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化船T01考试试题(1)
-
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的生效日期为:
- A.2003.9.27
- B.2005.5.19
- C.2005.9.27
-
根据根据目前多数码头的规定应至少有 名船员在甲板上值勤。
- A.1
- B.2
- C.3
-
有毒液体物质分哪几类?
- A.X,Y,Z
- B.A,B,C
- C.X,Y,Z,OS
-
在船舶进行货物作业期间,空调应处于何种状态?
- A.停开
- B.内循环,但所有的开口处于关闭状态
- C.内循环,但所有的开口处于半开状态
-
船舶使用的安全器材应是:
- A.铝合金
- B.铁
- C.铜合金
-
当发生货管断裂时,因采取的措施:
- A.值班人员应立即对船岸双方发出警报,同时岸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停止发货,使管路内压力下降
- B.船上应迅速关闭船上的总进出口阀门及正在装货舱的所有阀门,使之岸上货物源安全隔离
- C.以上都对
-
压力增大,物质的露点温度( )。
- A.不变
- B.降低
- C.升高
-
在封闭场所区域进行热工作业应确保舱内可燃气体浓度小于:
- A.20%LEL
- B.10%LEL
- C.1%LEL
-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造成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 )。
- A.消化道
- B.呼吸道
- C.血液
-
每艘船上都备有一本“程序与布置手册”这是( )。
- A.附则Ⅱ的要求
- B.为了防止火灾
- C.为了防止人员中毒
-
装载不相容货物时应如何配载:
- A.货舱之间至少需要有一隔离舱
- B.货舱之间可以相连
- C.货舱之间至少需要有两个隔离舱
-
呼吸器气瓶一般每( )检验一次。
- A.一年
- B.二年
- C.三年
-
MARPOL公约共有几个附则?
- A.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 B.Ⅱ Ⅲ Ⅳ Ⅴ
- C.Ⅱ Ⅲ Ⅳ Ⅴ Ⅵ
-
中强酸喷溅在身上,则应用大量的水至少应冲洗 分钟
- A.5-10
- B.10-15
- C.15-20
-
在装卸闪点低于 或标有“ ”字母的毒品时,必须在机房、生活区等处所进行气体例行检测。
- A.600C, T
- B.500C,T
- C.600C,D
-
“油类记录簿”最后一页记完后应保留在船上几年?
- A.1年
- B.2年
- C.3年
-
凝固性B、C类物质指熔点低于15℃的物质,在卸货时其温度比熔点高出不足( )。
- A.5℃
- B.10℃
- C.20℃
-
IMO制定的适用范围最广,技术性最强,最复杂,影响最大的防污公约是( )。
- A.SOLAS公约
- B.STCW公约
- C.MARPOL公约
-
哪些船员在航次中,不得擅自辞职、离职或者中止职务?
- A.船长、高级船员
- B.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
- C.船长
- D.普通船员
-
液货和液货舱的防火防爆,主要着眼液货的挥发性、 闪点、 液货之间相互危险的反应。而关键是:
- A.减少或消除引起液货燃烧的外部条件
- B.降低货物的挥发性危险
- C.尽量减少液货间的相互接触
-
卸完货后, 对于货物残液的处理应根据。
- A.MARPOL附则
- B.MARPOL附则I
- C.MARPOL附则III
-
( )涂层很容易被强溶剂侵蚀,发生软化现象。
- A.硅酸锌
- B.环氧树脂
- C.酚醛树脂
-
能穿透皮革造成人体吸收中毒的物质是( )。
- A.强酸强碱
- B.丙烯腈
- C.醇类
-
反映货品易燃程度的三个温度点是指( )。
- A.熔点、闪点、燃点
- B.闪点、燃点、自燃点
- C.熔点、燃点、自燃点
-
在液货船上任职的哪些船员,应完成相应的液货船特殊培训,取得特殊培训合格证,并持有适用于相应的液货船的适任证书?
- A.船长、高级船员
- B.值班水手、值班机工
- C.以上都对
-
船舶航行途中发生火灾,船长操纵船舶使火区转向 以利施救控制。
- A.下风舷
- B.上风舷
- C.哪舷都可以
-
烧碱溶液溅到皮肤上,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 )淋洗。
- A.5%碳酸氢钠溶液
- B.3%硼酸溶液
- C.肥皂水
-
化学品船舶装卸货作业可以处于下列哪种状态下作业?
