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三基(医师分册)考试模拟试题(2)
-
消谷善饥多见于消渴病,多因________所致;饥不欲食是________的表现。
-
东晋葛洪所著________中,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
-
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是指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
-
疮的病因病机中,湿疮急性者以________为主,慢性者则多________。
-
气的根本属性是________,气的运动称为________。
-
呼吸系统化脓性感染时,大量脓痰静置后分3层,上层为________,中层为________,下层为________。
-
太阳病,_________,_________,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
肛门失禁的症状在临床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观察小儿病理指纹的要点可概括为________测轻重,________分表里,红紫辨________,淡滞定________。
-
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作________,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________。
-
目疾取睛明、风池、光明属________配穴法。
-
慢性牙髓炎临床上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
-
基本的行针手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种手法为辅助行针手法。
-
________为最常用的阿片受体拮抗药。
-
尿布皮炎是________皮炎的一种。
-
房水的流出途径: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小梁网进入________。
-
肝主筋,肾主________;气伤痛;形伤________。
-
胎死不下的治疗大法以________为主,但需根据母体的________,证之虚实,酌情用药。
-
“太阴病,欲解时,从_________至_________上。”
-
虚劳腰痛宜选用______方主治,虚劳失眠宜选用______方主治。
-
隋唐时期称儿科为小方脉。
- 正确
- 错误
-
紫草为清热凉血药,兼能活血和解毒透疹。
- 正确
- 错误
-
正常1周岁小儿的头围约为50cm。
- 正确
- 错误
-
使君子可治疗小儿虫积和疳积。
- 正确
- 错误
-
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施用直接灸。
- 正确
- 错误
-
保健推拿仅是针对亚健康状态的人而施行的一种推拿方法。
- 正确
- 错误
-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胸腹走足;
- 正确
- 错误
-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12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
- 正确
- 错误
-
阳和汤为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可用于阴疽溃破之后。
- 正确
- 错误
-
患者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谓之谵语,因热扰心神所致。
- 正确
- 错误
-
锁骨下静脉输液时,为防止空气进入血管,不能使输液瓶滴空或使一段输液管低于患者心脏水平。
- 正确
- 错误
-
相生即是指五行之间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 正确
- 错误
-
一般摩擦类手法起清法的作用。
- 正确
- 错误
-
急性结膜炎包扎患眼,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 正确
- 错误
-
迎随补泻法中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泻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刺入为补法。
- 正确
- 错误
-
中脘是胃的募穴。
- 正确
- 错误
-
厥证各种证候间可发生转化,如血厥虚证,严重者转化为气随血脱之脱证。
- 正确
- 错误
-
咳血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虽不专用止血药,火热得清则血不妄行,为图本之法。
- 正确
- 错误
-
肾脏按诊时,一般采取俯卧位。
- 正确
- 错误
-
真寒假热证的表现有四肢厥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口渴喜热饮等。
- 正确
- 错误
-
冲脉可称之为
- A.气海
- B.五脏六腑之海
- C.髓海
- D.血海
- E.十二经之海
-
以下病邪属于阴邪的有
- A.风邪
- B.寒邪
- C.湿邪
- D.热邪
- E.署邪
-
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
- A.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 B.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 C.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 D.传导感应,调整气血
- E.周流全身,如环无端
-
下列哪些属于口腔颌面部脓肿切开的要点
- A.选择好脓熟时机
- B.注意切口位置
- C.掌握好切口的深浅
- D.注意切口方向
- E.掌握好切口的大小
-
以下属于头癣的是
- A.白秃疮
- B.紫白癜风
- C.肥疮
- D.圆癣
- E.白屑风
-
老年人因股骨颈骨折长期卧床,易并发
- A.心力衰竭
- B.压疮
- C.泌尿系统结石
- D.尿路感染
- E.坠积性肺炎
-
肥胖患者在饮食方面须做到
- A.忌盐
- B.忌食零食
- C.忌肥甘醇酒厚味
