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强化训练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烘炉的目的是防止潮湿的炉膛和烟道墙壁骤然接触高温烟气产生的裂纹、变形、甚至坍塌事故。

    • 正确
    • 错误
  2.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3. 根据演练规模和观摩需要,可编制演练观摩手册。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地点、情景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

    • 正确
    • 错误
  4.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 正确
    • 错误
  5. 对于盛装过易燃液体的桶或罐或其他容器,动火补焊前,必须用水蒸气或水将其中的残余的液体及沉淀物彻底清洗干净并分析合格。

    • 正确
    • 错误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 正确
    • 错误
  7. 针对应急演练活动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制定演练保障方案或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做到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

    • 正确
    • 错误
  8.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 正确
    • 错误
  9. 职业健康检查结束后,需要复查的,可以根据复查要求增加复查项目。

    • 正确
    • 错误
  10.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等疾病。

    • 正确
    • 错误
  11.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

    • 正确
    • 错误
  12. 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相比,容易摆脱,其室颤电流也比较小,因而,直流电击事故很少。

    • 正确
    • 错误
  13. 安全技术说明书的正文应采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规范汉字表述,数字资料要准确可靠,系统全面。

    • 正确
    • 错误
  14. 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目,未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或者预评价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可自行开工。

    • 正确
    • 错误
  15. 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严禁吸烟。

    • 正确
    • 错误
  16. 可燃气体和易燃蒸气的抽送、压缩设备的电机部分应为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否则应隔离设置。

    • 正确
    • 错误
  17. 生产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建立健全安装、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制度,不准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超期服役。

    • 正确
    • 错误
  18.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19. 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效率高,同时对环境无影响,它能够代替卤代烷等对环境有破坏的气体灭火系统及现有的会造成水渍损失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正确
    • 错误
  20. 装卸对人体有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佩带相应的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1. 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大于容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 正确
    • 错误
  22. 管道系统进行吹扫时,不需要设置禁区。

    • 正确
    • 错误
  23.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 正确
    • 错误
  24. 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 正确
    • 错误
  25.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用户提供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 正确
    • 错误
  26.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27. 计算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由于气瓶余气(余液)重量相对而言比较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 正确
    • 错误
  28.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 正确
    • 错误
  29. 在邻边作业处,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不牢固,作业人员踏空失足坠落,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 A.物体打击
    • B.火灾
    • C.高处坠落
  30. 生产和经营单位在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时,只要保留标准和规定的全部内容和信息,其格式可以不限。

    • 正确
    • 错误
  31. 腐蚀是材料与周围环境元素发生化学变化而遭受破坏的现象。

    • 正确
    • 错误
  32. 在封闭厂房(密闭容器内等有限空间)作业和深夜班、加班作业时,必须安排()人以上一起工作。

    • A.2
    • B.3
    • C.4
  3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未经验收合格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A.生产设备
    • B.储存设施
    • C.安全设施
  34.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品分为一般有毒品和()。

    • A.剧毒化学品
    • B.高毒物品
    • C.普通化学品
  35. 某农药厂发现储备的甲胺数量不足,便向外地某化工厂紧急求购,并派人到当地运输市场临时租用个体运输户连夜进行采购。个体户司机谢某驾驶着一辆日野牌货车,车厢上装载一卧式槽罐,内装2.4t甲胺,从外地某化工厂返回本地,同车返回的还有农药厂押运员郑某和搭车的本地供销贸易中心职工余某及其小孩共4人。次日凌晨3时左右,汽车行经某县时,押车的郑某因其父母家住该县,便要司机将汽车开进人口密集的县城。在开往押运员郑某家途中,距街口28m处,发现马路右侧有一高0.5m,宽二分之一马路的石堆,司机谢某和押运员郑某未下车察

    • A.驾驶
    • B.行车
    • C.从业
  36.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

    •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B.告知牌
    • C.标识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 A.省级
    • B.县级
    • C.国家
  38. 没有直接出现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6项安全生产职责中的是()。

    • A.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39.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 A.1
    • B.2
    • C.3
  40. 含水的油品会发生突沸和喷溅,因此油温一般不应超过()℃。

    • A.60
    • B.70
    • C.80
  41. 二级易燃固体、高闪点液体可储藏于耐火等级不低于()级的库房内。

    • A.一
    • B.二
    • C.三
  42. 电气工程通常所说的地是指()。

    • A.接地点处的地
    • B.离接地体10m以外的大地
    • C.离接地体20m以外的大地
  43.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 A.中型规模以上
    • B.小型企业以上
    • C.微型企业以上
  44. 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 B.越大
    • C.无关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

    • A.有效
    • B.无效
    • C.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判定有效或无效
  46.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以()。

    • A.书面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 B.电子邮件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 C.通知形式如实告知劳动者
  47.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A.商品
    • B.材料
    • C.安全技术
  48.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

    • A.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 B.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C.民政部门
  4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不得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不得将危险化学品匿报或者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

    • A.托运人
    • B.运输单位
    • C.承运人
  50. 演练结束,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

    • A.预定方案
    • B.既定方针
    • C.领导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