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精选模拟试题卷含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应急预案管理应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 正确
    • 错误
  2. 排土场人工排土宜采用多台阶排土方式。

    • 正确
    • 错误
  3. 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注重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损失进行评价,以对事故的严重性和影响进行更合理的评估。

    • 正确
    • 错误
  4.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

    • 正确
    • 错误
  5.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目前我们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 正确
    • 错误
  6. 根据《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

    • 正确
    • 错误
  7. 安全检查员发现不安全问题和隐患,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限期解决整改。

    • 正确
    • 错误
  8.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 正确
    • 错误
  9. 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非煤矿矿山,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

    • 正确
    • 错误
  10. 毫秒雷管一般不用于微差爆破,是控制爆破不可缺少的起爆器材。

    • 正确
    • 错误
  11. 职业性耳聋不属于法定职业病。

    • 正确
    • 错误
  12.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 正确
    • 错误
  13. 排土场址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的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生活水源的下游。

    • 正确
    • 错误
  14. 炮孔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深度小于或等于5m的爆破作业。

    • 正确
    • 错误
  15. 安全行为科学应用于指导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等安全对策,有助于实现高水平的安全生产。

    • 正确
    • 错误
  16.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人的失误占主导地位。

    • 正确
    • 错误
  17. 露天爆破,选取过大的底盘抵抗线会造成根底多、大块率高、后冲作用大;选取过小浪费炸药、增大钻孔工作量、岩块易抛散和产生飞石危害。

    • 正确
    • 错误
  18. 为保证矿用汽车在坡道上安全行驶,矿山三级公路最大允许纵坡为15°。

    • 正确
    • 错误
  19. 在潮湿或有水环境中使用的爆破器材,不应作防潮防水处理以免产生拒爆等现象。

    • 正确
    • 错误
  20.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安全费用。其中非金属矿山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是“露天矿山每吨3元,地下矿山每吨5元”。

    • 正确
    • 错误
  21. 不稳定边坡区段,在暴雨后应及时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 正确
    • 错误
  22. 矿山爆破属于化学爆炸,形成化学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爆炸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能、必须是高速的、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反应能自行传播。

    • 正确
    • 错误
  23. 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须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大纲》进行。

    • 正确
    • 错误
  24. 露天矿山使用的行灯或移动式电灯的电压,应不高于48V。

    • 正确
    • 错误
  25. 《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规定,发生特别重大【1级】矿山事故灾难时,根据受伤人员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协调调动国家级矿山医疗救护中心专家组奔赴现场,加强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

    • 正确
    • 错误
  26. 不良的情绪状态(如过度的情绪低落或高涨)是导致行为失误、引起事故发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 正确
    • 错误
  27. 矿山开发秩序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是制约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 正确
    • 错误
  28. 运输车辆通过道口之前,驾驶员应加速通过。

    • 正确
    • 错误
  29.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正确
    • 错误
  30. 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石灰岩的村办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5人。采石场开采石灰岩采用浅孔掏底爆破,2007年6月8日上午13点30分,采石场两名凿岩工刘某和张某吃过中午饭,进入采场凿岩。两名凿岩工在边坡底部打炮孔,该矿没有分台阶开采,只形成了一个边坡,边坡高度23m,坡面角77度。在打完两个水平炮孔后,高陡边坡失稳倾倒,发生了边坡坍塌事故,掩埋了两名凿岩工,二人当场死亡。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在作业前后以及每次爆破后,应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

    • 正确
    • 错误
  31. 某企业在半年内发生了4起生产安全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其中属于较大事故的是()。

    • A.30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为700万元
    • B.2人死亡,5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 C.8人重伤,且直接经济损失900万元
  32. 根据《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矿山企业必须依据()安全生产费用。

    • A.矿井建设项目投资金费用提取
    • B.矿产品销售额按年度提取
    • C.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
  33. 关于起爆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雷管应使用配套的专用起爆器起爆
    • B.导爆索应使用雷管逆向起爆
    • C.导爆管雷管可使用导爆索起爆
  34.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建设项目()进行。

    • A.正式投产前
    • B.正式投产后
    • C.施工开始前
  35.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类型,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 B.无操作规程
    • C.劳动组织不合理
  36. 新工人入矿前,必须经过()检查,不适合从事矿山企业的,不得录用。

    • A.技术
    • B.健康
    • C.文化
  37. 露天二次爆破起爆前应把机械设备撤至()。

    • A.安全地点
    • B.山坳里
    • C.山坡处
  38. 挖掘机在坡道上行走,悬臂轴线所指方向应该是()。

    • A.上坡方向
    • B.与前进方向一致
    • C.下坡方向
  39.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承担。

    • A.劳动者个人
    • B.用人单位
    • C.相关保障机构
  40. 尾矿坝某标高顶面、下游坡面及库底面所围空间的容积称为(),包括有效库容、死水库容、蓄水库容、调洪库容和安全库容等五部分。

    • A.全库容
    • B.有效库容
    • C.安全库容
  41.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每()年申报一次。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

    • A.3
    • B.1
    • C.5
  42. 经验算,余推力法安全系数大于1.00小于设计规范规定值的排土场是()。

    • A.危险级
    • B.病级
    • C.正常级
  43. 根据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

    • A.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 B.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 C.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并落实
  44. 电爆网路()。

    • A.不应使用裸露导线作爆破线路
    • B.应用钢轨、钢管作爆破线路
    • C.可用钢丝作爆破线路
  45. 险库是指尾矿库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对险库必须()。

    • A.制定措施,限期整改
    • B.立即停产,排除险情
    • C.加强监视,边生产边整改
  46. 大型露天矿很少应用的运输方式有()。

    • A.斜坡卷扬运输
    • B.汽车运输
    • C.铁路运输
  4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

    • A.直接经济损失
    • B.间接经济损失
    • C.社会影响范围
  48. 露天矿山机电设备的顶棚()。

    • A.不应存放杂物
    • B.应存放杂物
    • C.覆盖石块
  49. 下列关于汽车运输的叙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是()。

    • A.驾驶室外平台最多可载一人
    • B.不应用自卸汽车运载易燃、易爆物品
    • C.不应在运行中升降车斗
  50. 运输物料的钢丝绳,自悬挂之日起,隔一年做第一次试验,以后每隔()个月试验一次。

    • A.6
    • B.8
    • 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