- D.清淡饮食
- E.高脂饮食
-
大秦艽汤中清热的药物有
- A.黄芩
- B.栀子
- C.石膏
- D.黄连
- E.生地黄
-
以下拆线时间正确的是
- A.面颈部4~5天拆线
- B.四肢10~12天拆线
- C.胸背部7~9天拆线
- D.下腹部、会阴部14天拆线
- E.上腹部7~9天拆线
-
出血性梗死好发于
- A.心
- B.肾
- C.肝
- D.肠
- E.肺
-
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
- A.分清别浊
- B.主津
- C.主液
- D.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 E.传化糟粕
-
运动关节类手法包括
- A.摇法
- B.推法
- C.扳法
- D.拔伸法
- E.弹拨法
-
有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正确的说法有
- A.是小儿常见疾病
- B.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 C.影响智力
- D.身体抵抗力低下
- E.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
胞生痰核是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中医辨证论治,可以用下列哪些方剂
- A.化坚二陈汤加减
- B.清胃散加减
- C.四君子汤加减
- D.二陈汤加减
- E.软坚散加减
-
白涩病的诊断依据是
- A.患眼干涩不爽
- B.荧光素染色检查黑睛呈点状着色
- C.起病急,病程长
- D.胞睑内面有红色颗粒增生
- E.白睛赤脉隐隐
-
化脓性鼻窦炎可表现的症状有
- A.鼻塞流脓涕
- B.伴有寒热
- C.伴规律性头痛
- D.伴头昏眩晕
- E.伴头痛呕吐、眼内胀痛
-
羚角钩藤汤的药物有
- A.竹茹
- B.龟甲
- C.黄芩
- D.桑叶
- E.菊花
-
低氯血症见于
- A.尿崩症
- B.急性肾炎
- C.低盐疗法
- D.Adsion病
- E.呼吸性酸中毒
-
痰热内扰型不寐的症状有
- A.心烦不寐
- B.胸闷泛恶
- C.舌淡苔白
- D.口苦
- E.脉滑数
-
月经病的辨证应
- A.分清先病后病
- B.分清标本缓急
- C.与胎、产、杂病等下血证相鉴别
- D.结合形、气、色、脉来诊别
- E.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症状
-
厚朴麻黄汤的功效是
- A.滋阴清热,止逆下气
- B.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 C.散饮除热,止咳平喘
- D.涤痰利窍,降逆除浊
- E.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
射干麻黄汤的功效是
- A.滋阴清热,止逆下气
- B.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 C.散饮除热,止咳平喘
- D.涤痰利窍,降逆除浊
- E.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于
- A.掌屈、桡偏位
- B.掌屈、尺偏位
- C.背伸、桡偏位
- D.背伸、尺偏位
- E.背伸位
-
伤科患者在手背不能置于背部时说明肩关节何功能活动障碍
- A.外展
- B.内收
- C.后伸
- D.外旋
- E.内旋
-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于
- A.掌屈、桡偏位
- B.掌屈、尺偏位
- C.背伸、桡偏位
- D.背伸、尺偏位
- E.背伸位
-
患者头后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 A.太阳经
- B.少阳经
- C.阳明经
- D.太阴经
- E.厥阴经
-
伤科患者在梳发动作受限时说明肩关节何功能活动障碍
- A.外展
- B.内收
- C.后伸
- D.外旋
- E.内旋
-
患者头巅顶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 A.太阳经
- B.少阳经
- C.阳明经
- D.太阴经
- E.厥阴经
-
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白手法整复方法的著作是
- A.《五十二病方》
- B.《黄帝内经》
- C.《诸病源候论》
-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E.《肘后救卒方》
-
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 A.太阳经
- B.少阳经
- C.阳明经
- D.太阴经
- E.厥阴经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 B.《黄帝内经》
- C.《诸病源候论》
-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E.《肘后救卒方》
-
我国第一部中医病理专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 B.《黄帝内经》
- C.《诸病源候论》
-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E.《肘后救卒方》
-
上肢内侧前缘的是
- A.心经
- B.脾经
- C.肺经
- D.肝经
- E.肾经
-
参麦散的功用是
- A.益气健脾
-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C.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D.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 E.益气固表止汗
-
在内踝尖上8寸以上,循行于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A.心经
- B.脾经
- C.肺经
- D.肝经
- E.肾经
-
内伤所致水肿
- A.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
- B.病性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 C.水肿按之陷下不起,甚至按之如泥
