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摸底测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流行病学调查须弄清哪些问题?

  2. 从业前培训也称就业前培训, 是前面所说的中级疫病防治员培训。

    • 正确
    • 错误
  3. 牛患创伤性心包炎后期,除心脏外,其他还有哪些异常变化?

  4. 什么是疝?

  5. 培训高级防治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正确
    • 错误
  6. 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有特效药物治疗。

    • 正确
    • 错误
  7. 动物亚硝酸盐中毒时,剖检可见可视黏膜、肌肉、内脏、血液呈棕褐色或蓝紫色,血液凝固不良。

    • 正确
    • 错误
  8. 电热干燥箱主要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的干热灭菌和干燥。

    • 正确
    • 错误
  9. 在使用油镜时,在加油区之内重找视野时应按:低倍→油镜顺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 正确
    • 错误
  10. 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均应不予免疫接种或暂缓接种。

    • 正确
    • 错误
  11. 恒温培养箱的电源线不可缠绕在金属上或放置在潮湿的地方,以防橡胶老化造成漏电。

    • 正确
    • 错误
  12. 猪的耳标主标耳标面为圆形,辅标耳标面为铲形。

    • 正确
    • 错误
  13. 生产、经营假兽用生物制品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该制品,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制品和非法收入,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 正确
    • 错误
  14.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于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 正确
    • 错误
  15. 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品。

    • 正确
    • 错误
  16. 以消化道为其侵入门户的病原体,通常不能单独侵入,需伴随水和食物等媒介物侵入。

    • 正确
    • 错误
  17. 损伤与抗损伤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疾病过程中是绝对对立关系,不可以互相转化。

    • 正确
    • 错误
  18. 生存在病畜(禽)、带菌(毒)动物和病人呼吸道表面的病原体,在正常呼吸时,一般不排出。

    • 正确
    • 错误
  19. 被性成熟阶段虫体(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虫体寄生的宿主称为终末宿主。

    • 正确
    • 错误
  20. 动物检疫检验工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做文明公民。

    • 正确
    • 错误
  21. 动物检疫检验工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职业守则。

    • 正确
    • 错误
  22. 坚持自繁自养是防止疫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手段。

    • 正确
    • 错误
  23. 一种外毒素侵害一定的组织和细胞。

    • 正确
    • 错误
  24.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 正确
    • 错误
  25. 牛瘤胃臌气的治疗原则是排气止酵。

    • 正确
    • 错误
  26. 为配制1000毫升的75%消毒用酒精,需用纯酒精(100%)750毫升。

    • 正确
    • 错误
  27. 心律不齐常见于心肌炎。

    • 正确
    • 错误
  28.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体是细菌。

    • 正确
    • 错误
  29. 动物表现吸气时间延长,鼻翼开张,张口吸气,称吸气性呼吸困难。

    • 正确
    • 错误
  30.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 正确
    • 错误
  31. 猪肺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败血症病变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 正确
    • 错误
  32. 下列哪项不属于评估免疫效果的方法()。

    • A.抗体监测
    • B.攻毒保护试验
    • C.流行病学评价
    • D.抗原检测
  33. 下列哪项不属于免疫接种引起的严重反应的表现()。

    • A.精神不振
    • B.震颤
    • C.死亡
    • D.流涎
  34. 病理组织学检验的样品采集时,应切取约()组织块。

    • A.2cm×2cm
    • B.2cm×1cm
    • C.0.5cm×0cm
    • D.1cm×1cm
  35. 经批准开办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的单位必须按照()(简称兽药GMP)规定进行设计和施工。

    • A.《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
    • B.《兽药管理条例》
    • C.《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D.《生物制品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36. 根据各种疫病和疫苗特点来合理的设计免疫接种的()、时间和顺序,这就是免疫程序。

    • A.种类、次数
    • B.种类、效果
    • C.方法、效果
    • D.次数、效果
  37. ()的作用机理是动物接种后,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达到对疫病的有效保护的作用。

    • A.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
    • B.类毒素
    • C.灭活疫苗
    • D.减毒活疫苗
  38.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总则是依据()和( )。

    • A.《兽药质量管理制度》,《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B.《兽药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C.《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D.《兽药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
  39. 如果灭活疫苗中的抗原含量(C),动物机体吸收速度( ),产生的免疫应答就不够强烈,产生的保护效力就比较低。

    • A.过高,过快
    • B.过高,过慢
    • C.过低,过快
    • D.过低,过慢
  40. 用于表面消毒效果和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一般采用()进行。

    • A.麦糠凯培养基平板法
    • B.血平板培养法
    • C.营养琼脂平板培养法
    • D.EMB平板法
  41. 对手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时,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

    • A.涂擦一次
    • B.涂擦两次
    • C.往返涂擦两次
    • D.往返涂擦三次
  42. 出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可用碱类制剂进行消毒,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是含有()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

