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值班机工业务试题汇编(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齿轮泵为了保证传动连续和平稳,要求齿轮的重叠系数要()。

    • A.等于1
    • B.小于1
    • C.大于1
    • D.随意
  2. 减小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常用方法是()。

    • A.缩小排出口
    • B.修正齿形
    • C.开泄压槽
    • D.缩小吸油口
  3. 齿轮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

    • A.吸入口太小
    • B.排出口太小
    • C.部分时间内有两对齿轮同时进入啮合
    • D.流量太大
  4. 回转泵启动前灌液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提高自吸能力
    • B.降低噪音
    • C.减小启动功率
    • D.防止干摩擦造成严重磨损
  5. 齿轮油泵一般不宜反转使用是因为()。

    • A.电机换向困难
    • B.安全阀作用方向已定
    • C.困油现象会加重
    • D.液压径向力会不平衡
  6. 齿轮泵产生噪音振动的常见原因是()。

    • A.油液粘度太小
    • B.排出压力太低
    • C.吸入空气
    • D.A或B
  7. 齿轮泵的齿轮端面间隙常用()测出。

    • A.塞尺
    • B.千分表
    • C.游标卡尺
    • D.压铅丝
  8. 外齿轮泵的前后盖的纸垫作用是()。

    • A.调整间隙
    • B.密封
    • C.A+B
    • D.防止吸排沟通
  9. 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

    • A.主动齿轮大,从动齿轮小
    • B.主动齿轮小,从动齿轮大
    • C.主、从动齿轮大小相等
    • D.都有可能
  10. 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

    • A.减小压油口
    • B.增大吸油口
    • C.开卸荷槽
    • D.采用浮动端盖
  11. 齿轮泵端盖近啮合齿处常开有一对矩形槽,其作用是()。

    • A.存油防干磨
    • B.平衡轴向液压力
    • C.防止汽蚀
    • D.防止困油
  12. 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主要应注意检查()间隙。

    • A.齿顶与泵壳
    • B.齿轮端面
    • C.齿啮合处
    • D.泵轴伸出泵壳处
  13. 检查齿轮泵吸入管漏气,常用的方法是()。

    • A.烛火法
    • B.浇油法
    • C.线香法
    • D.倾听法
  14. 齿轮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在()。

    • A.齿轮端面间隙
    • B.齿顶间隙
    • C.啮合齿之间
    • D.轴封
  15. 在电动往复泵中,()泵供液最均匀。

    • A.单作用
    • B.双作用
    • C.三作用
    • D.四作用
  16. 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修理方法不包括()。

    • A.研磨泵阀
    • B.更换弹性差的活塞环
    • C.更换失效的活塞杆填料
    • D.调整安全阀
  17. 在电动往复泵中,()泵供液最不均匀。

    • A.单作用
    • B.双作用
    • C.三作用
    • D.四作用
  18. 小型往复水泵经常使用夹布胶木作活塞环,它在安装前必须用

    • A.冷水浸泡
    • B.热水浸泡
    • C.滑油浸泡
    • D.砂纸打磨
  19. 电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的原因在于()。

    • A.活塞运动速度不均匀
    • B.转速太慢
    • C.液体的惯性力大
    • D.曲柄角速度不均匀
  20. 船用泵中选用往复泵较多的是()。

    • A.压载水泵
    • B.舱底水泵
    • C.冷却水泵
    • D.润滑油泵
  21. 往复式舱底水泵的水阀较多选用()。

    • A.盘阀
    • B.锥阀
    • C.球阀
    • D.环阀
  22. 对往复泵的泵阀进行密封试验时,将阀与阀座倒置后注入煤油,要求()不发生漏泄。

    • A.2min
    • B.5min
    • C.10min
    • D.15min
  23. 往复式舱底水泵水阀漏泄,最有害的影响是()。

    • A.容积效率降低
    • B.水力效率降低
    • C.自吸能力降低
    • D.轴功率增加
  24. 往复泵泵阀升程过高不会导致()。

    • A.容积效率下降
    • B.敲击可能增加
    • C.轴功率增加
    • D.关闭滞后加重
  25. 往复泵安装吸入空气室后变得均匀的是()的流量。

