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冲刺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电阻率越大,越容易产生和积累静电,造成危害。

    • 正确
    • 错误
  2. 氢氟酸可用玻璃及陶瓷容器储存。

    • 正确
    • 错误
  3. 化合物或复杂物质的燃烧过程是受热时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燃烧。

    • 正确
    • 错误
  4. 对于加工、运输、储存可燃性气体的设备检修,必须经置换分析合格后才能进行检修。

    • 正确
    • 错误
  5. 使用供风式面具时,必须安排专人监护供风设备。

    • 正确
    • 错误
  6. 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 正确
    • 错误
  7. 为保证安全,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选择的额定动作电流越小越好。

    • 正确
    • 错误
  8. 电机冒烟起火时要紧急停车。

    • 正确
    • 错误
  9. 管道的最大工作压力是随着介质工作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正确
    • 错误
  10. 降低摩擦速度或流速等工艺参数可促进静电的产生。

    • 正确
    • 错误
  11. 铁路可以办理剧毒品的发送业务。

    • 正确
    • 错误
  12. 锅炉和压力容器,可由没有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单位制造。

    • 正确
    • 错误
  13.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正确
    • 错误
  14.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不必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正确
    • 错误
  15. 常压的容器是不能贮存压缩气体和加压液体的。

    • 正确
    • 错误
  16. 凡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可由企业决定是否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 正确
    • 错误
  17.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可采用蒸汽采暖。

    • 正确
    • 错误
  18. 用金属屋面作接闪器时,所有金属板必须要有绝缘层。

    • 正确
    • 错误
  19.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正确
    • 错误
  20. 烷基化剂一般比被烷基化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要小。

    • 正确
    • 错误
  21. 为了方便装卸气瓶,瓶帽及防震圈可以拆掉。

    • 正确
    • 错误
  2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废弃处理”指对被化学品污染的包装和无使用价值的化学品的安全处理方法。

    • 正确
    • 错误
  23. 对于加工、运输、储存可燃性气体的设备,在停车作业前,可不用进行置换操作。

    • 正确
    • 错误
  24. 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人兼职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正确
    • 错误
  25. 一般可燃物质的燃烧都经历氧化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

    • 正确
    • 错误
  26. 能够作为人体防静电的措施之一是()。

    • A.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和手套
    • B.应注意远离水、金属等良导体
    • C.应定时检测静电
  27. 化学品安全标签内容中警示词有()种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

    • A.3
    • B.4
    • C.5
  28. 对锅炉结构的要求:炉墙应有良好的()。

    • A.承载能力
    • B.强度
    • C.密封性
  29. ()适用于发生粉尘事故后,在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的监测。

    • A.评价监测
    • B.日常监测
    • C.事故性监测
  30.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

    • A.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5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1.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根据物质的理化性状和储存量的大小分为整装储存和()两类。

    • A.散装储存
    • B.分开储存
    • C.分离储存
  32.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 A.行业标准
    • B.强制性标准
    • C.推荐性标准
  33. 预防原理要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 A.安全第一
    • B.预防为主
    • C.以人为本
  34.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

    • A.单层建筑
    • B.双层建筑
    • C.多层建筑
  35.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 A.安全
    • B.环保
    • C.消防
  3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分级分为()。

    • A.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高度危害作业
    • B.相对无害作业、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
    • C.轻度危害作业、中度危害作业、重度危害作业、极重度危害作业
  3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部门制定。

    • A.安监
    • B.公安
    • C.质检
  38.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为()。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B.省级地方人民政府
    • C.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
  39.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撤离前应及时指导危险区的群众做好()。

    • A.躯体全面防护
    • B.头部防护
    • C.个人防护
  40.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 A.重大危险源
    • B.一般危险源
    • C.危险目标
  41. 通常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的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它随()的变化而变化。

    • A.压力、容积
    • B.温度、容积
    • C.压力、温度
  42.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 A.作业环境
    • B.卫生环境
    • C.家庭环境
  43. ()要针对本企业事故特点加大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储备力度,尤其是重点工艺流程中应急物料、应急器材、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准备。

    • A.国家
    • B.社会
    • C.企业
  44. 两种可燃性液体的混合物的闪点,一般在这两种液体闪点之间,并()这两种物质的平均值。

    • A.高于
    • B.等于
    • C.低于
  45.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按易燃液体闪点的高低分为()易燃液体。

    • A.二项
    • B.三项
    • C.四项
  46. 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做出记录;检查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年。

    • A.1
    • B.2
    • C.3
  47. 应急救援的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 A.设备性能
    • B.消防器材
    • C.防护器材
  48. 职业病目录中,尘肺病有()种。

    • A.11
    • B.13
    • C.17
  49.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A.设备
    • B.重大危险源
    • C.危险化学品
  50. 应急救援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能胜任所担任的(),才能上岗。

    • A.应急任务
    • B.重要任务
    • C.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