- D.单纯治以通腑
- E.不必节制房事
-
参苳白术散的功用是
- A.益气健脾
-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C.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D.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 E.益气固表止汗
-
阳水
- A.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
- B.病性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 C.水肿按之陷下不起,甚至按之如泥
- D.单纯治以通腑
- E.不必节制房事
-
外感所致水肿
- A.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
- B.病性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 C.水肿按之陷下不起,甚至按之如泥
- D.单纯治以通腑
- E.不必节制房事
-
症见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选下列何方治疗最佳
- A.理中丸
- B.小建中汤
- C.吴茱萸汤
- D.温脾汤
- E.济川煎
-
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肛周红肿,触痛、质硬,表面灼热,舌红,苔薄腻,脉数。诊断为肛周脓肿脓未形成期,方用
- A.托里透毒散
- B.黄连解毒汤
- C.透脓散
- D.如意金黄散
- E.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
-
阴水
- A.肿多由上而下,继及全身
- B.病性为虚中夹实,以虚为主
- C.水肿按之陷下不起,甚至按之如泥
- D.单纯治以通腑
- E.不必节制房事
-
正常成人男性周围血红细胞计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3.0×1012/L~5.0×1012/L
- B.3.5×1012/L~5.5×1012/L
- C.5.5×1012/L~7.0×1012/L
- D.4.0×1012/L~5.5×1012/L
- E.4.5×1012/L~6.0×1012/L
-
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瘘管有分支,有一个或多个内口,其内口多在
- A.截石位6点或12点
- B.截石位6点
- C.截石位12点
- D.截石位3点
- E.截石位9点
-
患者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稀,舌淡脉虚。选下列何方治疗最佳
- A.四君子汤
- B.参苓白术散
- C.蕾香正气散
- D.补中益气汤
- E.归脾汤
-
下列各项中不能治疗乳癖的是
- A.膻中
- B.期门
- C.孔最
- D.乳根
- E.太冲
-
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大便干燥,舌淡红,苔薄,脉虚细。方选
- A.当归芍药散
- B.四物汤
- C.加参生化汤
- D.生化汤
- E.肠宁汤
-
针眼反复发作,诸症不重,或见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用
- A.归脾汤加减
- B.四五汤加减
- C.四君子汤加减
- D.八珍汤加减
- E.逍遥散加减
-
患者,男,45岁。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入院,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 A.腺苷
- B.普萘洛尔
- C.维拉帕米
- D.利多卡因
- E.美西律
-
疣目相当于西医的
- A.寻常疣
- B.扁平疣
- C.传染性软疣
- D.尖锐湿疣
- E.掌跖疣
-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 B.心阴虚而心阳亢
- C.肾阴虚而心火旺
- 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
- E.肾阳虚而心火旺
-
生活因素是致病的条件,下列不是妇女疾病主要致病因素的是
- A.房劳多产
- B.饮食失节
- C.劳逸过度
- D.跌扑损伤
- E.工作环境
-
水痘的隔离期应从开始至
- A.发热消退后1周
- B.疱疹结痂后1周
- C.全部疱疹结痂
- D.疱疹消退1周
- E.疱疹结痂后3天
-
腹部检查下列哪项错误
- A.振水音见于幽门梗阻
- B.正常人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
- C.正常人可触到腹主动脉搏动
- D.肠鸣音消失可见于急性腹膜炎
- E.正常人能扪及脾脏
-
接触性皮炎风热蕴肤证内治法应选用
- A.疏风清热
- B.清热凉血
- C.清热解毒利湿
- D.解毒杀虫
- E.清热化瘀
-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保存于冰箱的时间是至少
- A.1天
- B.2天
- C.3天
- D.5天
- E.7天
-
治疗腰痛取穴以何经穴为主
- A.督脉、足太阴经
- B.手太阳、足少阳经
- C.足太阳、足阳明经
- D.督脉、足太阳经
- E.足太阳、足少阳
-
产后腹痛因瘀血所致者,称为
- A.胞阻
- B.息胞
- C.儿枕痛
- D.转胞
- E.产褥感染
-
患者,女,49岁。月经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失眠多梦,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方选
- A.左归丸加减
- B.右归丸加减
- C.补心丹
- D.加减一阴煎
- E.定经汤
-
某人肺通气量为7.5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排血量为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 A.0.8
- B.0.7
- C.1.0
- D.0.9
- E.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