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甲类船长)题库及答案(1)
-
最概率船位位于船位误差三角形之内,三条____________的交点上。
- A.中线
- B.反中线
- C.角平分线
- D.方位线
-
观测四天体定位,相邻两天体的方位差角趋近___________为好。
- A.0°
- B.30°
- C.90°
- D.120°
-
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为使求得的观测船位更可靠,应选择三天体分布范围在_________。
- A.90°以内
- B.90°~180°
- C.180°以上
- D.180°以内
-
三条平均方位线的交点即是消除了_________的观测船位。
- A.粗差
- B.随机误差
- C.系统误差
- D.平均误差
-
三天体定位,如果三天体分布范围大于180°,并且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引起的,则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的观测船位应在_________。
- A.误差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上
- B.误差三角形外切圆的圆心上
- C.误差三角形旁切圆的圆心上
- D.误差三角形内任意一点
-
两天体的方位为正北和正东,该两天文船位线均有+2海里的系统误差,则消除了系统误差的船位在两船位线交点的______方向上,距离为_______海里。
- A.000°/4¢
- B.090°/4¢
- C.045°/2¢
- D.225°/2¢
-
一条船位线与计划航线的交点应认为_________。
- A.是观测船位
- B.是最概率船位
- C.不是船位
- D.是实际船位
-
船舶在航行中产生航向误差的主要因素应包括_________。Ⅰ操舵不稳____Ⅱ水流要素掌握不准____Ⅲ罗经差掌握不准
- A.ⅠⅡⅢ
- B.ⅡⅢ
- C.ⅠⅢ
- D.ⅠⅡ
-
三条船位线定位,当不能确定船位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还是随机误差所致,这时观测船位应在_________。
- A.中标船位线的外侧
- B.内切圆的圆心
- C.反中线的交点
- D.消除了系统误差的船位与随机误差船位连线的中点
-
两方位定位,若其他条件都一样,船位线交角为30°的船位误差是交角为90°的船位误差的_____________倍。
- A.1/2
- B.3
- C.2
- D.
-
在有水流的海区进行单物标两方位移线定位时,在未知水流要素的前提下,为提高移线船位的精度,下述_________说法最合适?
- A.尽可能缩短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
- B.船位线交角趋近90°
- C.第一次观测正横附近的导航物标,船位线交角趋近30°~60°
- D.选测近物标
-
若船位到物标的距离为15海里,有±1°的观测方位标准差,则方位船位线的标准差为_________。
- A.±1海里
- B.±0.5海里
- C.±0.26海里
- D.1.5海里
-
在有水流的海区进行单物标两方位移线定位时,为减少水流造成的误差,尽可能选择____与水流流向平行。
- A.计划航向
- B.第一方位船位线
- C.第二方位船位线
- D.船首尾线
-
太阳中天前后是太阳移线定位的良好时机的原因是_________。
- A.太阳方位变化比较平稳
- B.太阳方位变化的比较快
- C.在较短的时间内太阳方位差角变化可达30°以上
- D.B和C
-
在单物标两方位定位中,应注意_________。Ⅰ、船位线交角趋近90°Ⅱ、第一次观测正横附近导航物标Ⅲ、船位线交角取30°~60°Ⅳ、尽量缩短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Ⅴ、选测近物标
- A.Ⅰ、Ⅱ、Ⅲ、Ⅳ、Ⅴ
- B.Ⅱ、Ⅲ、Ⅳ、Ⅴ
- C.Ⅰ、Ⅱ、Ⅳ、Ⅴ
- D.Ⅰ、Ⅱ、Ⅴ
-
为提高两条方位船位线定位精度应考虑_________。Ⅰ、两船位线交角趋近90°Ⅱ、先测正横附近的物标Ⅲ、观测海图上有准确位置的近物标Ⅳ、尽量缩短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Ⅴ、尽量减小观测误差
- A.Ⅰ、Ⅱ、Ⅲ、Ⅳ、Ⅴ
- B.Ⅰ、Ⅲ、Ⅳ、Ⅴ
- C.Ⅰ、Ⅱ、Ⅲ、Ⅳ
- D.Ⅱ、Ⅲ、Ⅳ、Ⅴ
-
两条方位船位线定位,两船位线交角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 A.60°~120°
- B.30°~60°
- C.30°~150°
- D.60°~90°
-
在概率一定的情况下,船位误差椭圆的面积越_________,船位精度越_________。
- A.大/高
- B.小/低
- C.小/高
- D.以上均错
-
两天体定位,用_________描述船位随机误差最好。
- A.船位误差带
- B.船位误差四边形
- C.船位误差椭圆
- D.船位误差圆
-
在等精度条件下,只考虑随机误差的影响,天文船位在_________方向上误差大。
- A.两条船位线交角的锐角角平分线
- B.两条船位线交角的钝角角平分线
- C.过两船位线的交点所作的两天体的方位线
- D.天体的方位线
-
观测东、北方向上两天体定位,已知两条天文船位线均含有+1′的系统误差,则消除了系统误差的船位应在两船位线交点的_________。
-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两天体定位,如果两条船位线均含有相同的系统误差+ε,则消除了系统误差的船位位于过两船位线的交点所做的两天体的平均方位线上,且_________。
- A.朝向平均方位的方向
- B.背向平均方位的方向
- C.朝向天体的方向
- D.背向天体的方向
-
两天体的方位差越接近_________,即观测船位的精度越高。
- A.180°
- B.120°
- C.90°
- D.0°
-
由于系统误差和_________对船位的影响不同,两者对船位线交角(即方位差)的要求也不一致。
- A.曲率误差
- B.粗差
- C.系统误差
- D.随机误差
-
为使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误差的总影响小一些,在两天体定位时,应尽可能选择它们之间的方位差小于90°而又大于30°,以_________最有利。
- A.15°以内为好
- B.30°~50°为好
- C.50°~70°为好
- D.70°~90°为好
-
互不相关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生的误差,除凑整误差属于均匀分布外,都是服从随机误差的________规律。
