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职业鉴定模拟卷一
-
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 正确
- 错误
-
职工对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 正确
- 错误
-
特殊情况下,气瓶允许长时间置于烈日的曝晒下。
- 正确
- 错误
-
同一工作场所,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须分别设监测点,同一岗位,可合并设点。
- 正确
- 错误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转让或者租借其取得的资质证书。
- 正确
- 错误
-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不允许瓶对瓶直接倒气。
- 正确
- 错误
-
应急救援人员要通过培训考核证实能胜任所担任的应急任务,才能上岗。
- 正确
- 错误
-
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 正确
- 错误
-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不合格者可先上岗再补考。
- 正确
- 错误
-
阻火器的基本原理是由于液体封在气体进出之间,在液封两侧的任何一侧着火,火焰都将在液封底熄灭,从而阻止了火焰蔓延。
- 正确
- 错误
-
发生简单分解爆炸的爆炸性物质,爆炸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爆炸时一定伴随着燃烧现象。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
- 正确
- 错误
-
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 正确
- 错误
-
小村和王伟是新分到化工厂的工人,小村是押运人员,王伟是驾驶员,没经过任何培训就安排上岗了。他们一起运送一批危险化学品去较远的B城市,车走到半路,小村想抽烟。王伟说:“再忍耐一下,前边就是A市了,去那里准能买上。”于是王伟加快了车速,抄近道超速行驶,很快就到了A市。王伟把车停在一个较大的百货商店门口,小村进去买了一包烟,他们又上路了,路上又捎上一搭车人,他们抽着烟边开边聊。吃饭时间到了,可还没到B市,他们于是停车吃饭。饭后,两人一起出来,王伟问小村:“你知道车上拉的是什么吗?”小村说:“这容易,我马上就知道。”于是他拿起一瓶化学品,打开盖,闻了闻,说:“盐酸。”王伟夸小村:“你的鼻子还真厉害!”。根据上述情况,请判断,王伟和小村没有上岗资格证,违反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关于驾驶员及押运人员必须有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考核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的规定。
- 正确
- 错误
-
紧急切断阀带有近程和远程操作系统,可实现自动控制。
- 正确
- 错误
-
存放过放射性物品的地方,单位如果存放其他物品,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进行彻底清洗。
- 正确
- 错误
-
装卸易燃易爆品人员,在各项操作中可以使用手持金属装卸工具,但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 正确
- 错误
-
外力除去后构件恢复原有的形状,即变形随外力的除去而消失,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 正确
- 错误
-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 正确
- 错误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提高对突发事故的适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事先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对策,它是为在事故中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 正确
- 错误
-
安全阀按其整体结构及加载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重锤杠杆式、弹簧式和脉冲式三种。
- 正确
- 错误
-
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 正确
- 错误
-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志》规定,氧化剂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 正确
- 错误
-
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这在应急演练中属于()。
- A.观测
- B.事故监测
- C.测试
-
屏护可分为屏蔽与障碍,相比而言,障碍属于一种完全的防护,而屏蔽属于不完全防护。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应急处置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要实行()。
- A.精细化管理
- B.牌板化管理
- C.衔接化管理
-
企业要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部位监控,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置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
- A.启动预案信息
- B.预警信息
- C.新闻信息
-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投入形式的有()。
- A.火灾报警器更新
- B.加工机床的维修
- C.防尘口罩的配备
-
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或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范围的浓度内,遇到足以起爆的能量才能发生爆炸,这个可以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该爆炸物的()。
- A.爆炸极限
- B.爆炸浓度极限
- C.爆炸上限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 A.专家组
- B.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
- C.安全评价单位
-
企业要建立(),每年都要结合本企业特点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车间(工段)、班组的应急演练要经常化。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应急措施。
- A.应急演练制度
- B.应急监控制度
- C.应急预案制度
-
某农药厂发现储备的甲胺数量不足,便向外地某化工厂紧急求购,并派人到当地运输市场临时租用个体运输户连夜进行采购。个体户司机谢某驾驶着一辆日野牌货车,车厢上装载一卧式槽罐,内装2.4吨甲胺,从外地某化工厂返回本地,同车返回的还有农药厂押运员郑某和搭车的本地供销贸易中心职工余某及其小孩共4人。次日凌晨3时左右,汽车行经某县时,押车的郑某因其父母家住该县,便要司机将汽车开进人口密集的县城。在开往押运员郑某家途中,距街口28m处,发现马路右侧有一高0.5m,宽二分之一马路的石堆,司机谢某和押运员郑某未下车察看路情,强行偏左行驶,致使罐体上部液相管阀门与路边树叉相撞,导致阀门下部接管部位折断。顿时,大量剧毒的一甲胺液体迅速汽化,并由断口处喷出。车内4人闻到异味后,立即弃车逃离现场。根据上述描述,请选择,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承运。
- A.企业
- B.个人
- C.企业或个人均可
-
加快推进依托()建设国家(区域)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的步伐。
- A.大型石化、石油企业
- B.大型石化企业
- C.石油企业
-
气体测爆仪测定的是可燃气体的()。
- A.爆炸下限
- B.爆炸极限范围
- C.浓度
-
按照爆炸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爆炸可分为()。
- A.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 B.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 C.炸药爆炸、化学爆炸和分解爆炸
-
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强大的动力,并且正确地应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保障自身和集体安全的意识,自觉地、积极地搞好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原则就是人本原理中的()原则。
- A.封闭
- B.反馈
- C.激励
-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无用人单位提供资料的,诊断、鉴定机构应当提请()。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 B.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
- C.工会组织进行调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 A.用人单位
- B.单位职工
- C.劳动者
-
工频交流电的平均感觉电流,成年男性约为()mA。
- A.1
- B.1.1
- C.11
-
下列注油管头最容易产生静电的是()。
- A.圆筒形
- B.斜口形
- C.T形
-
燃烧是放热发光的()反应。
- A.氧化还原
- B.还原
- C.物理
-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
- A.诊断为职业病
- B.继续进行医学观察
- C.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待遇的权利。
- A.人身保险
- B.医疗保险
- C.工伤保险
-
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现有信息系统建立()。
- A.应急平台
- B.应急指挥体系
- C.应急响应中心
-
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承担责任。
- A.经济损失
- B.人身伤害
- C.职业病危害后果
-
管道油漆施工需有要防火、防冻、防雨措施,且适宜的的环境温度是()。
- A.0℃-40℃
- B.5℃-40℃
- C.10℃-40℃
-
在易燃易爆系统抽加盲板时,还要保持系统(),防止空气吸入。
- A.正压
- B.微正压
- C.负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
- A.每月一次检查
- B.每季度一次检查
- C.经常性检查
-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底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
- A.氧含量不够,窒息死亡
- B.甲烷浓度高,窒息死亡
- C.硫化氢浓度高,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