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小型露天采石厂)安全管理职业检测模拟卷七
-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正确
- 错误
-
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不用按照矿山企业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指标是对某一职业活动、某一系统运行风险的最低容许限度。
- 正确
- 错误
-
非煤矿山企业要建立健全以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 正确
- 错误
-
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 正确
- 错误
-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的村办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5人。采石场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采用浅孔凿岩爆破。2007年5月19日该矿的爆破员当天请假没有上班,矿长安排没有爆破证的两名凿岩工实施装药爆破。10点50分凿岩完毕,两名凿岩工实施爆破作业,装药时使用钢钎捣药,发生爆炸,造成1人当场死亡,另1人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爆破过程中,没有安全员在现场监督。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爆破作业时,安全员不必在现场。
- 正确
- 错误
-
在爆破施工中,杂散电流、静电、感应电、雷电等均可能引起电爆网络中的雷管早爆。
- 正确
- 错误
-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业的安全规定,由具有相应资格的爆破作业人员进行爆破,设置爆破警戒范围,实行定时爆破制度。除爆破人员以外,其它人员不得在爆破警戒范围内避炮。
- 正确
- 错误
-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是企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 正确
- 错误
-
细微粉尘由于表面具有吸附气体而形成了气膜,易于被水湿润。
- 正确
- 错误
-
清扫平台只起到缓冲和阻截上部台阶滑落的岩石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
处理盲炮时仍需要进行安全警戒,无关人员不准进入警戒区。
- 正确
- 错误
-
层理是岩石沿水平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
- 正确
- 错误
-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正确
- 错误
-
进入采石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人员,不必佩戴安全帽。
- 正确
- 错误
-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
- 正确
- 错误
-
采石场的入口道路及相关危险源点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可以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 正确
- 错误
-
发生3人以下死亡事故,由矿山企业负责调查和处理。
- 正确
- 错误
-
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排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 正确
- 错误
-
安全指标是对某一职业活动、某一系统运行风险的最低容许限度。
- 正确
- 错误
-
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体系3部分构成。
- 正确
- 错误
-
长期接触强烈振动一般会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骼方面的病症。
- 正确
- 错误
-
承包单位不得拒绝发包单位的任何指挥和作业。
- 正确
- 错误
-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在每年年末测绘采石场开采现状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归档管理。
- 正确
- 错误
-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石灰岩的个体工商户,共有职工17人。采石场开采石灰岩采用中深孔爆破,正常生产期间,每半个月爆破一次,用炸药2吨。该矿没有设置避炮掩体,进行爆破作业时,人员撤离到距离爆破作业面500米外,同时看守道路口,防止人员进入。2008年12月4日,新员工戴某入矿,第二天就进场作业,中午11点,矿山准备爆破,戴某听到爆破信号后,立即撤离,这时戴某发现就近有一处配电室,该配电室距离爆破作业面120米,而且门没有关,戴某就近躲进配电室避炮。由于装药量控制不利,爆破产生了大量飞石将配电室压埋,造成戴某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爆破前所有人员可不必完全撤离爆破作业危险区。
- 正确
- 错误
-
挖掘机上下坡时,悬臂轴线应与行进方向一致。
- 正确
- 错误
-
汽车运输司机张某,下坡空挡滑行,导致翻车自己致残,由于其违章是主要责任,所以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 正确
- 错误
-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 正确
- 错误
-
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认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以()为中心。
- A.形成注重安全的良好环境
- B.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 C.由机器代替人进行操作
-
工业噪声标准规定,新建企业中,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为8小时的工作环境中,噪声不应超过()dB(A)。
- A.80
- B.85
- C.90
-
小型露天采石场应当采用台阶式开采。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
- 正确
- 错误
-
非煤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主管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 A.每月
- B.每季度
- C.每年
-
粉尘的分散度是指()。
- A.粉尘的飘浮能力
- B.粉尘的沉降能力
- C.各粒径粉尘所占的数量或质量的百分比
-
某单位购买具有“三证”和“一标志”的安全防护用品,这些物品必须经过()验收,并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后,方可使用。
- A.产品生产厂家质检部门
- B.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 C.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的原则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
-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低耗高效、综合治理
-
地壳运动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变位,从而产生地质构造,所以地壳运动亦称为()。
- A.构造运动
- B.造山运动
- C.造陆运动
-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属于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
-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学历证书
- B.从业人员必须经过职业病鉴定
- C.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
矿山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绩效内部评定工作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 A.半
- B.一
- C.三
-
露天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5分钟,方允许()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 A.企业领导
- B.检查人员
- C.作业人员
-
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作业场所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的是()。
- A.气体排放产生的噪声
- B.放炮产生的炮烟
- C.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
-
采石场爆破人员在领取炸药、雷管后,()装在衣袋内,同时再携带其它物品前往爆破地点。
- A.可以
- B.包裹好后
- C.禁止
-
职业病目录规定,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大类。
- A.5
- B.9
- C.10
-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
- A.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
- B.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 C.交纳风险抵压金
-
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主要是指()。
- A.安全技术措施
- B.个体防护措施
- C.安全教育措施
-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管,并制定应急预案。
- A.公告公示
- B.设置标识
- C.登记建档
-
某公司叉车司机经培训合格后从事货物搬运作业,上班第一天即发生了翻车事故,造成刘某腿部骨折。事故调查发现下列原因,其中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是()。
- A.维修部未按期维修保养叉车
- B.搬运通道被挖断未设警示标识
- C.刘某为表现自己能干超速驾驶
-
由于空间狭窄而引发事故属于()。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物的不安全状态
- C.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前和下一年()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 A.15日,1月15日
- B.1日,1月31日
- C.15日,1月31日
-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对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负()。
- A.全面责任
- B.部分责任
- C.直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