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三基考试医师(中医临床)模拟试题(6)
-
外疡的病理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
-
提脓祛腐的主药为________,临床常用配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治疗脾气虚,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等的代表方是________;治疗脾阳虚,脾不统血之崩漏、便血等的代表方是________。
-
坎地沙坦酯为________阻断药,是目前这类药中较优者。
-
瘰疬俗称________,相当于现代医学的________,其致病菌为________。
-
辨疼痛时,朝轻暮重,属________之证;朝重暮轻,属________之证。
-
上颌骨的四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颧突、牙槽突。
-
儿童多动综合征在古代医籍中未见专门记载,根据其神志涣散、多语多动、冲动不安,可归入________、________证。
-
耳疖的治疗代表方剂是________,弥漫性外耳道炎的代表方剂是________。
-
辅助检查指________所做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应分类按________顺序记录检查结果。
-
主治血虚寒厥证的方剂是________;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的方剂是________。
-
痔的治疗目的是________而非根治。
-
风温病初起的治疗禁忌是:邪在肺卫者,忌用_______,也不可______。
-
临床上可用于诊断尖锐湿疣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
上级医师在修改病历时应当使用________色笔,并注明________。
-
耳部湿疹西医治疗采用________口服,局部以________外涂。
-
结肠癌是指癌细胞起源于________的恶性肿瘤。
-
尖锐湿疣又称________,是由________导致的皮肤黏膜良性赘生物,与________的发生密切相关。
-
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能行气疏肝治疗疝气,均体现了“诸疝皆归肝经”,“治疝必先治气”的观点。
- 正确
- 错误
-
能消痰散结、利水消肿,尤善治瘿瘤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
六腑以________为用,腑病以________为补。
-
骨髓穿刺取材做细胞学检查,抽吸骨髓要求0.1~0.2mL。
- 正确
- 错误
-
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叫混合痔。
- 正确
- 错误
-
风寒湿的表证,宜选羌活与藁本配伍同用。
- 正确
- 错误
-
穴位贴敷治疗一般选取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穴位贴敷药物。
- 正确
- 错误
-
哌替啶可用于分娩止痛,但临产前2~4小时才能使用。
- 正确
- 错误
-
创伤救护的步骤是先止血包扎,再妥善固定搬运,最后转送。
- 正确
- 错误
-
风性轻扬,火性炎上,故易致上部病变。
- 正确
- 错误
-
雷丸不宜煎服,宜入丸散服用。
- 正确
- 错误
-
冲、任、督三脉同出于外阴,故称为一源三歧。
- 正确
- 错误
-
上腔静脉梗阻所致的胸壁静脉曲张其血流方向自下而上。
- 正确
- 错误
-
成年人大量服用含有过低的氟元素可致氟斑牙。
- 正确
- 错误
-
久病声嘶,常见的病因多为肝郁所致。
- 正确
- 错误
-
指屈肌腱腱鞘炎临床症状在活动后或热敷后加重。
- 正确
- 错误
-
一指禅最佳作用层次为浅层。
- 正确
- 错误
-
金疳是指邪毒上攻白睛,无从宣泄,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改变,多伴有局限性结节样隆起,且疼痛拒按的眼病。
- 正确
- 错误
-
主藏血是脾德尔主要生理功能之一。
- 正确
- 错误
-
瘀血停积者多系实证,故脉宜坚强而实,故洪大者顺,沉细者恶。
- 正确
- 错误
-
威灵仙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 正确
- 错误
-
大柴胡汤的药物组成是柴胡、黄连、芍药、半夏、枳实、芒硝、大枣、生姜。
- 正确
- 错误
-
环绕口唇的经脉有
- A.冲脉
- B.胃经
- C.督脉
- D.大肠经
- E.肝经
-
下列哪些是口疮的病因病机
- A.心火上炎
- B.胃肠积热
- C.肝郁化火
- D.阴虚火旺
- E.脾肾阳虚
-
麻黄用治水肿,其作用机制与下列哪几项有关
- A.发汗
- B.平喘
- C.利水
- D.宣肺
- E.透瘆
-
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故见
- A.烦躁
- B.衄血
- C.口渴欲饮
- D.舌质红佭
- E.皮肤发衰
-
鼻疖疔疮走黄的临床特征是
- A.疮根漫肿
- B.疮头黑陷
- C.高热头痛
- D.眼球突出
- E.视物昏花
-
下列哪些是可与月经后期同时伴见的病证
- A.闭经
- B.月经过少
- C.崩漏
- D.痛经
- E.月经过多
-
知母的适应证有
- A.气分实热
- B.肺热咳嗽
- C.阴虚燥咳
- D.骨蒸潮热
- E.肠燥便秘
-
以下哪项属于湿邪的致病特点
- A.皮损以水疱、糜烂为主
- B.常伴有毛发、指甲变化,或伴生疣目、血痣等
- C.病程缠绵,难以速愈
- D.常患于下部,或浸淫四窜
- E.常伴有纳呆、苔腻、脉濡
-
