低于()。

    • A.1.5m
    • B.1.6m
    • C.1.8m
    • D.2.0m
  34. 某矿井3号煤层属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在进行开采设计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有关规定,不能选用的开采方法是()。

    • A.炮采
    • B.综采放顶煤采煤法
    • C.水力采煤法
    • D.风镐落煤采煤法
  35. 某采煤工作面,安全检查工李某在例行检查中发现有瓦斯突出迹象,便建议采煤机司机张某暂停作业、进行监测和处理。张某为完成生产任务,又心存侥幸,继续进行作业。恰遇采煤机截割坚硬夹层,产生火花,导致局部瓦斯爆炸,造成2名工人严重受伤事故发生。经分析,本次事故是一起()事故,安检工李某负()责任。

    • A.误操作,无
    • B.违反规程,纠正不力
    • C.偶然,无
  36. 巷道中同一侧敷设的高、低压电缆间距应大于()。

    • A.0.1m
    • B.0.05m
    • C.0.3m
  37. 某矿属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按相关规定,应对采空区采取预防性灌浆、充填、注惰性气体、均压等措施。但据长期未发火实践,1103采煤工作面未采取相应地防止自然发火措施。安全检查工王某提出了意见,但未予采纳。后该工作面发生了自然发火现象,幸亏抢救及时,未使事故蔓延扩大。问上述火灾防治在()中有相应规定。

    • A.煤矿安全规程
    • B.安全生产法
    • C.矿山安全法
    • D.煤炭法
    • E.无
  38. 过滤式自救器主要用于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时,防止()中毒的呼吸装置。

    • A.硫化氢
    • B.二氧化碳
    • C.一氧化碳
  39. 排放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

    • A.1.0%
    • B.2.0%
    • C.1.5%
  40.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 A.1.0%
    • B.1.5%
    • C.2.0%
    • D.2.5%
  41. 不属于“三先三后”救护原则的是()。

    • A.先复苏、后搬运
    • B.先止血、后搬运
    • C.先固定、后搬运
    • D.先包扎、后搬运
  42. 井下电气设备在检查、修理、搬移时,应由两人协同工作,相互监护,检修前必须首先()。

    • A.切断电源
    • B.切断负荷
    • C.切断熔断器
  43. 能隔断风流的一组通风设施是()。

    • A.风门、风桥
    • B.风门、风窗
    • C.风门、风墙
    • D.风桥、风障
  44. 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划分的。

    • A.相对瓦斯涌出量
    • 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 C.绝对瓦斯涌出量
    • 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45. 爆破地点附近()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 A.10m
    • B.15m
    • C.20m
    • D.30m
  46. 采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太长可导致肌体坏死。

    • A.1h
    • B.2h
    • C.3h
    • D.4h
  47. 移动式和()式电气设备都应使用专用的不延燃橡套电缆。

    • A.落地
    • B.悬挂
    • C.手持
  48. 煤矿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 A.10m
    • B.20m
    • C.50m
  49. ()区域爆破后30min,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

    • A.顶板冒落
    • B.冲击地压
    • C.煤与瓦斯突出
  50. 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乘坐人员间距不得小于()。

    • A.2m
    • B.4m
    • C.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