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船货物操作题库及答案(1)
-
BCH规则适用于()建造的散化船。
- A.1986年7月1日或以后
- B.1986年7月1日以前
- C.1972年4月12日~1986年7月1日
-
化学品船上,覆盖或填充货舱进行货物环境保护时需用()纯度以上的氮气。
- A.90%
- B.95%
- C.97%
-
在洗舱中,货舱吊放器具时,禁止使用的绳索是()。
- A.防静电绳
- B.合成的绳索
- C.接地的钢尺
-
申请船员注册应具备的条件:
- A.年满18周岁(在船实习、见习人员年满16周岁)但不超过60周岁。符合船员健康要求;
- B.经过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
- C.A+B
-
附则Ⅱ规定的通风程序只适用于那些在2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的物质。
- A.0.28MPa
- B.5KPa
- C.0.07MPa
-
测氧仪的()不能随便调。
- A.零点
- B.报警点
- C.极限值
-
货物记录簿(CRB)每记完一页应由()签字。
- A.船长
- B.大副
- C.作业人员
-
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生效日期为:
- A.2003.9.27
- B.2005.5.19
- C.2005.9.27
-
由于化学品的特性复杂多样,许多是不相容的,洗舱产生的污水()。
- A.能一起排放
- B.看是哪一类货
- C.不能相混合
-
()不锈钢最能耐受海水腐蚀。
- A.304L
- B.316L
- C.317L
-
MARPOL附则IV中“生活污水”的定义包括:BI、任何型式的厕所、小便池以及厕所排水孔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Ⅱ、医务室(药房、病房等)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水孔的排出物;Ⅲ、装有活的动物的处所排出物;Ⅳ、厨房的洗菜水。
- A.IⅡⅢⅣ
- B.IⅡⅢ
- C.IⅡ
-
用吸附法制取氮气其含氧量可达()。
- A.0.5%
- B.4%
- C.4ppm
-
丙烯腈闪点较低,爆炸极限()
- A.不确定
- B.较宽
- C.较小
-
移动式风机在使用时不能出现()。
- A.风机与船体接地良好
- B.风机的动力来源是压缩空气
- C.风机采用普通电机作为动力
-
长期在()液态丙烯腈化学品环境中工作、生活、就可能致癌。
- A.0.5ppm
- B.2ppm
- C.1ppm
-
散化船上每个房间都备有()。
- A.15分钟应急逃生呼吸器
- B.担架
- C.眼冲洗装置
-
灯塔塔身的颜色宜使用的颜色是:
- A.使用与当地的陆地背景对比性好的颜色
- B.使用与当地海水和陆地背景对比性好的颜色
- C.白色
- D.黑色
-
MARPOL公约共有几个附则?
- A.IⅡⅢⅣⅤⅥⅦⅧ
- B.IⅡⅢⅣⅤ
- C.IⅡⅢⅣⅤⅥ
-
惰性状态下进行洗舱,要连续检测舱内含氧,发现高于()要停止洗舱。
- A.8%
- B.5%
- C.2%
-
在装货作业前,卸货作业后,地线的连接和断开应()。
- A.先接地线后接管,先拆地线后拆管。
- B.后接地线,先接管,后拆地线,先拆管。
- C.先接地线后接管,后拆地线先拆管。
-
在特殊区域外,垃圾处理的规定包括:I、一切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合成缆绳、合成渔网、塑料垃圾袋以及可能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的塑料制品的焚烧炉灰烬)均不能排放入海;Ⅱ、漂浮的垫舱物料、衬料和包装材料,在距最近陆地25nmile以外可排放入海;Ⅲ、食品废弃物和一切其他垃圾(包括纸制品、破布、玻璃、金属、瓶子、陶器及类似的废弃物),在距最近陆地12nmile以外可排放入海;但在距最近陆地3nmile以外12nmile以内,应经粉碎机或磨碎机加工处理后,通过筛眼不大于25mm的粗筛排放入海;Ⅳ、如果垃圾与具有不同处理或排放要求的其他排放物混在一起时,则应使用其中较为严格的要求。
- A.IⅡⅢ
- B.IⅢⅣ
- C.IⅡⅢⅣ
-
在货物相容性表中,空格表示两种货物()。
- A.相容
- B.不相容
- C.在一定条件不相容
-
为了防止静电产生危险,散化船开始装货时,速率应控制在()以下。
- A.1米/秒
- B.2米/秒
- C.3米/秒
-
通常高位报警设在充满舱的()高度上开始报警。
- A.90%
- B.98%
- C.95%
-
自给式呼吸器应()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 A.每月
- B.每三个月
- C.每年
-
当散化船发生化学反应事故时,首先应考虑(),以控制化学反应继续进行。
- A.降低舱压
- B.消防
- C.隔离
-
通常化学品船舶甲板固定泡沫灭火剂使用下列哪种型号?
