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大副试题(1)
-
某航次船舶装载箱装橡胶,则装货前船方对货舱的准备工作可不包括()。
- A.货舱清扫
- B.舱内设备检查
- C.舱盖水密性检查
- D.舱内除味
-
CSS规则中根据()将货物运输单元分为标准货物、半标准货物、非标准货物。
- A.货物的积载特点与系固系统
- B.货物的重量
- C.货物的尺寸
- D.货物形状的规则程度
-
当多个系固设备串联使用时,最大系固负荷取其中()。
- A.较小者
- B.较大者
- C.算术平均值
- D.加权平均值
-
下列()属于忌装货。
- A.橡胶和硫酸
- B.棉织品和尼龙
- C.玻璃和瓷器具
- D.茶叶和棉织品
-
对具有边污水阱的杂货船来说,在其底舱装载袋装大米时,为防止水湿,应先在舱底铺设木板,其铺设方法为()。
- A.下横上纵交叉铺设
- B.下纵上横交叉铺设
- C.只用纵向铺设
- D.只用横向铺设
-
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造成茶叶陈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包装不封闭
- B.茶叶含水量增加
- C.外界温、湿度升高
- D.以上均是
-
垂向系固角大于60°的系索有利于防止货件倾倒,利用经验法评判系固效果时()。
- A.计入核算结果
- B.不计入核算结果
- C.是否计入根据海上风浪决定
- D.是否计入由船长决定试题答案
-
为提高装卸效率,使用相同装卸属具的货物,可能条件下应()。
- A.配装于底舱内
- B.配装于二层舱内
- C.配装于同一货舱相近位置
- D.A和C均是
-
下列()不属于扬尘污染货物。
- A.炭黑
- B.膨润土
- C.镁砂
- D.红粉
-
舱内沾染油漆味、腥味或其他异味时可用浓度为5%的()溶液清洗。
- A.漂白粉
- B.膨润土
- C.镁砂
- D.红粉
-
经测定某舱舱内露点为12℃,大气的露点温度为30℃,此时舱内货物已有霉变迹象,则()。
- A.进行旺盛的通风
- B.进行缓慢的自然通风
- C.只能使用空气干燥装置进行“再循环”通风
- D.断绝自然通风但可进行机械通风
-
下列()是编制船舶配载图之前应作的准备工作。
- A.熟悉港口和航线情况
- B.熟悉航次货载情况
- C.熟悉船舶情况及有关资料
- D.A+B+C
-
某新钢丝绳的最大系固负荷为150kN,则根据CSS规则的规定进行估算时其计算强度为()kN。
- A.90
- B.100
- C.111.1
- D.202.5
-
将最大系固负荷折算到计算强度的原因是()。
- A.系固材料磨损
- B.系固布置中可能存在受力不均匀现象
- C.系固水平不高
- D.B和C
-
下列()属于海上货运事故。
- A.货物件数短少
- B.货物残损
- C.甲板货被抛出舷外
- D.以上都是
-
以下()金属捆卷货不可以作打底货。
- A.盘圆
- B.钢丝
- C.电缆
- D.矽钢卷
-
下列()为标准货物。
- A.集装箱船上装载的集装箱
- B.杂货船上装载的集装箱
- C.滚装船上装载的集装箱
- D.以上都是
-
装载机车、变压器等重件货物时,系固钢丝绳每端接头所用绳夹的鞍座部分应装在(),U形螺栓应装在()。
- A.动载段;静载段
- B.静载段;动载段
- C.动载段;缩短端段
- D.A和C均可
-
杂货船配载图上每一货位应标明()。①货物关单号;②货名;③卸货港;④货物重量;⑤货物体积和件数;⑥包装形式;⑦装货港。
- A.①②④⑤⑥⑦
- B.①②③④⑤⑦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②③④⑤⑥⑦
-
某前四后一型船舶装载第一卸货港的石蜡,以下舱位()是合适的。
- A.No.5舱的底舱
- B.No.3舱的底舱
- C.任何舱位均可
- D.除了No.4舱以外的任何舱室
-
下列()不属于易碎品货物。
- A.玻璃
- B.陶器
- C.瓷器
- D.液态氮钢瓶
-
货舱通风的目的中,()可防止货物腐烂。
- A.降低舱内温度
- B.降低舱内露点
- C.排除有害气体
- D.提供新鲜空气
-
对于专用固体散货船,装卸前船方应做的准备工作不包括对()的准备。
- A.装卸设备
- B.装货处所
- C.照明设施
- D.以上都包括
-
为防止撞击产生火花,在装运桶装石油产品时,应()。
- A.放好衬垫
- B.竖直排列
- C.牢固绑扎
- D.A、B、C均是
-
为保证卸货港序,小批量的第一目的港的货物最常配装在()。
- A.首舱底部
- B.二层舱舱口位
- C.底舱四周
- D.A和C
-
吊杆操作不稳,左右摇摆可能会导致()。①货物损坏;②舱口围板或其他构件损坏;③起货机损坏;④舱内人员受伤。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自然通风中,将所有通风筒口全部转向下风一侧的通风方式,称为()。