- A.开敞式作业
- B.封闭式作业
- C.以上都是
-
当发生货管断裂时,因采取的措施:
- A.值班人员应立即对船岸双方发出警报, 岸上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停止发货,使管路内压力下降
- B.船上应迅速关闭船上的总进出口阀门及正在装货舱的所有阀门,使之岸上货物源安全隔离
- C.以上都对
-
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现象,称为( )。
- A.凝固
- B.凝华
- C.凝聚
-
使用清洗剂清洗后的冲洗要求是( )。
- A.通常需要1.5h~2
- B.看无清洁剂的痕迹为止
- C.根据清洁剂的种类而定
-
应急反应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报警
- B.救人第一
- C.服从指挥
-
MARPOL附则Ⅳ适用于哪些国际航行船舶?I、400总吨及以上的新船;Ⅱ、小于400总吨且核准载运15人以上的新船;Ⅲ、附则IV生效之日5年以后的400总吨及以上的现有船舶;Ⅳ、附则IV生效之日5年以后的小于400总吨且核准载运15人以上的现有船舶。
- A.Ⅲ Ⅳ
- B.Ⅱ Ⅳ
- C.Ⅱ Ⅲ Ⅳ
-
使用海水清洗或压载对泵和阀的操作应( )。
- A.先开吸入泵,后开海底阀
- B.先开海底阀,后开吸入泵
- C.怎样都可以
-
强酸烧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 A.消炎药后,用干净的敷料包扎。
- B.用小苏打进行中和。
- C.彻底冲洗和包扎。
-
CRB的法律地位( )船舶正式航海日志。
- A.等同于
- B.不等同于
- C.不能比较
-
苯的( )要比甲苯、二甲苯都大。
- A.毒性
- B.挥发性
- C.碱性
-
使用橡胶衬里的液货舱最适合运输( )。
- A.硫酸
- B.硝酸
- C.磷酸
-
测氧仪的( )不能随便调。
- A.零点
- B.报警点
- C.极限值
-
MARPOL 73/78公约附则Ⅱ对货品的分类是根据货品的( )。
- A.易燃程度
- B.毒性
- C.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
-
危害识别的范围是船舶作业场所和与船舶运输相关的作业和管理活动,包含:
- A.工作场所的设施,包括本公司提供和外界所提供的设施。
-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 C.A和B都是
-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应遵循的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2)切断毒物来源(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4)促进生命器官功能恢复(5)及时解毒和促进毒物排出
- A.(1)、(2)、(3)、(4)
- B.(1)、(2)、(3)、(5)
- C.(1)、(2)、(3)、(4) 、(5)
-
附则Ⅱ对B类物质在特殊区域外的排放要求中,从每一液货舱及附属管路排放残余货物的数量限制为( )。
- A.3m3或1/1000舱容
- B.2m3或1/2000舱容
- C.1m3或1/3000舱容
-
船员在船工作期间,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可以要求遣返:
- A.船员的劳动合同终止或者依法解除的;
- B.船员不具备履行船上岗位职责能力的;
- C.未经船员同意,船舶驶往战区、疫区的;
-
在特殊区域外,垃圾处理的规定包括: CI、一切塑料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合成缆绳、合成渔网、塑料垃圾袋以及可能含有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的塑料制品的焚烧炉灰烬)均不能排放入海;Ⅱ、漂浮的垫舱物料、衬料和包装材料,在距最近陆地25n mile以外可排放入海;Ⅲ、食品废弃物和一切其他垃圾(包括纸制品、破布、玻璃、金属、瓶子、陶器及类似的废弃物),在距最近陆地12n mile以外可排放入海;但在距最近陆地3n mile以外12n mile以内,应经粉碎机或磨碎机加工处理后,通过筛眼不大于25mm的粗筛排放入海;Ⅳ、如果垃圾与具有不同处理或排放要求的其他排放物混在一起时,则应使用其中较为严格的要求。
- A.Ⅱ Ⅲ
- B.Ⅲ Ⅳ
- C.Ⅱ Ⅲ Ⅳ
-
呼吸阀的种类主要有两种,即重力式和( )。
- A.压力式
- B.弹簧式
- C.活塞式
-
我国将可燃液体闪点为( )的都划为一级易燃液体。
- A.28℃以下
- B.60℃-120℃
- C.760℃
-
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液的贮备量应以确保所确定的泡沫溶液的供给率,至少能在( )分钟内一直产生泡沫。
- A.10
- B.30
- C.20
-
船舶进港或在码头停靠后,禁止进行液货舱驱气和清洗作业,如必须在港内进行,( )。
- A.货主同意就行
- B.港口当局同意
- C.港口当局同意后在指定的地点实施
-
哪些船舶需要配备“油类记录簿”(第二部分)?
- A.150总吨及以上非油船
- B.150总吨及以上油船和400总吨以上非油船
- C.150总吨及以上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