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眼镜定配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1)备考冲刺
-
半自动磨边机的监控自动磨边过程中,镜片磨平后可自动移到V形槽砂轮上,进行抛光。( )
- 正确
- 错误
-
根据测量的子片顶点高度,沿模板远用瞳距处的垂直线画一条水平线,即是子镜片水平基准线。( )
- 正确
- 错误
-
某顾客选择一副金属框架眼镜,镜圈的垂直高度H=43mm,测得子镜片顶点高度=20mm,则子镜片顶点垂直移心量是-1.5mm。( )
- 正确
- 错误
-
加工双光镜时,左右子镜片顶点间距离应与远用瞳距一致。( )
- 正确
- 错误
-
眼的物方焦点距第一主点+17.05mm。( )
- 正确
- 错误
-
镜架颜色的选择有固定的规则。( )
- 正确
- 错误
-
近视眼依近视性质分为: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和中间性近视。( )
- 正确
- 错误
-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表面破坏的形式。( )
- 正确
- 错误
-
光学中光路可逆原理内容为:沿着一定线路传播的一条光线,可以沿原路从相反方向返回通过发光点。( )
- 正确
- 错误
-
测量瞳孔距离时,验光员利用( )测量的原因是避免平行视差。
- A.远用视标
- B.近用视标
- C.单眼
- D.双眼
-
使用瞳距仪测量( )时,应使用遮盖板遮盖单眼,再根据瞳孔反光点测量数据。
- A.单眼瞳距
- B.单眼瞳高
- C.近用瞳距
- D.近用瞳高
-
使用( )测量镜架几何中心水平距时,一定要以镜圈水平中心线为基准。
- A.顶焦度计
- B.定中心仪
- C.瞳距尺
- D.瞳距仪
-
一顾客远用瞳距为60mm,现要验配一近用眼镜看近处的目标,则近用瞳距不可能是( )因视近时两眼处于集合状态。
- A.55mm
- B.56mm
- C.58mm
- D.60mm
-
使用瞳距仪测量近用瞳距时,应先将注视距离旋钮调整到30cm(或其它近用距离)标记,再根据( )位置确定数据。
- A.瞳孔反光点
- B.巩膜反光点
- C.角膜缘内侧
- D.角膜缘外侧
-
在一般情况下,儿童选择镜架颜色时不宜( )。
- A.暖色
- B.紫红
- C.冷色
- D.深色
-
购买决策的原则不包括( )。
- A.最大满意原则
- B.相对合理原则
- C.最高性价比原则
- D.预期满意原则
-
( )原则的内容是: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有时进行逆向思维,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
- A.最大满意
- B.相对满意
- C.最小遗憾
- D.预期满意
-
一双光镜片处方是-1.50DS/-1.00DC×90°Add+2.00则子镜片屈光度为( )。
- A.-0.50DS/-1.00DC×90°
- B.+0.50DS/-1.00DC×90°
- C.+0.50DS/-1.00DC×180°
- D.+2.00DS/-1.00DC×180°
-
( )属于混合散光镜片。
- A.+1.00DS/-1.00DC×90°
- B.-2.00DS/+1.00DC×90°
- C.+1.00DS/-0.50DC×90°
- D.+1.00DS/-2.00DC×90°
-
除生理远视外,儿童远视者尤其伴有( )者应及时充分矫正以防弱视。
- A.上斜视
- B.下斜视
- C.外斜视
- D.内斜视
-
近视伴有( )视者,应予全矫不宜减浅镜度。
- A.外斜
- B.内斜
- C.上斜
- D.下斜
-
远视眼依屈光成分分为( )。
- A.轴性远视、显性远视、隐性远视
- B.显性远视、曲率性远视、指数性远视
- C.轴性远视、曲率性远视、指数性远视
- D.轴性远视、曲率性远视、显性远视
-
在单光处方中SPH代表( )。
- A.球镜屈光度
- B.柱镜屈光度
- C.散光轴位
- D.瞳距
-
正视眼使用4.00D的调节力,其调节近点到眼的距离为( )。
- A.30cm
- B.40cm
- C.50cm
- D.25cm
-
眼的第一主点在角膜后( )。
- A.1.602mm处
- B.7.078mm处
- C.22.78mm处
- D.1.348mm处
-
角膜的屈光力为( )。
- A.+19.11D,近似占眼总屈光力的1/3
- B.+19.11D,近似占眼总屈光力的2/3
- C.+43.05D,近似占眼总屈光力的1/2
- D.+43.05D,近似占眼总屈光力的2/3
-
角膜损伤后可再生修复的是( )。
- A.上皮细胞层和前弹力层
- B.上皮细胞层和后弹力层
- C.基质层和内皮细胞层
- D.基质层和后弹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