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眼镜定配工中级理论复习试题及答案(1)重点考点知识汇编精选
-
儿童远视者,尤其伴有外斜视者应及时充分矫正以防弱视。
- 正确
- 错误
-
散光眼依强弱主子午线是否垂直相交分为顺例散光、反例散光、斜向散光。
- 正确
- 错误
-
规则散光眼依所成焦线和视网膜相对位置关系分为:顺例散光、逆例散光、斜向散光。
- 正确
- 错误
-
散光眼依成因分为: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
- 正确
- 错误
-
负球面透镜可视为由( )。
- A.底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
- B.顶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旋转组成
- C.顶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旋转组成
- D.底相对的大小不同的三棱镜单向排列旋转组成
-
镜眼距为12mm顶焦度为-10.00DS的矫正镜,改配隐形眼镜,顶焦度为( )。
- A.-12.75DS
- B.-9.75DS
- C.-10.00DS
- D.-8.75DS
-
一薄透镜前后两面光焦度分别为+1.25D;-3.00D,则该透镜的总光焦度为( )。
- A.+1.25D
- B.-1.25D
- C.-1.75D
- D.-3.00D
-
柱镜屈光度为+3.00D,与轴成60度角方向屈光力为( )。
- A.1.25D
- B.3.25D
- C.2.25D
- D.2.75D
-
棱镜的棱镜度的定义为:( )。
- A.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00倍
- B.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20倍
- C.偏向角正切100倍
- D.偏向角正切的120倍
-
棱镜的光学效果:通过棱镜,能使物像看起来向棱镜( )。
- A.侧面的方向移动
- B.主切面的方向移动
- C.底的方向移动
- D.顶的方向移动
-
单折射球面,前后两面n1=1;n2=1.5,屈光度为1.00D,球面曲率半径为( )。
- A.2.00m
- B.1.50m
- C.1.00m
- D.0.50m
-
光学中物距为:( )的距离。
- A.像点至焦点
- B.像点至透镜
- C.物点至透镜
- D.焦点至透镜
-
光学中光路可逆原理内容为:( )。
- A.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B.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相遇时互不影响,仍朝各自的方向前进
- C.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着直线传播
- D.沿着一定线路传播的一条光线,可以沿原路从相反方向返回通过发光点
-
制造镜架的金属材料分为( )三大类。
- A.铜镍锌锡合金、锌白铜和白金
- B.铜合金、锌白铜和包金
- C.铜合金、蒙耐尔合金和金
- D.铜合金、镍合金和贵金属
-
屈光度为2.00D的薄透镜,物在透镜前2m处,像在透镜后( )处。
- A.0.67m
- B.3.00m
- C.1.00m
- D.0.47m
-
在带传动中,带没有( )截面形状。
- A.矩形
- B.齿孔
- C.圆形
- D.梯形
-
眼镜片镀膜的种类不包括( )。
- A.色彩膜
- B.偏振膜
- C.增透膜
- D.滤光膜
-
下列化学镀膜法获得膜层的错误方法( )。
- A.酸蚀法镀增透膜
- B.还原法镀反射膜
- C.浸润法镀色彩膜
- D.硅酸乙酯镀增透膜
-
下偏差尺寸是( )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 A.最大极限尺寸
- B.最小极限尺寸
- C.实际尺寸
- D.极限尺寸
-
实际尺寸是( )。
- A.设计计算值
- B.测量值
- C.经验值
- D.试验值
-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表面( )。
- A.破坏的形式
- B.破坏的大小
- C.抵抗硬物压入的能力
- D.破坏的范围
-
材料疲劳产生的条件是( )。
- A.交变载荷
- B.静载荷
- C.动载荷
- D.脉动载荷
-
材料的韧性值大表示金属材料( )。
- A.能抵抗大能量的冲击
- B.不能抵抗大能量的冲击
- C.抵抗冲击的次数多
- D.抵抗冲击的次数少
-
若测得镜片的屈光度为+0.90D,在屈光度1/8系统表示法中应表示为( )。
- A.+1.00D
- B.+0.75D
- C.+0.87D
- D.±0.62D
-
材料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数值较小表示材料塑性( )。
- A.较好
- B.好
- C.差
- D.较差
-
光发生反射时,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为( )。
- A.90°
- B.60°
- C.45°
- D.30°
-
不同波长的光波在真空中均以完全相同的速度传播,每秒为30万千米。光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 A.均比在真空中要大
- B.均比在真空中要小
- C.比在真空中有小有大
- D.是在真空中光速的0.67倍
-
光由空气射入n=1.5的玻璃,当入射角为30°时,则折射角为( )。
- A.19.47°
- B.30°
- C.60°
- D.15.47°
-
具有特定的颜色的单一波长的光被称为( )。
- A.复色光
- B.黄光
- C.太阳光
- D.单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