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动物检疫检验员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年(考前强训)1
-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正确
- 错误
-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可以冷宰食用。
- 正确
- 错误
-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 正确
- 错误
-
疫苗的运输应防止高温、暴晒和反复冻融。
- 正确
- 错误
-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
- 正确
- 错误
-
以下对猪瘟典型临床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
- A.发病急,死亡率高
- B.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
- C.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 D.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
-
以下是猪瘟病理变化的是( )。
- A.头、扁桃体、肾脏、膀胱点状出血
- B.脾脏出血性梗死、淋巴结出血,呈大理石样变
- C.回盲口处扣状肿
- D.肌肉坏死
-
以下关于急性炭疽病畜临床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
- A.天然孔出血
- B.血液凝固不良
- C.尸僵不全
- D.粘膜发绀
-
败血症引起全身病变的主要表现有( )。
- A.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常发生溶血现象
- B.皮肤、皮下、粘膜、浆膜、实质器官可见多发性出血点或出血斑
- C.脾脏和全身各处的淋巴结高度肿大,呈现急性炎症的景象
- D.肺脏淤血、出血、水肿
-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后,疫点内应当进行扑杀并销毁的包括以下( )。
- A.所有动物及其产品
- B.染疫动物
- C.易感动物及其产品
- D.当地野鸟
-
以下关于猪肺疫的病理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 A.皮肤、浆膜、皮下、实质器官及淋巴结出血点
- B.急性型肺脏呈纤维素性肺炎变化,可见水肿、出血和肝样变
- C.慢性型肺脏见坏死灶
- D.怀孕母猪流产
-
对猪进行群体检查过程中,健康猪表现为( )。
- A.站立平稳
- B.精神活泼
- C.饲喂时争先恐后
- D.离群独立
-
屠宰检疫时,解体后的( )应统一编号,其目的是在发现病变时,能及时追查。
- A.肉尸
- B.内脏
- C.头
- D.蹄
-
口蹄疫发生后,疫点内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是( )。
- A.病死和扑杀的动物
- B.发病及病死动物的排泄物
- C.被发病动物污染的饲料、垫料、饮水
- D.地下水
-
猪瘟临床典型症状有( )。
- A.发病急、死亡率高
- B.体温通常升至41℃以上、厌食、畏寒
- C.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 D.腹部皮下、鼻镜、耳尖、四肢内侧均可出现紫色出血斑点,指压不褪色,眼结膜和口腔黏膜可见出血点
-
生猪屠宰检疫中剖检肠系膜淋巴结的意义在于控制( )。
- A.旋毛虫
- B.肠炭疽
- C.猪丹毒
- D.猪肺疫
-
以下对典型新城疫病理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 A.口腔内见多量灰白色粘液,嗉囊内有酸臭液体
- B.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食道及与肌胃交界处见条状出血带
- C.肠道可见枣核状的出血、坏死和溃疡区
- D.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溃疡
-
下列属于新城疫典型症状的是( )。
- A.发病急,死亡率高
- B.体温升高,精神极度沉郁
- C.呼吸困难
- D.食欲下降
-
牛羊胴体上剖检的淋巴结主要有( )。
- A.额下淋巴结
- B.股前淋巴结
- C.肩前淋巴结
- D.腹股沟深淋巴结
-
猪囊尾蚴检查的主要部位是( )。
- A.咬肌
- B.大脑
- C.两侧腰肌
- D.隔肌
-
以下几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中,不能应用于规模养殖场的是()。
- A.发酵法
- B.直接掩埋法
- C.化尸窖法
- D.焚烧法
-
对已入场动物,必须每( )小时要巡回检疫一次,待宰巡回检疫中,发现疑似病害动物要及时送隔离圈舍隔离观察并及时按规定处理。
- A.1
- B.2
- C.3
- D.4
-
按照《动物防疫法》等规定,下列未被纳入检疫范围的动物产品的有( )。
- A.猪皮
- B.羊肉
- C.牛精液
- D.食品禽蛋
-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以及炭疽、结核等重大动物疫病时应采用( )进行无害化处理。
- A.发酵法
- B.掩埋法
- C.化制法
- D.焚烧法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 )具有易感性。
- A.犊牛
- B.成年牛
- C.公牛
- D.任何年龄牛
-
“虎斑心”是( )的特征性病变。
- A.猪伪狂犬
- B.牛结核
- C.猪口蹄疫
- D.猪丹毒
-
官方兽医应( )做好检疫出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 A.监督场(厂、点)方