- A.干燥通风
- B.循环通风
- C.排气通风
- D.机械通风
-
煤炭在运输中正确的通风方法是()。
- A.开航后,每天通风6h
- B.开航后,每隔一天通风8h
- C.开航后先表面通风1~2天,后隔天通风2h
- D.开航后先表面通风4~5天,后隔天通风6h
-
SOLAS1974要求船舶配备的《货物系固手册》不适用于()船舶。①高速船;②海上供给船;③仅载运固体散货的散货船;④集装箱船;⑤散化船;⑥兼运杂货的散货船。
- A.①②③⑤⑥
- B.①②③⑤
- C.③⑤
- D.①③⑤
-
装载不同货主的木材时,下列较好的隔票材料是()。
- A.钢丝绳
- B.油漆
- C.彩带
- D.以上均可
-
小批量扬尘污染货宜选择在()。
- A.首、尾部底舱打底,尽量集中
- B.中部底舱舱位
- C.底舱上层
- D.A和C
-
某航次船舶装载袋装水泥,则装货前船方应使货舱()①清扫干净;②冲洗干净;③铲除浮锈;④用麻袋片铺盖污水井。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④
-
袋装货物的垂直堆码的优点是()。
- A.货舱通风性好
- B.货舱亏舱小
- C.货物堆码牢固
- D.以上都是
-
某轮某航次装载一批瓷器,则其应配置在()。
- A.大舱底舱上层
- B.首尾舱的底舱上层
- C.任一货舱的二层舱舱口位顶层
- D.A、B和C均对
-
不耐压包装的木箱装货时常()。
- A.堆高受限制
- B.采用压缝交错堆垛
- C.配装在各舱的中层或底层
- D.A和B
-
根据《货物系固手册》,校核系固方案的经验方法是:货件横向系索总的最大系固负荷是否超过货件自重的()。
- A.90%
- B.100%
- C.120%
- D.150%
-
下列()不是从便于装卸角度考虑货物配装。
- A.舱内非舱口位顶层货物的货堆高度应至少保持一人高度
- B.袋装货物采用纵横压缝方式堆垛
- C.单件较重货尽量配装于舱口位及其附近
- D.非整船装运的固体散货应尽量配装于中部货舱的底层
-
《CSS规则》中定义的货物运输单元包括()。①车辆;②托盘;③中型散装容器;④集装箱;⑤火车车厢。
-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某新钢丝绳的最大系固负荷为180kN,则根据CSS规则的规定进行精确计算时其计算强度为()kN。
- A.90
- B.110
- C.133.3
- D.180
-
在可能的情况下,单一气味小批量货应尽量()。
- A.分散配于各舱内
- B.集中配于任一货舱内
- C.集中配于容积较小的首尾舱内
- D.集中配于中部大舱的底舱内
-
编制货物配载图的八项要求可以归纳为“安全、优质、快速、经济”,其中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主要是指()。
- A.确保船体强度不受损伤
- B.保证船舶具有适当吃水和吃水差
- C.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 D.A+B+C
-
根据《CSS规则》,下列()属于半标准货物。
- A.专用集装箱船上的集装箱
- B.钢材专用船上的卷钢
- C.杂货船上的卷钢
- D.滚装船上的车辆和拖车
-
在向各舱配货之前,应首先()。
- A.确定货物能否装下
- B.熟悉航次货载情况
- C.熟悉货舱情况
- D.以上都是
-
装载机车、变压器等重件货物时,系固钢丝绳每端接头所用绳夹不少于(),其间距不小于()。
- A.3个;15cm
- B.4个;15cm
- C.5个;10cm
- D.4个;10cm
-
货舱通风的目的中,()可防止货物自燃。
- A.降低舱内温度
- B.降低舱内露点
- C.提高舱内湿度
- D.提供新鲜空气
-
若无港序限制,塑料桶装的非危险性液体化工品的合理舱位是()。
- A.任意舱位均可
- B.各舱底舱的舱口位
- C.各舱底舱的上层及二层舱舱口位
- D.各舱的二层舱底部,避开舱口位
-
杂货船的防堵货物体积是指()。
- A.在离底舱舱口位四周1m以内实际配置先卸货的体积
- B.在离二层舱舱口位四周1m以内实际配置后卸货的体积
- C.在离底舱舱口位四周1m以外实际配置后卸货的体积
- D.在离二层舱舱口位四周1m以外实际配置后卸货的体积
-
下列属于货物性质搭配不当的是()。
- A.卫生球与尼龙制品同室装载
- B.花生米和丝绸同室配装
- C.塑料桶装食用油堆装于捆装的棉布上
- D.A、B和C都是
-
后卸港的小木桶装流质货()。
- A.可配于中部货舱作打底货
- B.应配于其他货物上面
- C.可配于容积较小的首尾部底舱作打底货
- D.应配于二层舱舱口四周底部,并尽量离开舱口位置
-
下列()不是航行中货物移动对船舶安全构成的影响。
- A.船舶横倾
- B.抗沉性减弱
- C.船舷板受撞击
- D.导致货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