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作业初训模拟试卷(1)
-
预防尘肺病的发生,需做好个人防护,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口罩等。
- 正确
- 错误
-
在金属非金属矿山,粉尘的主要成分是游离二氧化硅,游离二氧化硅不是尘肺病的主要致因,所以不必采取防尘措施。
- 正确
- 错误
-
转炉煤气柜柜内动火需化验含氧量≥20.5%方可进行。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
- 正确
- 错误
-
油泵站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分离属化学作用。
- 正确
- 错误
-
活塞运行时,要经常监视活塞位置,要绝对防止活塞与柜顶、底板剧烈碰撞。
- 正确
- 错误
-
煤气化必须具备合格的原料、合适的气化剂、使原料与气化剂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的设备及辅助设备。
- 正确
- 错误
-
合格的转炉煤气经三通阀、水封逆止阀进入煤气柜。
- 正确
- 错误
-
一般高炉煤气出炉时的含尘量在10~40g/N?,经过干式除尘后含尘量在10mg/N?左右。
- 正确
- 错误
-
转炉煤气是有毒的可燃气体,泄露出来极易造成中毒事故。
- 正确
- 错误
-
煤气加压机与空气鼓风机宜分别布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如布置在同一房间,均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 正确
- 错误
-
在同等的燃烧条件下,空燃比越高,则实际燃烧温度越低。
- 正确
- 错误
-
加压站、混合站的一次仪表室应设强制通风装置。
- 正确
- 错误
-
煤气混合站的混合煤气的主要指标是混合煤气压力和混合煤气热值。
- 正确
- 错误
-
杜绝违章不仅是自己不违章,而且还要及时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
- 正确
- 错误
-
煤气混合站和加压站的配送方式有三种:先混合后加压,先加压后混合,单独混合或者单独加压三种。
- 正确
- 错误
-
煤气设备内发生着火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煤气, 二是有火种。
- 正确
- 错误
-
爆炸事故发生后,为保持事故现场状态,无需切断煤气来源。
- 正确
- 错误
-
煤气混合站的安全事项之一是混合后的煤气压力必须大于任一煤气支管压力,否则会使煤气用户热值降低影响生产。
- 正确
- 错误
-
“三违”是指企业员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犯劳动纪律的情况。
- 正确
- 错误
-
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氮气及氧气含量。
- 正确
- 错误
-
可燃和有毒气体共存的情况下,可只检测有毒气体。
- 正确
- 错误
-
TRT有功功率决定于输出机械功率。
- 正确
- 错误
-
与有毒气体释放源场所相关联并有人员活动的沟道、排污口以及易聚集有毒气体的死角、坑道等也宜设置检测报警点。
- 正确
- 错误
-
电炉煤气净化主要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应不小于( )米。
- A.1
- B.2
- C.3
- D.4
-
一氧化碳气体属于有毒性爆炸气体,设定其检测报警值,一般以爆炸性的要求设定。
- 正确
- 错误
-
进入煤气泄漏危险区域的抢救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正确佩戴( )防护面具。严禁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
- A.空气呼吸器
- B.湿毛巾
- C.防尘口罩
- D.纱布口罩
-
煤气冷却、净化系统的各种塔器与厂区专用铁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 )m。
- A.30
- B.20
- C.10
- D.5
-
煤气净化车间应布置在焦炉的机侧或一端,其建(构)筑物最外边缘距中、小型焦炉不应小于( )m。
- A.10
- B.30
- C.40
- D.50
-
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促进经济发展”。
- A.控制
- B.防止和减少
- C.预防
- D.降低
-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入设备前( )小时,并实时监测一氧化碳浓度。
- A.1.5
- B.1
- C.0.5
- D.0.25
-
氧气瓶与乙炔瓶间隔距离不得小于( )米。
- A.5
- B.6
- C.8
- D.10
-
炼钢转炉在氧枪插入口与散状料加入口设有密封结构件,并通入氮气以隔绝空气。汽化冷却器(或余热锅炉)将煤气温度从1450~1600℃降到( )℃左右。
- A.1000
- B.900
- C.800
- D.500
-
企业安全的教育中的“三级教育”是指( )。
- A.法规教育、生产教育、技术教育
- B.学徒教育、上岗教育、带班教育
- C.安全生产的厂(矿)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
( )是企业最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
- A.安全教育制度
- B.安全检查制度
- C.安全生产责任制
-
转炉炼钢设备检修前,风机高速抽风( )min以上,水封逆止阀处于高水封位,同时用氮气对水封逆止阀残余一氧化碳进行置换。
- A.5
- B.15
- C.30
- D.40
-
检查氢气管道和设备泄漏点,要用无脂皂液或( )报警器,严禁点火检测
- A.煤气报警器
- B.氢气报警器
- C.空气呼吸器
-
煤气检修使用气焊焊割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应不小于( )米。
- A.4
- B.5
- C.6
-
煤气管道如需穿过不使用煤气的生活间必须设有( )。
- A.报警器
- B.套管
- C.通风道
-
复合气瓶的使用寿命( )年。 。
- A.20
- B.10
- C.15
-
氢气球罐应有可靠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接地电阻不大于( )欧姆。
- A.10
- B.20
- C.30
-
稀油密封型干式柜的底部油沟应设( )观察装置。
- A.紧急放散
- B.油水分离
- C.检测
-
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有( )种。
- A.11
- B.12
- C.13
-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压力,但压力不得低于( )Pa。
- A.50
- B.100
- C.200
-
高炉煤气燃烧速度慢、火焰长,其中可燃成分含量小于( )%。
- A.60
- B.70
- C.30
-
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气等事故,应立即报告( )。
- A.调度室和煤气防护站
- B.车间主任
- C.值班长
-
热煤气站至最远用户之间热煤气管道的长度,应根据煤气在管道内的温度降和压力降确定,但不宜超过( )m。
- A.50
- B.80
- C.100
-
1公斤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其单位是( )。
- A.kcal/m3
- B.kj/Nm3
- C.kcal/kg
-
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50PPm时,连续工作不得超过( )min。
- A.15~20
- B.30
- C.60
-
常用来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的方式有( )。
- A.闸阀、蝶阀
- B.NK阀、水封阀
- C.阀门与盲板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