- A.酒精抗溶型泡沫
- B.普通型泡沫
- C.成膜型泡沫
-
根据交通部海事局《关于实施加快船员队伍发展十大措施的通知》,对航海类专业函授教育在校面授和实操训练的时间做了严格限制,要求累计不少于多长时间?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化学品灼伤时应首先()。
- A.将患者伤处包扎
- B.给予大量清水冲洗
- C.立即送往医院
-
人员须进入未经驱气的舱室,首先应()。
- A.测氧
- B.通风
- C.测毒
-
烧碱溶液洒到人身上,则可用浓度为()硼酸水溶液淋洗
- A.3%
- B.5%
- C.7%
-
散化船靠泊装卸期间一律禁止()。
- A.除锈油漆
- B.补装燃油
- C.A+B
-
装运甲醇过程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防火
- B.防中毒
- C.A+B
-
化学品对大气危害的途径:
- A.货物装卸期间航行中的挥发和排出的货物蒸气,洗舱作业和除气导致大量的有毒蒸气进入大气
- B.焚烧炉因焚烧处理废弃物、残液而产生的大气污染
- C.以上都是
-
人员须进入未经驱气的舱室,首先应()。
- A.测氧
- B.通风
- C.测毒
-
货品的()愈低,燃烧爆炸的危险愈大.
- A.闪点、沸点
- B.沸点、自然点
- C.闪点、沸点、自然点
-
对易燃液货的危险程度是根据其()高低进行划分的。
- A.燃点
- B.闪点
- C.沸点
-
测爆仪显示10%LEL,该可燃气体爆炸下限为5%,则该可燃气体浓度为()。
- A.百分之五
- B.千分之五
- C.百分之九十五
-
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哪一个?
- A.红、黄、兰三中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 B.人的听觉的可听频率是20~20000Hz
- C.航海号灯的色度是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的标准规定的
- D.强制船舶安装和显示尾灯的主要目的是从一船舶的后方觉察他
-
货物装卸前的验舱为()。
- A.凡能与货品接触到的部位
- B.管线泵浦
- C.舱底、舱壁、舱顶和舱内水平构件
-
TLV-TWA阈限值指:
- A.指一天8小时,一周40小时的正常劳动时间加权(最大允许)平均浓度
- B.指一天8小时,一周40小时的正常劳动时间加权(最小允许)平均浓度
- C.指一天6小时,一周30小时的正常劳动时间加权(最大允许)平均浓度
-
哪些船舶需要配备“油类记录簿”(第一部分)?
- A.15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
- B.400总吨及以上油船
- C.150总吨及以上油船和40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
-
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不能用水灭遇水生热、分解、沸溅化学品火灾
- B.不能用普通泡沫灭水溶性易燃液体的火灾
- C.可以用蒸气灭高温体的火
-
整体重力液舱通常用()表示。
- A.1G
- B.2G
- C.2P
-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液的贮备量应以确保所确定的泡沫溶液的供给率,至少能在()分钟内一直产生泡沫。
- A.10
- B.30
- C.20
-
卸完货后,对于货物残液的处理应根据()。
- A.MARPOL附则I
- B.MARPOL附则II
- C.MARPOL附则III
-
反复吸入()的苯,会严重中毒、甚至死亡。
- A.高毒
- B.巨毒
- C.低浓度
-
船舶进港或在码头停靠后,禁止进行液货舱驱气和清洗作业,如必须在港内进行,()。
- A.货主同意就行
- B.港口当局同意
- C.港口当局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实施
-
哪些船员在航次中,不得擅自辞职、离职或者中止职务?
- A.船长、高级船员
- B.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
- C.船长
- D.普通船员
-
散化船发生货物间反应事故应由()担任现场指挥。
- A.船长
- B.大副
- C.轮机长
-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的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2)切断毒物来源(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4)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5)及时解毒和促进毒物排出
- A.(1)、(2)、(3)、(4)
- B.(1)、(2)、(3)、(5)
- C.(1)、(2)、(3)、(4)、(5)
-
两种物质不相容,在物质相容性表中的表达符号是()。
- A.空格
- B.×
- C.英文字母
-
为防止管内的铁锈等杂物串入洗舱机内,在连接洗舱软管之前,必须先打开洗舱管路()的阀,放水数分钟。
- A.最前端
- B.最后端
- C.中部
-
化学品船不能通过有效扫舱的检验就不能载运()物质。
- A.D类
- B.A类物质
- C.B类或C类
-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互相配合进行急救时,一般每()心脏按摩须施行一次人工呼吸。
- A.3次
- B.4次
- C.5次
-
在船舶进行货物作业期间,空调应处于何种状态?
