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动物检疫技师技术业务理论考试模拟题(1)
-
离线客户端数据同步分为自动同步和手动同步。( )
- 正确
- 错误
-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抽检。 ( )
- 正确
- 错误
-
猪细小病毒和猪蓝耳病都可造成繁殖障碍。 ( )
- 正确
- 错误
-
所有怀孕母畜都必须进行口蹄疫免疫。 ( )
- 正确
- 错误
-
结核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 )
- 正确
- 错误
-
牛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 )
- 正确
- 错误
-
猪口蹄疫病理变化可表现为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见“钮扣状”溃疡。 ( )
- 正确
- 错误
-
在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颌下淋巴结是必检的。 ( )
- 正确
- 错误
-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目的地。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疫情,应尽快到达目的地处置。 ( )
- 正确
- 错误
-
禽的屠宰检疫也要实行同步检疫。 ( )
- 正确
- 错误
-
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肉、脏器等动物产品,进行补检,应满足如下哪些条件:( )
- A.货主在5天内提供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
- B.货主在10天内提供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
- C.经外观检查无病变、无腐败变质;
- D.农业部规定需要进行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
生猪同步检疫是指与生猪屠宰操作相对应,对同一头猪的( )等统一编号进行检疫。
- A.头
- B.蹄
- C.内脏
- D.胴体
-
下列哪些传染病可引起出现母猪繁殖性障碍症状。( )
- A.猪细小病毒病
- B.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
- C.猪支原体肺炎
- D.猪伪狂犬病
-
家禽的宰后检疫有( )。
- A.淋巴结检查
- B.屠体检查
- C.抽检和复检
- D.内脏检查
-
下列哪些疫病属于生猪产地检疫对象。( )
- A.口蹄疫
- B.猪瘟
- C.高致病性蓝耳病
- D.炭疽
- E.猪丹毒
- F.猪肺疫
-
经检疫合格的动物产品到达目的地,贮藏后需继续调运或者分销的,应当重新检疫。重新检疫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条件包括( )。
- A.提供原始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标志完整,且证物相符;
- B.在有关国家标准规定的保质期内,无腐败变质;
- C.有健全的出入库登记记录;
- D.农业部规定进行必要的实验室疫病检测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
-
猪宰后检疫中常检的内脏淋巴结有()。
- A.支气管淋巴结
- B.肝门淋巴结
- C.髂下淋巴结
- D.肠系膜淋巴结
-
下列属于二类动物疫病的病种是( )。
- A.高致病性禽流感
- B.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 C.禽白血病
- D.鸡马立克氏病
-
下列那些是人畜共患病。( )
- A.狂犬病
- B.犬瘟热
- C.鸡新城疫
- D.炭疽病
-
下列哪些是生猪产地检疫规程规定的检疫程序。( )
- A.申报检疫
- B.检验资料及畜禽标识
- C.临床检查
- D.实验室检测
-
必须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所有( )。
- A.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
- B.动物饲养场和养殖小区
- C.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 D.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
下列哪些情况下是禁止、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的动物产品的。( )
- A.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 B.疫区内易感的
- C.染疫或疑似染疫的
- D.病死或死因不明的
-
下列属于二类动物疫病的病种有( )。
- A.猪丹毒
- B.猪肺炎
- C.猪链球菌病
- D.猪瘟
-
凡( ),均予以没收,做化制处理,予以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 A.白肌病
- B.注水肉
- C.黄疸肉
- D.红膘
-
白肌病肉尸病变轻微的( )出场;全身肌肉有病变的胴体,作工业用或销毁;
- A.冷冻处理
- B.高温处理
- C.不需处理
- D.酸化处理
-
对菌(毒)种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用完后立即销毁,销毁时应有()人以上参加,并做好登记。
- A.1
- B.2
- C.3
- D.5
-
猪局部炭疽淋巴结是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淋巴结周围组织明显水肿,淋巴结切面( ),散在灰黑色坏死灶,陈旧病灶可呈棕灰色。
- A.外翻
- B.出血
- C.变性
- D.软化
-
二噁英主要通过食物链(一般90%)进入体内,也可通过呼吸吸入(少)、皮肤接触等。吸收后主要分布在( )中,能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子代产生毒性。
- A.脂肪及肝脏
- B.心血管系统
- C.脑神经组织
- D.肾脏
-
毛细血管的破裂性出血发生于局部软组织的( )。
- A.损伤
- B.再生
- C.增生
- D.变性
-
( ):凡是能引起损伤的因子(缺氧、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和免疫反应等),只要其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或持续一定时间,使受损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完全停止即可引起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死亡。
- A.梗死
- B.坏死
- C.变性
- D.渗出
-
猪瘟淋巴结是出血性炎症,淋巴结切面上( )出血,呈大理样斑纹。
- A.中心
- B.周边
- C.全部
- D.弥漫
-
黄疸与黄脂肉的鉴别可通过()加以判定。
- A.触检和视检
- B.镜检
- C.切检
- D.感官检查和实验室理化学检验
-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发病特征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以及嗜睡、呕吐、便血等。主要侵害( )脏,其他器官也可被侵袭。
- A.肝
- B.肾
- C.脾
- D.心
-
进入我省无疫区的易感动物需要隔离,大中动物( )天,小动物( )天。
- A.30、45
- B.45、30
- C.60、45
- D.45、60
-
人可感染牛、猪、羊、犬四型布鲁氏菌,( )型菌对人的毒力最强,有全身性病变。
- A.牛
- B.猪
- C.羊
- D.犬
-
猪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为溶血性链球菌,( )
- A.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 B.为条件致病菌
- C.一般不致病
- D.致病力弱
-
过氧乙酸消毒法,适用于任何染疫动物的( )消毒
- A.蹄
- B.骨
- C.皮毛
- D.绒
-
掩埋后,需将掩埋土夯实,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上层应距地表( )以上。
- A.0.5m
- B.1.5m
- C.2.5m
- D.3.5m
-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由官方兽医出具( )。
- A.检疫处理通知单
- B.监督记录
- C.检疫申报单
- D.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
( )监督场(厂、点)方做好检疫病害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B.兽医主管部门
- C.动物预防控制机构
- D.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处理费用由( )承担。
- A.动物预防控制机构
- B.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 C.货主
- D.运输者
-
布鲁氏菌病的县级净化标准是指达到稳定控制标准后,全县范围内连续( )年无布病疫情;用试管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进行检测,全部阴性。
- A.2
- B.3
- C.4
- D.5
-
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在( )监督下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
- A.动物预防控制机构
- B.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 C.兽医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宰后检疫各项记录应填写完整,保存 ( )月以上。
- A.3
- B.6
- C.12
- D.24
-
猪副嗜血杆菌病常被称为蓝耳病和( )的指示病。
- A.猪丹毒
- B.猪瘟
- C.圆环病毒病
- D.仔猪副伤寒
-
( )指动物意外受伤急性死亡,如撞死、摔死、电击死。
- A.急宰
- B.暴毙
- C.横死
- D.冷宰
-
牛、羊宰前停饲管理时间一般应为( )小时。
- A.12小时
- B.18小时
- C.24小时
- D.3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