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考前冲刺卷一
-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 正确
- 错误
-
每种材料对不同的介质、甚至对同一介质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的耐腐蚀性是不一样的。
- 正确
- 错误
-
蒸汽吹扫气轮机入口管段时,气轮子必须处于盘车状态。
- 正确
- 错误
-
泡沫灭火器一般用于带电灭火。
- 正确
- 错误
-
经费保障就是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和经营单位在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时,只要保留标准和规定的全部内容和信息,其格式可以不限。
- 正确
- 错误
-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2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正确
- 错误
-
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储罐和工艺装置,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一般不再装设接闪器,也无需接地。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是三年。
- 正确
- 错误
-
氧气瓶着火时可用雾状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正确
- 错误
-
遇湿易燃物品专库储藏。
- 正确
- 错误
-
2011年3月25日上午,某公司分包商员工在常减压检修现场进行工程收尾。10时左右,管工刘某与辅助工许某到空冷器顶部平台更换阀门螺栓。刘某站在平台北侧作业,站位距平台边缘约0.6米。11时左右,刘某在作业过程中,扳手与螺母松脱,站立不稳,从平台上后仰、坠落至下层平台,落差5.64米,头部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下午15时死亡。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
- 正确
- 错误
-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 正确
- 错误
-
装卸对人体有害及腐蚀性物品时,操作人员应佩带相应的防护用品。
- 正确
- 错误
-
生产企业的从业人员需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
- 正确
- 错误
-
泄漏或渗漏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容器应迅速移至安全区域。
- 正确
- 错误
-
锅炉是把燃料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利用热能把水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的设备。
- 正确
- 错误
-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切实做好工艺处理工作,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对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加盲板隔离,有阀门的可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
- 正确
- 错误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规定的内容,如果不存在的可以删除或合并,其顺序也可以变更。
- 正确
- 错误
-
2008年6月,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根据上述事实,为防止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流速、保持良好接地、采用静
- 正确
- 错误
-
可燃气体和易燃蒸气的抽送、压缩设备的电机部分应为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否则应隔离设置。
- 正确
- 错误
-
有毒品经过皮肤破裂的地方侵入人体,会随血液蔓延全身,加快中毒速度。因此,在皮肤破裂时,应停止或避免对有毒品的作业。
- 正确
- 错误
-
一次点燃未成功需要重新点燃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 正确
- 错误
-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及有关应急措施备案制度,()至少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 A.每年
- B.每季度
- C.每月
-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 正确
- 错误
-
爆炸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
- 正确
- 错误
-
压力容器按用途分类时,用于介质压力平衡、缓冲、净化和分离的设备属于()。
- A.反应设备
- B.换热设备
- C.分离设备
-
氧气瓶及强氧化剂气瓶瓶体及瓶阀处,必须杜绝沾有()。
- A.油污
- B.水珠
- C.漆色
-
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管理。
- A.规划
- B.计划
- C.特殊
-
炸药燃烧与一般可燃物爆炸不同,它不需要()就能进行燃烧。
- A.空气中的氧气
- B.点火源
- C.可燃物
-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安全管理部门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等工作。
- A.事故处置
- B.人员疏散
- C.环境保护
-
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冻伤
- B.中毒
- C.缺氧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决定。
- A.质监部门
- B.公安部门
- C.安监部门
-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 A.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 B.上岗前和在岗期间
- C.在岗期间
-
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 A.事故
- B.不安全
- C.危险源
-
职工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正确处理的做法()。
- A.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B.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
- C.如果由职工承担举证责任,对职工有利
-
1、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的项目为()。
- A.职业病危害严重
- B.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
- C.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和严重
-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方可投入使用。
- A.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
- B.安全标志或安全生产合格证
- C.质量合格标志
-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对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所做的规定。
- A.目标、措施
- B.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
- C.政策、方针
-
爆破片装置是一种()安全附件。
- A.阀型
- B.断裂型
- C.熔化型
-
为防止易燃易爆气体危害,取样和检测人员必须站在()方向操作。
- A.上风
- B.下风
- C.风的左侧
-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申请鉴定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
- C.卫生行政部门
-
《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 A.应急救援组织
- B.安全组织
- C.工作组织
-
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
- A.二氧化碳
- B.一氧化碳
- C.一氧化氮
-
为了避免液体油料灌装时在容器内喷射和喷溅,防止产生静电,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
- A.上部
- B.中部
- C.底部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 A.主要
- B.直接
- C.全面
-
向镁、铝等粉尘爆炸性混合物内充填()可起到防止静电爆炸和火灾的作用。
- A.氮气
- B.氩
- C.二氧化碳
-
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要做到(),使预案的制定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的过程。
- A.专家参与
- B.领导参与
- C.全员参与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A.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B.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 C.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
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 A.物理因素
- B.生产粉尘
- C.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