- A.停开
- B.内循环,但所有的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 C.内循环,但所有的开口处于半开状态
-
使用橡胶衬里的液货舱最适合运输()。
- A.硫酸
- B.硝酸
- C.磷酸
-
当发生货管断裂时,因采取的措施:
- A.值班人员应立即对船岸双方发出警报,岸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停止发货,使管路内压力下降
- B.船上应迅速关闭船上的总进出口阀门及正在装货舱的所有阀门,使之岸上货物源安全隔离
- C.以上都对
-
D类有毒液体物质被指定运输的船型最低要求为()。
- A.Ⅰ型
- B.不确定
- C.Ⅲ型
-
关于量舱和取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应站在下风口
- B.使用合成纤维做的量尺
- C.以上都错。
-
散化船停泊时与其它船舶保持距离应在()。
- A.15m或15m以上
- B.30m或30m以上
- C.25m或25m以上
-
使船员熟悉了解所载化学品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安全装运要求的全体船员会议,一般至少()进行一次。
- A.1.5月
- B.2月
- C.1月
-
普通化学泡沫每一份水能产生()泡沫。
- A.7~16倍
- B.5~8倍
- C.16~20倍
-
船员在船工作期间,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遣返:
- A.船员的劳动合同终止或者依法解除的
- B.船员不具备履行船上岗位职责能力的
- C.未经船员同意,船舶驶往战区、疫区的
-
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的现象称为()。
- A.升华
- B.熔化
- C.溶解
-
在装卸作业前应在甲板上至少配置能正常工作的灭火器()。
- A.1只
- B.2只
- C.5只
-
《船员条例》中的高级船员是指:
- A.船长、大副、二副、三副、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通信人员以及其他在船任职的高级技术或者管理人员;
- B.大副、二副、三副、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通信人员以及其他在船任职的高级技术或者管理人员;
- C.大副、二副、三副、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通信人员以及其他在船任职的高级技术或者管理人员;
-
哪些船舶需要配备“油类记录簿”(第二部分)?
- A.15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
- B.150总吨及以上油船和400总吨以上非油船
- C.150总吨及以上油船
-
在货物作业期间,哪侧的门可以打开作为安全通道?
- A.靠岸一侧
- B.离岸一侧
- C.尾甲板
-
洗舱用安全软管,任何情况下其电阻都不得超过()。
- A.6欧姆/米
- B.10欧姆/米
- C.3欧姆/米
-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造成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
- A.消化道
- B.呼吸道
- C.血液
-
MARPOL附则Ⅱ对有毒液体物质污染类别的划分认为()物质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最大。
- A.X类
- B.Y类
- C.Z类
-
使用清洗剂清洗后的冲洗要求是()。
- A.通常需要1.5h~2h
- B.看无清洁剂的痕迹为止
- C.根据清洁剂的种类而定
-
物质由液态转化为固态的现象称之为()。
- A.凝固
- B.凝聚
- C.凝华
-
交通部海事局于200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船上培训管理办法》(海船员字[2000]779号),该办法从什么时间开始生效?
- A.1990年10月1日
- B.2000年10月13日
- C.2008年10月1日
-
整体重力液舱用代号()表示。
- A.1G
- B.2G
- C.1P
-
货物软管的最高工作压力应不低于()。
- A.0.5MPa
- B.0.75MPa
- C.1MPa
-
在仪器机壳内部注入了洁净空气。以防止可燃气体侵入内部的防爆型仪器称为()。
- A.本质安全型
- B.耐压型
- C.内压型
-
()涂层很容易被强溶剂侵蚀,发生软化现象。
- A.硅酸锌
- B.环氧树脂
- C.酚醛树脂
-
1986年7月1日或以后建造的散化船称为()。
- A.现有船
- B.新船
- C.旧船
-
在化工品船舶上使用的手电筒应是:
- A.普通型的
- B.本质安全型
- C.:在生活区可以是普通型的
-
在装卸闪点低于或标有“()”字母的毒品时,必须在机房、生活区等处所进行气体例行检测。
- A.600C,T
- B.500C,T
- C.600C,D
-
()是散化船上人与货接触最密切的环节。
- A.装卸货品
- B.洗舱作业
- C.排放污水
-
国产的()滤毒罐可以防护溴甲烷、光气等。
- A.1号
- B.2号
- C.3号
-
CRB即()。
- A.程序与布置手册
- B.货物记录本
- C.垃圾记录本
-
一切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合成缆绳、合成渔网、塑料垃圾袋以及可能包含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的塑料制品的焚烧炉灰烬,()处理入海
- A.均禁止
- B.均可以
- C.在不被人发现时
-
过滤式防毒面具严禁在()环境下使用。
- A.缺氧
- B.有毒
- C.烟雾
-
为了改善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须添加()。
- A.镍和钼
- B.碳
- C.铝和铜
-
IBC规则规定,货物闪点超过()时,允许采用浸没的货泵电动机及与其相连的电缆。
- A.40℃
- B.60℃
- C.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