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危险化学品安全经营职业鉴定考核模拟卷九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的设备和设施,也包括有关建筑物和构筑物。

    • 正确
    • 错误
  2. 有毒品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危险性也越大。因为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所以越易溶解于水的有毒品越易被人体吸收。

    • 正确
    • 错误
  3.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 正确
    • 错误
  4. 装卸和搬运爆炸品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滚、翻以及拖、拉、摩擦、撞击,以防引起爆炸。

    • 正确
    • 错误
  5.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 正确
    • 错误
  6. 固定泡沫装置管线控制阀可设在防火堤内。

    • 正确
    • 错误
  7.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 正确
    • 错误
  8.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 正确
    • 错误
  9. 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单人保管制度。

    • 正确
    • 错误
  10. 着火源包括静电、明火、电火花等。

    • 正确
    • 错误
  11. 职工对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 正确
    • 错误
  12. 某市一公司利用存放干杂仓库改造成危险化学品仓库,库房之间防火间距不符合标准。并将过硫酸铵(氧化剂)与硫化碱(还原剂)在同一个库房混存。8月5日因包装破漏,过硫酸铵与硫化碱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起火燃烧,13点26分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离着火区很近的仓库内存放的低闪点易燃液体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和火灾。至8月6日凌晨5时,扑灭了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该公司仓库内过硫酸铵(氧化剂)与硫化碱(还原剂)混存,因包装破漏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起火、燃烧、爆炸,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 正确
    • 错误
  13.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可三年后修订。

    • 正确
    • 错误
  14. 对于油品(特别是甲、乙类液体),不准使用两种不同导电性质的检尺、测温和采样工具进行操作。

    • 正确
    • 错误
  15.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证应当载明拟运输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运入地、货主及收货人、承运人情况以及运输许可证种类。

    • 正确
    • 错误
  16. 碳化钙的储存库房,应当处于阴暗潮湿,并经常通风的库房内。

    • 正确
    • 错误
  17. 压力容器,可由没有制造许可证的专业单位制造。

    • 正确
    • 错误
  18. 通风情况是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重要因素,它分为一般机械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两种类型。

    • 正确
    • 错误
  19. 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可以采取措施先投入使用。

    • 正确
    • 错误
  20.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而非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 正确
    • 错误
  21.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故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为最高级别。

    • 正确
    • 错误
  22. 三乙基铝在空气中能氧化而自燃。

    • 正确
    • 错误
  23. 氧化物与还原物、氧化剂与强酸强碱必须分开存放。

    • 正确
    • 错误
  24. 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

    • 正确
    • 错误
  25. 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 A.费用
    • B.待遇
    • C.责任
  26. 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 正确
    • 错误
  2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承担。

    • A.用人单位
    • B.个人
    • C.中介机构
  28. 乙炔瓶的定期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库存或停用周期超过()年的乙炔瓶,启用前应进行检验。

    • A.1
    • B.2
    • C.3
  29.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和胸外心脏按压。

    • A.按摩
    • B.点穴
    • C.人工呼吸
  30.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A.设备
    • B.重大危险源
    • C.危险化学品
  31. 不能用于擦洗设备的是()。

    • A.肥皂
    • B.洗衣粉
    • C.汽油
  32.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

    • A.检测与评价
    • B.控制效果评价
    • C.现状评价
  33. 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的安全要求。

    • A.防火、防爆
    • B.防辐射
    • C.防中毒
  34. 我国职业病目录中,有()。

    • A.9类,99种
    • B.10类,99种
    • C.10类,115种
  3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

    • A.3人以上10人以下
    •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36. 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

    • A.防震减灾标准
    • B.法规
    • C.法律法规标准
  37.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5
    • B.1
    • C.1.5
  38. 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实现安全生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对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所做的规定。

    • A.目标、措施
    • B.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
    • C.政策、方针
  39.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在厂内销售本单位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办理经营许可证。

    • A.不需要
    • B.必须重新办理
    • C.办不办都可以
  40. ()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 A.综合应急预案
    • B.专项应急预案
    • C.现场处置方案
  41. 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叫()储存。

    • A.隔离
    • B.隔开
    • C.分离
  4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 A.质量
    • B.安全
    • C.工作
  43. 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露天堆放。

    • A.可以
    • B.允许
    • C.不得
  44. 行灯和机床、钳台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容器内和危险潮湿地点电压不得超过()V。

    • A.12
    • B.24
    • C.36
  4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

    • A.黄色区域警示线
    • B.红色区域警示线
    • C.黄色警示牌
  46.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的过程。

    • A.数量
    • B.性质
    • C.严重性
  47.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原理。

    • A.强制
    • B.预防
    • C.人本
  48. ()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是发现系统故障和异常的重要手段。

    • A.安全监控系统
    • B.安全管理系统
    • C.安全技术措施
  49.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认定为工伤。

    • A.应当
    • B.不得
    • C.视具体情况而定
  50.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等内容。

    • A.附件
    • B.注意事项
    • C.应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