- B.负责
- C.亲自
- D.雇佣工作
-
急性猪肺疫又称“锁喉风”,其特征性病变是( )
- A.纤维素性肺炎
- B.坏死性肠炎
- C.脾肿大,边缘梗死
- D.坏死性肝炎
-
一批种公山羊拟从武隆调运至丰都,实施检疫时发现其睾丸肿大,阴茎红肿,关节有炎症,可怀疑其感染哪种疫病。( )
- A.口蹄疫
- B.结核病
- C.布鲁氏病
- D.炭疽
-
屠宰生猪宰前检查确认为无碍于肉食安全且濒临死亡的生猪,视情况进行( )。
- A.处理
- B.急宰
- C.扑杀与销毁
- D.消毒
-
王某是A县户口,并常住A县,但他在B县收购病死猪肉被查获,A,B两县是邻县,且同属C市管辖,则对王某收购病死猪肉的行为有管辖权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是( )
- A.A县
- B.B县和C市
- C.A县和B县
- D.A县和C市
-
在实施生猪产地检疫时发现生猪高热、倦怠、弓腰、呕吐、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眼睛充血并有不正常分泌物,鼻、耳、四肢、腹下等多处皮肤点状出血,指压不褪色,则可怀疑感染了下列哪种疫病。( )
- A.猪瘟
- B.猪肺疫
- C.猪丹毒
- D.高致病性蓝耳病
-
旋毛虫病是通过其在肌肉中的包囊幼虫而在宿主间传播。感染途径主要是( )。
- A.呼吸道
- B.消化道
- C.皮肤
- D.血液
-
出现( )情况时,不得开具检疫合格证明。
- A.被检动物在非疫区
- B.检查健康
- C.有免疫证明且在有效期内
- D.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为阳性
-
为跨省调运活畜禽签发的检疫证明,其有效期最长不超过( )。
- A.5天
- B.7天
- C.11天
- D.15天
-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进行( )。
- A.检疫
- B.消毒
- C.健康检查
- D.隔离观察
-
人工合法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 )检疫合格后,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 A.兽医主管部门
- B.野生动物保护部门
- C.林业部门
- D.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
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未附有检疫证明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 )罚款。
- A.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
- B.一万元以下
- C.三千元以下
- D.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
猪淋巴结脓肿多见于发生化脓性炎症,其次是咽部、耳下和颈部淋巴结。
- A.颌下淋巴结
- B.腮淋巴结
- C.髂下淋巴结
- D.腹股沟淋巴结
-
以下哪种家畜不得口蹄疫疾病( )。
- A.猪
- B.牛
- C.羊
- D.马
-
检疫申报单和检疫工作记录应保存( )个月以上。
- A.6
- B.12
- C.18
- D.24
-
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货主应当提前( )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 A.十五天
- B.一天
- C.三天
- D.七天
-
在生猪产地检疫查验资料环节,官方兽医查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和养殖档案,了解生产、免疫、监测、诊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情况,并要确认饲养场(养殖小区)在( )月内未发生相关动物疫病。
- A.3
- B.6
- C.9
- D.12
-
临床检查时发现禽只出现以下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高;病禽极度沉郁,头部和眼睑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腹泻,角膜炎、甚至失明,可怀疑为感染下列哪种传染病。( )
- A.高致病性禽流感
- B.新城疫
- C.马立克氏病
- D.传染性法氏囊病
-
临床检查发现生猪出现以下症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鼻盘、口腔黏膜、舌、乳房出现水疱和糜烂,可怀疑感染下列哪种传染病。( )
- A.猪肺疫
- B.猪丹毒
- C.猪瘟
- D.口蹄疫
-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化学消毒方法。( )
- A.喷雾法
- B.熏蒸法
- C.浸泡法
- D.煮沸法
-
( )猪肺疫特征是呈败血症和炎性出血,( )猪肺疫特征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 A.急性,亚急性
- B.急性,慢性
- C.慢性,急性
- D.亚急性,慢性
-
用酒精作皮肤外消毒用有效酒精度是( )。
- A.100度
- B.90度
- C.75度
- D.60度
-
生猪同步检疫时,剖解两咬肌,充分暴露剖面,检查有无( )。
- A.结核病
- B.猪囊尾蚴
- C.旋毛虫
- D.丝虫病
-
下列哪种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 )
- A.牛结核病
- B.猪细小病毒病
- C.猪水泡病
- D.兔病毒性出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