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小型露天采石厂)安全管理职业检测考前冲刺卷六
-
小型露天采石场严禁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严禁超载运输;
- 正确
- 错误
-
夜间没有充分的照明,穿孔钻机可以短距离行走。
- 正确
- 错误
-
我国大量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已经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
- 正确
- 错误
-
矿山事故发生后,应当尽快消除现场危险,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现场危险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 正确
- 错误
-
非煤矿山建设项目要按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 正确
- 错误
-
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对起爆效果没有影响。
- 正确
- 错误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 正确
- 错误
-
导火索和导爆索均可直接引爆铵梯炸药或乳化炸药。
- 正确
- 错误
-
运到作业面的爆破器材应有专人看管,设置醒目的标志。
- 正确
- 错误
-
人体触电致死,是由于肝脏受到严重伤害。
- 正确
- 错误
-
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 正确
- 错误
-
陈某系某村采石场负责人,同某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为期一年承包合同。在生产中,陈某为贪图省工省料,竟违反有关规程中关于不准采用“簸箕形”的办法开采矿石的规定,过多地打腰炮和脚炮,致使该岩岩面逐步形成了“簸箕形”(岩面向前倾出),存在着塌方的隐患。某年12月24日上午,陈某及两名助手在朝北岩口靠西脚下的一个炮眼里装上9.8公斤炸药,上午8时许引爆。爆炸后,陈某违反“放炮完毕后,须及时从上向下撬掉险石、浮石,未清除之前其下方人员不准生产”的规定,即令助手金某鸣哨解除警戒,致使躲避在离爆炸点仅80m处的20余名民工涌入采石场内运石作业。离炮响仅2min左右,陈某和另外几名运石民工发觉从岩壁顶部有泥沙、小石块掉落,即一起呼喊:危险,快跑!喊声未落,从16.5m的高层、宽23.5m的岩面上,塌下7.755立方米的泥石,造成7人死亡、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的重大安全事故。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企业不需要制定爆破作业安全规程,建立避炮(设施)地点。
- 正确
- 错误
-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只须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正确
- 错误
-
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非煤矿矿山,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 正确
- 错误
-
在采矿许可证被依法暂扣期间擅自开采的,视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 正确
- 错误
-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 正确
- 错误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危害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 正确
- 错误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 正确
- 错误
-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 正确
- 错误
-
在露天矿开采中,边坡角越大,说明矿岩稳定性越好,也比较安全。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 正确
- 错误
-
危险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 正确
- 错误
-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不准用水扑救。
- 正确
- 错误
-
地下矿山企业要把“六大系统”有关内容纳入矿山应急预案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并对入井人员进行“六大系统”使用的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了解、掌握并正确使用“六大系统”有关设备设施,真正发挥“六大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切实提高地下矿山抵御各种风险和灾害的能力。
- 正确
- 错误
-
矿体围岩的稳固程度与矿山安全生产的关系不大。
- 正确
- 错误
-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 正确
- 错误
-
雷管内有杂物时,可以用工具掏或用嘴吹。
- 正确
- 错误
-
如果地层没有受到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
- 正确
- 错误
-
企业安全管理基本制度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 正确
- 错误
-
山体滑坡一般是沿结构面的倾向滑动。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 A.劳动保护
- B.安全生产状况
- C.劳动条件
-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 A.追究事故责任,加大事故处罚力度
- B.建设项目“三同时”
- C.筹备应急资源,提高救援能力
-
露天开采修筑排水沟时,排水沟的坡度应该为()。
- A.2%
- B.1%
- C.5‰
-
在特殊情况下,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爆破器材可临时堆放在露天场所,但要严加看管()派人巡逻警卫。
- A.夜间
- B.白天
- C.昼夜
-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生产。
- A.必须
- B.可以
- C.不得
-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 A.3
- B.1
- C.5
-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
- A.机械伤害
- B.起重伤害
- C.车辆伤害
-
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中的厂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有关事故案例和()。
- A.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 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C.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
- A.危险因素
- B.有害因素
- C.风险因素
-
采石场发生电气火灾后,无论是否带电,都必须首先()。
- A.保护企业财产
- B.撤离人员
- C.切断电气设备的电源
-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对流、辐射、蒸发三种方式。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
- A.50%至60%
- B.20%至30%
- C.80%至90%
-
运输爆破器材时()。
- A.可由司机代理押运
- B.装车人员押运
- C.必须由押运员负责押运
-
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对策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 A.安全技术
- B.安全原理
- C.安全管理
-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 A.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 B.批复制度
- C.责任追究制度
-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日内,应当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
- A.10
- B.20
- C.30
-
人体发生触电后,根据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和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一般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及()。
- A.三相触电
- B.跨步电压触电
- C.直接触电
-
长期吸入某些较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最常见的职业病是()。
- A.中毒
- B.尘肺
- C.皮肤病
-
在矿山,负责验收、保管、发放、统计爆破器材,并保持完备记录的是()
- A.爆破员
- B.保管员
- C.安全员
-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中深孔爆破条件的审核办法,由()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 A.省
- B.市
- C.县
-
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活动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要求,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并良好运行标准化系统()以上的企业,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应用评定软件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