    • A.94%
    • B.90%
    • C.80%
    • D.85%
  43. 紫外线灯的物理监测法测定消毒效果时,紫外灯开启()后,开始监测。

    • A.10分钟
    • B.30分钟
    • C.5分钟
    • D.20分钟
  44. 出现口蹄疫疫情后,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

    • A.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 B.由于消毒困难,可以不用消毒和管理
    • C.可以不消毒,但应进行严格管理
    • D.进行特殊的处理
  45. 对病畜禽尸体通过一般煮沸法进行高温处理时,应把肉尸切成重不超过2kg厚不超过8cm的肉块,放在普通锅内煮沸()。

    • A.2-2.5h
    • B.1.5-2h
    • C.1-1.5h
    • D.3h以上
  46. 消毒液机生产出的消毒液主要成分为()等因子。

    • A.次氯酸钠、氯化钠
    • B.次氯酸钠、活性氧原子
    • C.氯化钠、活性氧原子
    • D.盐酸、活性氧原子
  47. 《兽药管理条例》的立法目的是()。

    • A.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铂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 B.为了加强兽药管理,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铂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C.为了迅速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 D.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铂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8. 疫点(区)消毒是指发生传染病后到解除封锁期间,为及时消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

    • A.最后一次大消毒
    • B.随时消毒
    • C.应急性消毒
    • D.反复多次消毒
  4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饲养场生产区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卫生,划分责任区,固定专人负责
    • B.饲养场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 C.饲养场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人畜共患传染病者不得直接从事生产
    • D.ABC全正确
  50. 关于牲畜耳标的回收与销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猪、牛、羊加施的牲畜耳标在屠宰环节由屠宰企业剪断收回,交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回收的耳标需要重复使用
    • B.回收的牲畜耳标由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统一组织销毁,并作好销毁记录
    • C.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牲畜饲养、出售、运输、屠宰环节牲畜耳标的监督检查
    • D.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做好牲畜耳标的订购、发放、使用等情况的登记工作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做好牲畜耳标的回收、销毁等情况的登记工作
  51. 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物质是()

    • A.抗生素
    • B.兽药
    • C.消毒剂
    • D.杀虫剂
  52.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危险程序取决于()。

    • A.人们与受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的密切程度
    • B.是否有传播该病的适宜条件
    • C.传染源动物的密度、年龄组成
    • D.以上都是
  53. 关于人畜共患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畜共患病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
    • B.在人畜共患传染病中,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绝大部分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
    • C.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
    • D.以上都对
  54. 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包括虫卵、幼虫、成虫等,防止外界环境被病原体污染的主要方法有()。

    • A.物理法
    • B.化学法
    • C.生物发酵法
    • D.以上答案均正确
  55. 下列属于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的是()。

    • A.口蹄疫
    • B.禽流感
    • C.狂犬病
    • D.以上都是
  56. 在一定地区或某一单位,在短时期内突然发生某种疾病很多病例,称为()。

    • A.大流行
    • B.地方流行
    • C.散发
    • D.暴发
  57. 下列哪项临床症状不是由于寄生虫机械性损伤造成的()。

    • A.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 B.组织的创伤、发炎、等
    • C.组织的出血、肿胀、堵塞、挤压、萎缩
    • D.组织的穿孔和破裂
  58.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传染源()。

    • A.患病动物
    • B.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 C.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 D.健康动物
  59. 凡是由()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 A.致病微生物
    • B.细菌
    • C.病毒
    • D.寄生虫
  60.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疾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时期称为()。

    • A.潜伏期
    • B.前驱期
    • C.明显期
    • D.转归期
  61. 实验室通常使用的紫外线杀菌灯,其紫外线波长()纳米,杀菌力强而稳定。

    • A.353.7
    • B.153.7
    • C.253.7
    • D.453.7
  62. 免疫系统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 B.免疫细胞
    • C.免疫组织
    • D.细胞因子
  63. 禽类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哺乳动物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哺乳动物不具有()。

    • A.肾盂
    • B.肾盏
    • C.膀胱
    • D.泄殖腔
  64. 存在于神经之间,对神经细胞具有支持、营养和保护的作用的是()。

    • A.树突和轴突
    • B.神经元
    • C.神经胶质细胞
    • D.神经纤维
  65. 动物检疫检验工要学习先进人物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思想境界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

    • A.历史责任
    • B.无私精神
    • C.物质文明
    • D.精神文明
  66.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

    • A.诚实守信
    • B.职业道德
    • C.爱岗敬业
    • D.文明礼貌
  67. 爱岗敬业是社会大力提倡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也是每个从业者应当遵守的()。

    • A.职业道德
    • B.职业文化
    • C.职业技术
    • D.职业知识
  68. 1-3日龄犊牛最适宜的温度为()。

    • A.10-20℃
    • B.5-15℃
    • C.30-32℃
    • D.18-20℃
  69. 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某种具有专门业务和(),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 A.特定职责
    • B.特定义务
    • C.特定目标
    • D.特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