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精选模拟试题卷含答案(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井工矿山企业的生产、技术、通风、机电、运输、地测、调度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不需要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 正确
    • 错误
  2. 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 正确
    • 错误
  3. 露天矿山采剥工作面不应形成伞檐、空洞。

    • 正确
    • 错误
  4.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内因。

    • 正确
    • 错误
  5.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正确
    • 错误
  6.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 正确
    • 错误
  7.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要求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只须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正确
    • 错误
  8.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应在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正确
    • 错误
  9. 对验收不合格的炮孔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纠正,或报告爆破工作领导人进行设计修改。

    • 正确
    • 错误
  10. 我国非煤矿山规模上主要以大中型矿山为主。

    • 正确
    • 错误
  11. 导爆索分割应使用锋利刀具切割或使用剪刀剪切。

    • 正确
    • 错误
  12. 在尾矿库排水构筑物上或尾矿库内适当地点,应设置清晰醒目的水位标尺。

    • 正确
    • 错误
  13. 露天矿边坡滑坡大多是瞬间发生的,加密边坡监测点很重要。

    • 正确
    • 错误
  14. 对废弃的尾矿库,各地安监部门要督促尾矿库生产经营单位出资人或者上级主管部门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无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出资人不明确的,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尾矿库安全管理单位。

    • 正确
    • 错误
  15.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 正确
    • 错误
  16. 爆破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其资质等级承接爆破作业项目,爆破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其资格等级从事爆破作业。

    • 正确
    • 错误
  17. 挖掘机在爆堆最后一个采掘带装车作业时,在挖掘机工作范围内的上个台阶,穿孔设备应同时进行穿孔作业。

    • 正确
    • 错误
  18. 排土场排土作业区内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限速牌等安全标志牌。

    • 正确
    • 错误
  19.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或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领导不负领导责任。

    • 正确
    • 错误
  20.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 正确
    • 错误
  21. 在同一地区同时进行露天、地下、水下爆破作业或几个爆破作业单位平行作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协商后共同发布施工公告和爆破公告。

    • 正确
    • 错误
  22. 尾矿库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尾矿库安全度分为危库、险库、病库、正常库四级。

    • 正确
    • 错误
  23. 缺水地区或湿式作业有困难的地点,应采取干式捕尘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

    • 正确
    • 错误
  24. 危险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

    • 正确
    • 错误
  25. 电机车供电电压采用交流电源应不超过500V。

    • 正确
    • 错误
  26. 对易风化剥落的边坡地段,可修建护墙,或对缓坡进行水泥护坡等。

    • 正确
    • 错误
  27. 急性发作的职业病是由于长期受到超过卫生标准允许值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发生的病变。

    • 正确
    • 错误
  28. 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 正确
    • 错误
  29. 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

    • 正确
    • 错误
  30. 邮寄民用爆炸物品时,应注明爆炸物品的特性、数量以及出现险情时的处置方法。

    • 正确
    • 错误
  31. 下面()项是应急救援预案全面演练时参演人员所承担的具体任务。

    • A.确保演练的进度
    • B.模拟受害或受伤人员
    • C.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
  32. 劳动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保护()。

    • A.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 B.安全管理者
    • C.生产管理者
  33. 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结果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少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安全检查表法
    • B.事故树分析
    • C.人的可靠性分析法
  34. 露天爆破的警戒范围由()。

    • A.领导确定
    • B.爆破员确定
    • C.爆破设计确定
  35. 一等尾矿库:上游式尾矿坝的最小干滩长度与最小安全超过高分别是()。

    • A.150m,1.5m
    • B.100m,1.0m
    • C.70m,0.7m
  36. 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金
    • B.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 C.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37.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下面()属于非煤矿山企业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A.按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 B.没有按规定修筑矿山公路
    • C.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38.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证安全资金的有效投入,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其核心是落实()。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 B.技术方案
    • C.安全技术措施
  39. 在带电设备周围()。

    • A.可以使用钢卷尺
    • B.应使用带金属丝的线尺
    • C.不应使用钢卷尺和带金属丝的线尺
  40. 根据《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矿山企业的()对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全面负责。

    • A.主要负责人
    • B.矿山企业法定代表人
    • C.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41. 露天爆破的坚固掩体应设在冲击波危险范围()。

    • A.之外
    • B.之内
    • C.200m
  42. 深凹露天矿,在特大洪水时,允许淹没的台阶数为()。

    • A.不允许淹没台阶
    • B.一个台阶
    • C.两个台阶
  43. 下列有关电气设备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裸露带电部分,应设置保护罩或遮栏及警示标志
    • B.供电设备和线路的停电,应严格执行执行工作票制度
    • C.供电设备和线路的送电,可不执行工作票制度
  44.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A.违反行为导致的事故
    • B.无法预测原因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事故
  45. 在进行应急策划时,应当列出国家、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作为预案的制定、应急工作的依据和授权。应急策划包括()、资源分析和法律法规要求3个二级要素。

    • A.培训
    • B.危险分析
    • C.演练
  46. 钻机长时间停机()。

    • A.应切断机上电源
    • B.不应切断机上电源
    • C.留人在驾驶室内守候
  47. 上游式堆积法子坝的高度一般为()m。

    • A.5
    • B.1
    • C.3
  48. 2003年9月8日10时30分,某露天矿山空压机室发生一起皮带伤人事故,造成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9月8日10时30分,空压机站值班女工王某(33岁),发现空压机电机皮带打滑,于是准备给皮带打蜡,王某穿高跟鞋,长发外露,准备作业时身体失去平衡,这时皮带将王某的头发卷入,头皮撕裂,造成重伤。根据上述事实,下列关于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必须佩戴防护帽
    • B.女工长发不能外露
    • C.女工可以穿高跟鞋
  4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类。

    • A.20
    • B.25
    • C.30
  50.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所约束的对象是()。

    • A.管理人员
    • B.主要负责人
    • C.所有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