    • A.吸排管路中
    • B.泵与空气室之间
    • C.吸入管路中
    • D.排出管路中
  26. 带空气室的往复泵若排出压力波动幅度大,应该()。

    • A.向吸入空气室补气
    • B.关小排出阀
    • C.向排出空气室补气
    • D.A+C
  27. 往复泵安装排出空气室后变得均匀的是()的流量。

    • A.吸排管路中
    • B.泵与空气室之间
    • C.吸入管路中
    • D.排出管路中
  28. 往复泵工作时间长,吸入空气室的空气量会()。

    • A.增加
    • B.减小
    • C.不变
    • D.随液体性质而变
  29. 往复泵工作时间长,排出空气室的空气量会()。

    • A.增加
    • B.减小
    • C.不变
    • D.随液体性质而变
  30. 往复泵设排出空气室的作用是()。

    • A.降低泵的起动功率
    • B.贮存液体帮助自吸
    • C.降低流量和排出压力脉动率
    • D.减小吸压脉动,防止"气穴"现象
  31. 电动往复泵的滑油泵不润滑()。

    • A.曲轴轴承
    • B.连杆小端轴承
    • C.活塞与缸套
    • D.减速齿轮
  32. 双缸四作用电动往复泵曲柄互成()。

    • A.90o
    • B.120o
    • C.180o
    • D.0o
  33. 往复泵阀箱被吸入阀和排出阀分隔为三层,中层通()。

    • A.吸入管
    • B.排出管
    • C.泵缸
    • D.空气室
  34.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 A.减少1/2
    • B.减少l/4
    • C.减少l/8
    • D.为零
  35. 泵铭牌上一般标注()功率。

    • A.轴
    • B.配套
    • C.水力
    • D.有效
  36. 泵铭牌上一般标注()()效率。

    • A.容积
    • B.水力
    • C.机械
    • D.总
  37. 往复泵的作用数一般是指活塞在()的排水次数。

    • A.每秒钟内
    • B.每分钟内
    • C.电动机每转
    • D.曲轴每转
  38. 下列泵中自吸能力最强的是()。

    • A.螺杆泵
    • B.往复泵
    • C.齿轮泵
    • D.喷射泵
  39. 从泵铭牌上可直接知道的是()()。

    • A.额定质量流量
    • B.额定容积流量
    • C.最大允许吸高
    • D.有效功率
  40. 下列泵中流量均匀性最差的是()。

    • A.往复泵
    • B.螺杆泵
    • C.齿轮泵
    • D.离心泵
  41. 下列泵中不采用特殊措施不具备自吸能力的是()

    • A.往复泵
    • B.螺杆泵
    • C.齿轮泵
    • D.离心泵
  42.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指()。

    • A.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重量
    • B.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质量
    • C.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体积
    • D.泵轴每转排进液体的体积
  43. 下列泵中必须设安全阀的是()。

    • A.喷射泵
    • B.齿轮泵
    • C.离心泵
    • D.水环泵
  44. 压头是指泵传给受单位重力每牛顿作用的液体的能量,其单位是()。

    • A.牛顿
    • B.帕
    • C.米
    • D.瓦
  45. 关排出阀启动时启动功率较小的是()。

    • A.齿轮泵
    • B.离心泵
    • C.螺杆泵
    • D.水环泵
  46. 属于叶轮式泵的是()。

    • A.齿轮泵
    • B.螺杆泵
    • C.离心泵
    • D.喷射泵
  47. 属于回转式容积泵的是()。

    • A.齿轮泵
    • B.离心泵
    • C.喷射泵
    • D.真空泵
  48. 可能造成分油机跑油的原因是

    • A.进油阀开得过猛
    • B.油加热温度过高
    • C.重力环口径过小
    • D.油的粘度过低
  49. 不属于回转式容积泵的是()。

    • A.水环泵
    • B.齿轮泵
    • C.螺杆泵
    • D.离心泵
  50. 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其控制阀从停止工况至分油工况的操作顺序为()

    • A.空位--开启--补偿
    • B.空位--密封--补偿
    • C.密封--补偿--空位
    • D.空位--补偿--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