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管理职业测试考前冲刺卷十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设备所处的环境不好,如空间狭窄、照明不良、噪声大、物件堆放杂乱容易发生事故。

    • 正确
    • 错误
  2.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

    • 正确
    • 错误
  3. 缺水地区或湿式作业有困难的地点,应采取干式捕尘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

    • 正确
    • 错误
  4. 邮寄民用爆炸物品时,应注明爆炸物品的特性、数量以及出现险情时的处置方法。

    • 正确
    • 错误
  5. 矿长应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

    • 正确
    • 错误
  6. 遇雷电、暴雨雪天可以继续实施露天爆破。

    • 正确
    • 错误
  7. 钻机靠近台阶边缘行走时,应检查行走路线是否安全。

    • 正确
    • 错误
  8. 进行大爆破和更换炸药时,应在爆破前后进行空气成分测定。

    • 正确
    • 错误
  9. 非煤矿山企业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 正确
    • 错误
  10. 接地(接零)装置一定要牢固可靠,接地线连接良好,应采用螺栓紧固和焊接。

    • 正确
    • 错误
  11.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建筑用花岗岩加工石子的个体工商户,共有职工13人。2007年6月28日上午11时,采石场进行了一次爆破作业,下午13时,高星采石场凿岩工李某吃过午饭,爬到采场边坡的矿堆上,寻找大块矿石进行二次爆破,在由下到上攀爬过程中,踩动脚下矿石并导致滑落,矿石滑塌后砸中李某头部、躯干等部位,李某没有戴安全帽,头部受重伤,在送医院的途中死亡。同时滑塌的矿石将正在边坡下睡午觉的陈某、杜某2人掩埋,当场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作业人员可以攀爬矿堆。

    • 正确
    • 错误
  12. 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有:弹性、塑性、脆性、硬度、韧性、强度、容重、比重、碎胀性和阻抗等。

    • 正确
    • 错误
  13. 跨两个及两个以上县的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由其共同的上一级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 正确
    • 错误
  14.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在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之前进行的。

    • 正确
    • 错误
  15. 发生3人以下死亡事故,由矿山企业负责调查和处理。

    • 正确
    • 错误
  16.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 正确
    • 错误
  17. 导爆管技术检验指标为较好透明度、内壁药层分布均匀附着牢固、无破壁、内外径波动小、较好刚度强度、耐老化和耐低温。

    • 正确
    • 错误
  18. 爆破后的爆堆高度越高,挖掘机作业安全性越差,生产中尽量降低爆堆高度是合理的。

    • 正确
    • 错误
  19. 接地电阻的测定工作不宜在该地区地下水位最低,最干燥的季节进行。

    • 正确
    • 错误
  20. 某采石场经过合法审批,各类证件齐全,开采作业也比较规范,有关部门还准备将其树为典型。汪某兄弟是该采石场的爆破员、安全员,考核合格,持证上岗。2006年5月8日上午11时左右,采石场爆破工人、安全员汪某兄弟与点工周某、邓某等4人在该采石场一个坛口进行爆破作业。雷管引火后,4人撤离现场,但炸药没有立即爆炸。工人们随后返回爆破点,但未按规定程序先灌水便实施二次引爆,结果一处哑炮突然爆炸,汪等4人来不及撤离,被压埋在乱石堆下。最终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企业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 正确
    • 错误
  2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 正确
    • 错误
  22. 采场出现滑坡征兆时,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待滑坡发生后或边坡重新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 正确
    • 错误
  23.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正确
    • 错误
  24.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正确
    • 错误
  25. 岩石的硬度是指岩石抵抗外物侵入的能力,硬度大的岩石往往较脆,不容易爆破。

    • 正确
    • 错误
  26.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判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和危险物质的()。

    • A.种类数
    • B.性质
    • C.贮存方式
  27. 钻机与下部台阶坡底线的电铲()。

    • A.应同时作业
    • B.不应同时作业
    • C.可以交叉作业
  28. 根据《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应当经()验收。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 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 B.企业管理部门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9. 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应当至少()个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

    • A.1
    • B.2
    • C.3
  30. 某企业在半年内发生了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 B.2人死亡,5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C.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31. 在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单元。

    • A.临界量
    • B.20t
    • C.50t
  32. 尾矿库上游式筑坝法,放矿支管长短要确保避免矿浆直接冲击子坝坝址,又避免放矿后,矿浆回流冲击子坝内坡坡面,后者主要是因为放矿支管()。

    • A.与管长短无关
    • B.太短
    • C.太长
  33. 在使用运输、排土设备终止作业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 A.应打开动力电源
    • B.应切断水、气阀门
    • C.设备未停稳,人员不应上下设备
  34.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对危险源对象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 A.信息网络系统
    • B.管理系统
    • C.预警系统
  35. 移动式非架空照明线路应采用()。

    • A.橡套软电缆
    • B.铠装电缆
    • C.绝缘导线
  36.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矿山企业应当组织()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 A.专家
    • B.安监部门
    • C.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7.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

    • A.危险因素
    • B.有害因素
    • C.风险因素
  38. 职业病目录规定,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大类。

    • A.5
    • B.9
    • C.10
  39.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为工伤。

    • A.应当认定
    • B.可以认定
    • C.应当视同
  40. 岩石的坚固性系数介于0.3~20之间,共分为()级。

    • A.十
    • B.八
    • C.五
  41. 民用爆炸物品运达目的地,收货单位应当进行验收后在《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上签注,并在()日内将《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

    • A.2日
    • B.3日
    • C.5日
  42. 断层分为()。

    • A.隔水断层和透水断层
    • B.隔水断层和溶洞
    • C.透水断层和暗河
  43. 某地下铁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0人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起事故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44. 某矿业有限公司5#矿区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井下当班作业人员83人,经全力救援后,事故当场造成7人死亡,17人重伤,6人轻伤。事故发生20天后,重伤的人员中有4人死亡;31天时有1人死亡;40天时又死亡一人。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报告的死亡人数是()人。

    • A.13
    • B.12
    • C.11
  45. 依据《消防法》的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员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的行政处罚。

    • A.罚款
    • B.开除
    • C.15日以下拘留
  46.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 )。

    • A.与政府监管部门签订救援协议
    • B.指定专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 C.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47. 当尾矿库(),必须停止生产并采取应急措施。

    • A.堆积坝外坡未按设计覆土、植被
    • B.浸润线位置局部较高,有渗透水出逸,坝面局部出现沼泽化
    • C.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迹象
  48. 边坡地表排水沟主要为防止()。

    • A.地表水冲坏运输道路
    • B.地表水淹没采场
    • C.地表水流进边坡岩体表面裂隙中
  49. 地下矿山企业()应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

    • A.每月
    • B.每季度
    • C.每年
  50. 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的安全培训。

    • A.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
    • B.车间级、班组级
    • C.班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