杏苏散中紫苏叶的作用是
- A.解表
- B.宣肺
- C.止呕
- D.透邪
- E.润燥
-
酒渣鼻的预防与调护,应注意
- A.避免过冷、过热、不洁物刺激
- B.避免精神紧张
- C.忌食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物
- D.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 E.保持大便通畅
-
艾叶的适应证是
- A.虚寒性崩漏
- B.寒性痛经
- C.胎动不安
- D.虚寒腹痛
- E.宫寒不孕
-
清热凉血法包括的两法为
- A.行气消瘀
- B.清热解毒
- C.凉血止血
- D.开窍活血
- E.和营止痛
-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可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 A.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的
- B.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的
- C.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
- D.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
- E.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伤害的
-
遗尿发病的主要原因有
- A.肺脾气虚
- B.肾气不足
- C.肝经郁热
- D.过度疲劳
- E.精神烦躁
-
清天河水的作用是
- A.清热解表
- B.泻心火
- C.凉血
- D.通大便
- E.除烦躁
-
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共同的症状有
- A.腹痛
- B.瘘管形成
- C.腹部肿块
- D.腹泻
- E.发热
-
前囟大且闭合晚,可见于
- A.佝偻病
- B.头小畸形
- C.泄泻
- D.解颅
- E.中毒
-
伏暑之暑湿郁蒸气分,积滞阻于肠道的治疗,应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 A.重剂猛攻
- B.轻法频下
- C.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
- D.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
- E.清热化湿
-
以下哪些为个人史内容
- A.月经史
- B.烟酒嗜好程度
- C.性格特点
- D.传染病史
- E.其他重要个人史
-
血瘀证疼痛的特点是
- A.痛如针刺
- B.痛有定处
- C.痛处拒按
- D.与情志有关
- E.夜间加重
-
女性语声特点多为
- A.声低而浊
- B.声高而清
- C.声尖利而清脆
- D.声浑厚而低沉
- E.声舒畅而和暖
-
男性语声特点多为
- A.声低而浊
- B.声高而清
- C.声尖利而清脆
- D.声浑厚而低沉
- E.声舒畅而和暖
-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应做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B.酸溶血试验
- C.抗球蛋白试验
-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应做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B.酸溶血试验
- C.抗球蛋白试验
-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G-6-PD缺乏症应做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B.酸溶血试验
- C.抗球蛋白试验
-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应做
- 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B.酸溶血试验
- C.抗球蛋白试验
-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
小腿远端内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有压痛,屈趾肌及胫后肌无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丧失是发生于什么部位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 A.小腿外侧间隔区
- B.小腿后侧浅部间隔区
- C.小腿前侧间隔区
- D.小腿后侧深部间隔区
- E.小腿后侧间隔区
-
小腿后侧肿胀,有压痛,比目鱼肌及腓肠肌无力,背屈距小腿关节时引起疼痛是发生于什么部位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 A.小腿外侧间隔区
- B.小腿后侧浅部间隔区
- C.小腿前侧间隔区
- D.小腿后侧深部间隔区
- E.小腿后侧间隔区
-
扫散法主要适用于
- A.头部
- B.腹部
- C.肩背部
- D.四肢部
- E.颈项部
-
托摩法主要适用于
- A.头部
- B.腹部
- C.肩背部
- D.四肢部
- E.颈项部
-
当归补血汤的治法特点是
- A.补气生血
- B.甘温除热
- C.培土生金
- D.引药保肺
- E.固表止汗
-
玉屏风散的功用特点是
- A.补气生血
- B.甘温除热
- C.培土生金
- D.引药保肺
- E.固表止汗
