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冲刺卷四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鼓励对危险化学品实行专门储存、统一配送、集中销售。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就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 
				
测量绝缘电阻时,被测设备或线路可以停电、不放电。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可以露天堆放,但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从高到低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疏散距离是指厂房最近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的距离。
- 正确
 - 错误
 
 - 
				
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储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应单独存放。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使用原则:当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应该用主标表示主要危险性类别,并用副标表示重要的其他的危险类别。
- 正确
 - 错误
 
 - 
				
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1人在受限空间外部负责联络工作。
- 正确
 - 错误
 
 - 
				
温度、湿度的增加会增加电介质的电阻率,而杂质含量与电场强度的增加则会降低电介质的电阻率。
- 正确
 - 错误
 
 - 
				
氢气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可以设在仓内。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演练是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 正确
 - 错误
 
 - 
				
应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妥善贮存,加强管理。
- 正确
 - 错误
 
 - 
				
为使应急救援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定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 
				
重锤杠杆式安全阀结构比较笨重,因而加载机构不易振动,且开启后易于关闭及保持严密。
- 正确
 - 错误
 
 - 
				
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必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人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和不良的人机因素等。
- 正确
 - 错误
 
 - 
				
只要发生燃烧就会产生火焰。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场所的防火通道内,都要设置防火标志。
- 正确
 - 错误
 
 -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 正确
 - 错误
 
 - 
				
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救援人员在控制事故发展的同时,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
- 正确
 - 错误
 
 - 
				
在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设置“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指令标识。
- 正确
 - 错误
 
 - 
				
应急预案的编制可以应急准备代替应急保障措施,也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 正确
 - 错误
 
 - 
				
()就是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管理者、经营者,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活动。
- A.安全生产
 - B.安全管理
 - C.安全生产管理
 
 -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指可以用于()。
- A.制毒的主要原料
 - B.制毒的辅助原料
 - C.制毒的化学配剂
 
 - 
				
低压配电网,保护接地电阻不超过()Ω即能将其故障时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 A.4
 - B.5
 - C.10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主要措施是()。
- A.治疗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设备控制、设备防护
 - B.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存储、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C.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设备防护
 
 - 
				
遇到()级以上大风时,不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 A.4
 - B.5
 - C.6
 
 - 
				
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检验()次。
- A.一
 - B.二
 - C.三
 
 - 
				
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救援人员购买()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 A.财产
 - B.人身意外伤害
 - C.平安
 
 - 
				
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组成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范围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 A.温度
 - B.湿度
 - C.浓度
 
 -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km,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经调查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止逆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根据上述描述,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
- A.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
 - B.用户方违章造成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
 - C.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设置()装置,并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 A.通风防爆
 - B.通信报警
 - C.通风报警
 
 - 
				
()认为,推动安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 A.激励原则
 - B.动力原则
 - C.能级原则
 
 - 
				
电源采用漏电保护器做分级保护时,应满足上、下级开关动作的选择性。一般上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电流()下一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流。
- A.小于
 - B.不小于
 - C.等于
 
 -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排在()。
- A.底层
 - B.上层
 - C.顶层
 
 - 
				
易吸湿的黑火药、硝铵炸药、导火索等爆炸品库房,相对湿度不得超过()%。
- A.65
 - B.55
 - C.45
 
 - 
				
跨步电压是指地面上水平距离为()m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 A.6
 - B.7
 - C.0.8
 
 - 
				
在一定条件下,压力越高,可燃物的自燃点()。
- A.愈低
 - B.愈高
 - C.不受影响
 
 - 
				
企业应制订()程序,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做到临危不惧,指挥不乱。
- A.事故
 - B.事故处置
 - C.事故应急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及其危险程度,可采取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两种形式。
- A.影响大小
 - B.波及范围
 - C.爆炸程度
 
 - 
				
下列事故类型中,不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是()。
- A.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
 - B.环境污染事故
 - C.商场火灾事故
 
 -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改进措施主要包括()。
- A.纠正
 - B.持续改进
 - C.纠正与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
- A.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 B.安全第一
 - C.以人为本
 
 - 
				
()属于物理性危害因素。
- A.生产粉尘
 - B.噪声
 - C.真菌
 
 - 
				
易燃品闪点在28℃以下,气温高于28℃时应当在()运输。
- A.夜间
 - B.白天
 - C.都可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 A.设备
 - B.防护用品
 - C.工具
 
 - 
				
防止扩大生产性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不包括()。
- A.扩大粉尘扩散范围
 - B.控制火源
 - C.适当增加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