- A.正态分布
- B.动态
- C.静态
- D.动、静态分布
-
两天体定位,如果两条船位线均含有相同的系统误差ε,则观测船位的系统误差等于_____________。
- A.εsin(A2-A1)/2
- B.εcos(A2-A1)/2
- C.εcsc(A2-A1)/2
- D.εsec(A2-A1)/
-
对天文船位线误差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在_________。
- A.系统误差
- B.高度差的误差方面
- C.眼高差误差
- D.蒙气差误差
-
高度差中的随机误差主要来自_________。
- A.观测高度
- B.系统误差
- C.蒙气差
- D.观测方向
-
两物标距离定位时,为了提高观测船位的精度,先观测距离变化慢的,即正横附近的物标,后观测距离变化快的,即船舶的_________。
- A.正横附近的物标
- B.接近首尾的物标
- C.较远的物标
- D.任意一个物标
-
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时,当物标在船舶首尾线附近时,物标方位变化慢距离变化快,应该_________。
- A.先测方位后测距离
- B.先测距离后测方位
- C.方位和距离同时测
- D.先测距离或者方位都可以
-
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时,当物标在正横附近时,其方位变化快距离变化慢,应_________。
- A.先测方位后测距离
- B.先测距离后测方位
- C.方位和距离同时测
- D.先测距离或者方位都可以
-
当发现船位差较大时,应该_________。
- A.认为航迹推算中存在较大误差
- B.认为观测定位中有粗差
- C.认为观测与推算都有较大误差
- D.报告船长查明原因
-
两物标距离定位时,为了提高观测船位的精度,选择两位置线的交角θ应接近_________。
- A.0°
- B.90°
- C.180°
- D.360°
-
将每条方位线变化相应角度再作图,并将新误差三角形和原误差三角形对应顶点连接求船位,这种做法是基于原误差三角形是由_________造成的。
- A.粗差
- B.偶然误差
- C.系统误差
- D.读数错误
-
在已判定误差三角形是由系统误差造成之后,采用每条方位变化相应角度重新作图。如果新三角形变大了,则说明所变角度_________。
- A.缩小了方位系统误差
- B.增加了方位系统误差
- C.正好消除了方位系统误差
- D.角度太大使系统误差变成了反向值
-
方位定位时,下列_________不是物标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 A.物标离船的远近
- B.物标是否孤立、显著
- C.物标的位置是否准确
- D.物标附近有物危险物
-
夜间利用两方位进行定位时,应先测_________。
- A.强光灯
- B.弱光灯
- C.距离较近的灯
- D.距离较远的灯
-
在三方位定位中,船位误差三角形主要是由罗经差的误差引起的,消除了该误差后的观测船位位于误差三角形的_________。
- A.内心
- B.外心
- C.旁心
- D.A或C
-
从两方位定位的船位均方误差公式中知道_________。
- A.两方位船位线交角愈小愈好
- B.两物标离船的距离愈近愈好
- C.先测正横物标后测首尾物标
- D.测两方位之间的时间长短,公式中无要求,因此可不用考虑
-
夜间利用灯塔灯光进行方位定位时,应先测_________。
- A.闪光周期短,正横附近的灯塔
- B.闪光周期长,正横附近的灯塔
- C.闪光周期短,首尾线附近的灯塔
- D.闪光周期长,首尾线附近的灯塔
-
当船位差ΔP不大时,一般_________,继续按计划航线进行航迹推算。
- A.认为航迹推算中存在较大误差
- B.认为观测定位中有粗差
- C.认为观测与推算都有较大误差
- D.不作处理
-
两方位定位时,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应缩短两次观测的时间间隔,两物标的观测顺序应为_________。
- A.先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
- B.先测方位变化慢的物标,后测方位变化快的物标
- C.先测离船近的物标,后测离船远的物标
- D.先测离船远的物标,后测离船近的物标
-
关于二方位定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 A.定位简单、直观,且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 B.定位复杂、繁琐,但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 C.定位简单、直观,但不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 D.定位复杂、繁琐,且不易判定船位的正确性
-
同一时刻_________的方向和距离,叫做船位差(positiondifference)或叫位差。
- A.观测船位误差
- B.推算船位误差
- C.观测船位误差和推算船位误差
- D.计算船位误差
-
新三角形和原误差三角形相比较,新三角形倒置了,说明_________,且变动数值大于原系统误差。
- A.缩小了方位系统误差
- B.增加了方位系统误差
- C.正好消除了方位系统误差
- D.罗经差的变动与原有的系统误差反向
-
三角形虽未能显著缩小,但其大小、形状变化却无规律,当确认不存在粗差时,可以认为误差三角形主要是由于观测中存在_________造成的。
- A.较大的偶然误差
- B.较大的随机误差
- C.绘画误差
- D.观测时刻不一致引起的误差
-
如果在短时间内重复观测后,船位误差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几乎不变或有规律变化,则可认为误差三角形主要是由于观测_________中的,可按系统误差处理。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绘画误差
- D.观测时刻不一致引起的误差
-
如果船位误差三角形近似为等边三角形,船位可选在三角形的_________。
- A.顶点
- B.中心点
- C.旁心
- D.内最短的一边
-
小随机误差三角形的处理如果在大比例尺航海图上所得的船位误差三角形每边都不超过5mm,一般可以认为它是由于位置线中存在着_________引起的
- A.粗差
- B.系统误差
- C.随机误差
- D.观测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