-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 A.栀子
- B.天花粉
- C.淡竹叶
- D.芦根
- E.决明子
-
牛皮癣皮损色红,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者。应辨为
- A.风热血热证
- B.肝经化火证
- C.风湿蕴肤证
- D.瘀滞肌肤证
- E.血虚风燥证
-
牛皮癣皮损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舌淡,脉沉细者。应辨为
- A.风热血热证
- B.肝经化火证
- C.风湿蕴肤证
- D.瘀滞肌肤证
- E.血虚风燥证
-
上述除哪个方法外,均可用于治疗腹痛
- A.推拿疗法
- B.拔罐疗法
- C.针灸疗法
- D.敷贴法
- E.熏洗法
-
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的药物是
- A.栀子
- B.天花粉
- C.淡竹叶
- D.芦根
- E.决明子
-
内翻型距小腿关节扭挫伤早期可用绷带固定距小腿关节于
- A.内翻位
- B.外翻位
- C.背伸位
- D.跖屈位
- E.中立位
-
外翻型距小腿关节扭挫伤早期可用绷带固定距小腿关节于
- A.内翻位
- B.外翻位
- C.背伸位
- D.跖屈位
- E.中立位
-
上述除哪个方法外,均可用于治疗泄泻
- A.推拿疗法
- B.拔罐疗法
- C.针灸疗法
- D.敷贴法
- E.熏洗法
-
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
- A.肿瘤细胞栓塞
- B.氮气栓塞
- C.脂肪栓塞
- D.空气栓塞
- E.血栓栓塞
-
某人因对某种植物花粉过敏,每年季节性的支气管哮喘症状发作之前用何药可能有效
- A.氯马斯汀
- B.氯苯那敏
- C.苯茚胺
- D.特非那定
- E.苯海拉明
-
以下哪项不属于肺的宣发功能
- A.排出体内浊气
- B.宣散卫气
- C.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 D.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 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
以下中医常用的治疗皮肤病治法中,不属于祛风法的是
- A.疏风清热法
- B.疏风散寒法
- C.祛风胜湿法
- D.祛风凉血法
- E.祛风潜镇法
-
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宜选下列何方治疗
- A.参苏饮
- B.麻黄汤
- C.九味羌活汤
- D.香苏散
- E.止嗽散
-
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应当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浓度检测
- A.每月
- B.每2周
- C.每周
- D.每天
- E.每季度
-
阿司匹林可用于
- A.月经痛
- B.胃肠痉挛绞痛
- C.胆绞痛
- D.心绞痛
- E.术后剧痛
-
治疗瘰疬痰核,宜选用的药是
- A.金银花
- B.连翘
- C.蒲公英
- D.紫花地丁
- E.野菊花
-
当大便出血时,需考虑的肛肠病有
- A.内痔
- B.血栓外痔
- C.息肉痔
- D.锁肛痔
- E.肛裂
-
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而由经治医师所做的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一般进行阶段小结的周期为
- A.1个月
- B.2个月
- C.3个月
- D.4个月
- E.5个月
-
关节脱位最为常用的整复手法是
- A.旋转屈伸
- B.提按捺正
- C.足蹬膝顶
- D.拔伸牵引
- E.夹挤分骨
-
下列选项中属于甲类传染病的是
- A.鼠疫
- B.乙型肝炎
- C.风疹
- D.麻风病
- E.猩红热
-
以下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
- A.肝火犯肺
- B.肾病及肝
- C.心病及肝
- D.脾病传肺
- E.肺病及肾
-
风湿病增生的特点是
- A.胶原纤维肿胀
- B.形成风湿小体
- C.纤维增生
- D.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 E.成纤维细胞增生
-
毓麟珠用于治疗
- A.血瘀不孕
- B.肾气虚不孕
- C.肝郁不孕
- D.肝肾不足不孕
- E.痰湿不孕
-
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头顶痛宜选何经穴治疗
- A.足厥阴肝经
- B.手少阳三焦经
- C.足阳明胃经
- D.足少阳胆经
- E.手阳明大肠经
-
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 A.足阳明胃经
- B.足少阳胆经
- C.手少阳三焦经
- D.手太阳小肠经
- E.手阳明大肠经
-
先天性水疝的治则为:
- A.温肾通阳、化气行水
- B.清热利湿
- C.滋阴降火、化痰散结
- D.活血散瘀
- E.清热解毒
-
头晕,目赤肿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多为
- A.痰湿内阻
- B.肝阳上亢
- C.肝火上炎
- D.瘀阻脉络
- E.肾虚精亏
-
产后小腹隐痛,得热痛减,手足逆冷,恶露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薄,脉细弱。辨证应属
- A.气虚
- B.阴虚津亏
- C.阳虚
- D.血瘀
- E.气血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