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强化训练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正确
- 错误
-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不具备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条件的,应当与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其提供职业卫生服务。
- 正确
- 错误
-
当有人在半封闭容器内进行电焊作业时,严禁向内部送氧。
- 正确
- 错误
-
化学危险品库、氢氧站、油料库应远离火源,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区及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存在持续改进的地方。
- 正确
- 错误
-
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地点狭窄的场所,使用安全行灯的电压不得大于36V。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行为,无权向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根据事故情况,调集救援力量,携带专用器材,分配救援任务,下达救援指令,迅速赶赴事故现场。
- 正确
- 错误
-
严禁在装有避雷针的构筑物上架设通信线、广播线或低压线。
- 正确
- 错误
-
由于在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上限以上,虽然空气能补充或渗漏进去,也不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 正确
- 错误
-
企业要加强对各种救援队伍的培训,保证人员能够熟悉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对应方法和步骤,做到应知应会。
- 正确
- 错误
-
在综合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演练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 正确
- 错误
-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组成和征收办法。工伤保险费由个人缴纳。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杜绝对工人、居民和环境的危害。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未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可以投入生产、运行。
- 正确
- 错误
-
毒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时,应及时整改复测。
- 正确
- 错误
-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
- 正确
- 错误
-
醉酒导致伤亡的,也可以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正确
- 错误
-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当专业技术水平并取得专业设计资质的单位负责,并应经过规定的审批手续。
- 正确
- 错误
-
在综合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演练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 正确
- 错误
-
进入危险化学品库区的机动车辆应安装防火罩。机动车装卸货物后,不得在库内、库房、货场停放和修理。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纵向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横向方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应提出详尽、实用、明确、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 正确
- 错误
-
佩戴防毒面具作业完后需要转移至安全环境方可将防毒面具摘掉。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
某生产企业为运输方便,自制一个油罐车,罐内用铁板隔开,前段存放汽油,后段存放柴油,在运油中,遇电闪雷鸣,引起储罐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一个储罐可以同时存放两种危险化学品。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 正确
- 错误
-
在建立警戒区域时,不必要把警戒区和污染区内与事故无关的人员撤离。
- 正确
- 错误
-
持续改进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
- 正确
- 错误
-
爆炸品仓库要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一般库温度控制在()。
- A.10℃以下
- B.15℃-30℃
- C.35℃以下
-
在易燃、易爆场所的照明灯具,应使用防爆型或密闭型灯具,在多尘、潮湿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应使用()灯具。
- A.开启型
- B.保护型
- C.密闭型
-
新投用的燃油锅炉必须对锅炉的燃烧装置、安全附件等进行()。
- A.重新安装
- B.调试
- C.故障检查
-
在安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人本原理,包括三个原则。下列不包括在人本原理中的原则是()。
- A.安全第一原则
- B.动力原则
- C.能级原则
-
风险是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与后果的结合。
- A.必然性
- B.可能性
- C.危险性
-
在应急管理中,()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 A.预防
- B.准备
- C.响应
-
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 A.损害
- B.损坏
- C.突发性损坏
-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规定瓶体凹陷深度超过()mm或大于凹陷短径的1/10的气瓶应报废。
- A.5
- B.7
- C.10
-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
- A.居民
- B.社区群众
- C.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
-
演练工作场地保障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避免影响()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 A.政府
- B.社会
- C.企业
-
工作场所同时接触多个毒物时,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重数取()。
- A.多种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重数的平均值计算
- B.危害程度级别最严重的毒物权重数计算
- C.危害程度级别最轻的毒物权重数计算
-
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于()。
- A.闪燃
- B.受热自燃
- C.自热自燃
-
()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 A.综合演练
- B.单项演练
- C.现场演练
-
应急救援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救援组织应(),通力协作。
- A.职务明确
- B.职责明确
- C.统一行动
-
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早或迟而已,这就是()原则。
- A.偶然损失
- B.必然损失
- C.因果关系
-
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称为()。
- A.一级重大危险源
- B.二级重大危险源
- C.三级重大危险源
-
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
- B.用沙土灭火
- C.用水灭火
-
感应雷防护时。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得少于()处,其间距离不得超过16m~24m。
- A.1
- B.2
- C.3
-
氢气瓶的规定涂色为()。
- A.淡绿
- B.淡黄
- C.紫色
-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 A.事故
- B.不可承受风险
- C.有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