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模拟卷八
-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治的,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按照运输车辆的核定载质量装载危险化学品,不得超载。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救援过程中,应急救援人员撤离前应及时指导危险区的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 正确
- 错误
-
登记企业不得转让、冒用或者使用伪造的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 正确
- 错误
-
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 正确
- 错误
-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必须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 正确
- 错误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讯报警装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重新作业。
- 正确
- 错误
-
2006年4月19日,某树脂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甲苯,人工操作,没有通风设施。员工方某发生疑似急性甲苯中毒,4月20日经诊断为“轻度甲苯中毒”。经职业卫生监督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未组织操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设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无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资料;未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操作人员未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未设立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订立劳动合同时,企业可以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应如实告知劳动者。
- 正确
- 错误
-
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腐涂料,为了节省,施工单位更换防腐漆稀料,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罐体内只有两个人工出口,无通风设施。使用普通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刷漆防腐作业接近尾声时,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在贮罐内进行涂装作业过程中,不能使用普通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
- 正确
- 错误
-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物内不宜增设采暖设施。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 正确
- 错误
-
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大于容器的设计压力。
- 正确
- 错误
-
采样器内剩余的油样及洗刷采样器的油品必须倒回罐内。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正确
- 错误
-
爆破片的泄放管线应尽可能垂直安装。
- 正确
- 错误
-
通风除尘设施无法达到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的粉尘作业场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工作服、头盔、呼吸器、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加强通风除尘设施的维护检修。
- 正确
- 错误
-
化学泡沫灭火剂可以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 正确
- 错误
-
从事危险化学品批发业务的企业,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可以存放在业务经营场所。
- 正确
- 错误
-
爆炸品仓库应为单层建筑,周围不宜装设避雷针。
- 正确
- 错误
-
液化气罐区及贮罐的安全防火要求比汽油罐区及贮罐还严格。
- 正确
- 错误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时对危险区不用控制,可以让人员、车辆等进入。
- 正确
- 错误
-
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可以用水进行扑救。
- 正确
- 错误
-
强度就是材料或结构元件所具有的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操作处置与储存”主要是指化学品操作处置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
- 正确
- 错误
-
()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 A.演练模拟人员
- B.演练评估人员
- C.演练观摩人员
-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正确
- 错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A.安全员
- B.负责人
- C.专门人员
-
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 A.生产单位
- B.销售单位
- C.安监机构
-
《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规定,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应当由()向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或者进行备案。
- A.购货方
- B.货主
- C.承运单位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应当添加,并将有关情况告知()。
- A.发货人
- B.收货人
- C.承运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国务院()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 A.安监
- B.环保
- C.公安
-
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A.1
- B.2
- C.2.5
-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危险源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 A.基干民兵队伍
- B.应急救援队伍
- C.生产骨干队伍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实行()制度。
- A.审批
- B.资质
- C.许可
-
气瓶发生化学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瓶中气体发生混装(可燃气体和氧气)
- B.气瓶充装过量
- C.维护不当
-
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戴好(),禁止穿带钉易滑的鞋。
- A.安全帽、衣着轻便
- B.安全帽、穿好防滑鞋
- C.安全帽、架好安全网
-
对照《危险货物国际海运规则》包装类别特性的描述,将易燃固体分为()个危险级别。
- A.2
- B.3
- C.4
-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范围,纵向到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到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A.纵向
- B.横向
- C.管理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主标志和副标志的区别是:副标志中没有()。
- A.图形
- B.文字说明
- C.危险性类别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 A.安全宣传标语
- B.安全宣教挂图
- C.安全警示标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 A.劳动保护
- B.安全卫生
- C.安全生产
-
关于毒物源的控制,错误的设计是()。
- A.密闭设备应尽量减少漏风的缝隙和孔洞,但可设置必要的观察窗和操作口
- B.柜形排毒罩内有热源存在时,应在排风罩上部吸风
- C.同一车间厂房内存在分别逸散氯气、汽油等毒物的多个发生源,可设置统一的局部排风系统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是为保障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保护劳动者的(),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规而制定的。
- A.安全与健康
- B.权益
- C.身体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协调机制,支持、督促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 A.省
- B.市
- C.县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托运危险化学品的,()应当向承运人说明所托运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以及发生危险情况的应急处置措施,
- A.承运单位
- B.托运单位
- C.托运人
-
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 A.一
- B.二
- C.三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遵守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及其用品;发现()时,应当及时报告。
- A.职业中毒事故隐患
- B.新装备
- C.新情况
-
()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
爆炸危险环境应优先采用()线。
- A.铜
- B.铝
- C.铁
-
以下不属于高毒物品目录的是()。
- A.氨
- B.苯
- C.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