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冲刺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封口严密,能够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下产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

    • 正确
    • 错误
  2. 应急救援队伍要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并无必要制订培训记录和档案。

    • 正确
    • 错误
  3. 造成直接接触触电的主要原因是运行、检修和维护上的失误。

    • 正确
    • 错误
  4. 气炉、油炉、煤粉炉点燃时应先输入燃料再点火。

    • 正确
    • 错误
  5. 贮罐的检尺、测温盒、取样器应采用导电性良好且与罐体金属相碰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

    • 正确
    • 错误
  6. 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标题、编号和前后顺序在编写时可以进行随意变更。

    • 正确
    • 错误
  7. 一级重大危险源所配备的采集和监测系统应具备信息远传、连续记录、异常状态报警、事故预警、信息储存和紧急停车等功能。

    • 正确
    • 错误
  8. 爆破片不适用于工作介质具有粘性或易于结晶、聚合的场合。

    • 正确
    • 错误
  9. 对于悬浮粉体和蒸气静电,任何抗静电添加剂都不起作用。

    • 正确
    • 错误
  10. 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时严禁使用酸碱、泡沫灭火剂;但活泼的金属火灾时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 正确
    • 错误
  1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与响应要求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要。

    • 正确
    • 错误
  12. 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阀,用得比较普遍的是脉冲式安全阀。

    • 正确
    • 错误
  13. 城镇燃气辅助的储存等建设项目,不适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 正确
    • 错误
  14.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检验、检测。

    • 正确
    • 错误
  15.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 正确
    • 错误
  16. 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危险源称为四级重大危险源。

    • 正确
    • 错误
  17.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正确
    • 错误
  18.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企业利益,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正确
    • 错误
  19. 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首先应熟悉地形,明确撤离方向;准备好进入危险区应携带的标志物、扩音器以及强光手电等必要器材。

    • 正确
    • 错误
  20. 锅炉和压力容器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裂纹缺陷。

    • 正确
    • 错误
  21.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在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后进行验收。

    • 正确
    • 错误
  22. 抽加盲板允许带压进行。

    • 正确
    • 错误
  23. 可燃物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新物质的燃烧称为完全燃烧。

    • 正确
    • 错误
  2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消防措施”一项主要标识化学品物理和化学危险性,合适的灭火介质。不合适的灭火介质可不用说明。

    • 正确
    • 错误
  25. 避雷器并联在被保护设备或设施上,正常时处在()的状态。

    • A.不通或连通
    • B.不通
    • C.连通
  26. 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的选址,应当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容易发生洪灾、地质灾害的区域。

    • 正确
    • 错误
  27. 电伤是由电流的()、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

    • A.磁效应
    • B.热效应
    • C.场效应
  28. 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

    • A.不修订
    • B.三年后修订
    • C.及时修订
  29. ()安全阀可用于移动式的压力容器上。

    • A.重锤杠杆式
    • B.弹簧式
    • C.脉冲式
  30. 政府主管部门事先应确保把发生事故时要采取的()和正确做法等有关资料散发给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公众。

    • A.有关事项
    • B.重大隐患
    • C.安全措施
  31. 当工作地点狭窄、行动困难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体等环境其安全电压应采用()V的电压。

    • A.36
    • B.42
    • C.12
  3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

    • A.评价机构承担
    •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 C.职业卫生检测机构承担
  33.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 A.泄险区
    • B.救护车
    • C.医务室
  34.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对积聚和存放在事故现场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转移至()。

    • A.安全地带
    • B.居民区域
    • C.生产地点
  35. 噪声场所危害级别为()级。

    • A.4
    • B.5
    • C.6
  36. 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 A.职业病危害因素
    • B.劳动生理危害因素
    • 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
  37.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包括()部分。

    • A.18
    • B.17
    • C.16
  38. 可燃液体在火源作用下()进行燃烧。

    • A.本身直接
    • B.蒸发成蒸气氧化分解
    • C.高温液体部分
  39.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卫生部门负责现场()指挥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等工作。

    • A.医疗救护
    • B.抢修运输
    • C.个人防护
  4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公安机关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 A.日常监督
    • B.综合监督
    • C.公共安全
  41. 下列()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

    • A.云层带电量
    • B.带电积云
    • C.大地突出物形状
  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工艺和()。

    • A.工具
    • B.原材料
    • C.设备
  43. 为了保证运行设备安全,安全阀整定压力不得大于压力容器的()。

    • A.工作压力
    • B.设计压力
    • C.试验压力
  44.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于()类可燃性危险物品。

    • A.甲
    • B.乙
    • C.丙
  4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所设置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

    • A.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能部门
    • B.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 C.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46.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等内容。

    • A.附件
    • B.注意事项
    • C.应急保障
  47.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发现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丢失或者被盗的,应当立即向当地()报告。

    • A.政府部门
    • B.公安机关
    • C.安监部门
  48. 用来防止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大量泄漏,在容器的出口位置常设置()。

    • A.截止阀
    • B.单向阀
    • C.紧急切断阀
  49. 固体可燃物表面温度超过()时,可燃物接触该表面有可能一触即燃。

    • A.可燃物燃点
    • B.100℃
    • C.可燃物闪点
  50. 强腐蚀液体的排液阀门,宜设()。

    • A.单阀
    • B.球阀
    • C.双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