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路工程测量中级工考试试题(1)
-
测控制网分为()两种。
- A.三角控制网
- B.网络控制网
- C.平面控制网
- D.高程控制网
-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 A.标杆皮尺法
- B.水准仪皮尺法
- C.经纬仪视距法
- D.全站仪法
-
高程测量因所使用的仪器不同,可分为()气压高程测量。
- A.水准测量大地测量
- B.导线测量
- C.大地测量
- D.三角高程测量
-
工程放样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坡度放样
- B.高差放样;
- C.高程放样;
- D.距离放样;
- E.角度放样;
-
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可以消除或减少误差的影响()。
- A.2C;
- B.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
- C.横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 D.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
- E.对中
-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 A.花杆皮尺法;
- B.水准仪法;
- C.经纬仪法;
- D.跨沟谷测量法;
- E.目估法;
-
比例尺精度是指地形图上0.1mm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地距离,则()。
- A.1:500比例吃精度为0.05m;
- B.1:2000比例吃精度为0.20m;
- C.1:5000比例尺精度为0.50m;
- D.1:1000比例尺精度为0.10m;
- E.1:2500比例尺精度为0.25m
-
路线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
- A.测定中线各里程桩两侧垂直于中线的地面高程;
- B.绘制路线纵断面图;
- C.测定中线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 D.测定路线交点间的高差;
- E.根据纵坡设计计算设计高程
-
圆曲线带有缓和曲线段的曲线主点是()。
- A.直缓点(ZH点);
- B.直圆点(ZY点);
- C.缓圆点(HY点);
- D.圆直点(YZ点);
- E.曲中点(QZ点)
-
公路中线测设时,里程桩应设置在中线的哪些地方()。
- A.边坡点处;
- B.地形点处;
- C.桥涵位置处;
- D.曲线主点处;
- E.交点和转点处
-
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5000
- B.1∶2000
- C.1∶1000
- D.1∶500
-
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个测回。
- A.2
- B.3
- C.4
- D.5
-
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2000
- B.1:500
- C.1:10000
- D.1:5000
-
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
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 A.点号与坐标
- B.点号与高程
- C.坐标与高程
- D.高程与方向
-
真误差为观测值与()之差。
- A.平均
- B.中误差
- C.真值
- D.改正数
-
用经纬仪观测某交点的右角,若后视读数为220°00′00″,前视读数为0°00′00″,则外距方向的读数为()。
- A.100°
- B.110°
- C.80°
- D.290°
-
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 A.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 B.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 C.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 D.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
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 A.测量水平距离
- B.测量水平角
-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 D.测量竖直角
-
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 A.小一倍
- B.小10倍
- C.大一倍
- D.大10倍
-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m。
- A.13.688
- B.16.312
- C.16.401
- D.17.713
-
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A.6.80%
- B.1.50%
- C.-1.50%
- D.-6.80%
-
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 A.水准点
- B.转点
- C.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 D.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
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 A.绝对高程
- B.海拔
- C.高差
- D.相对高程
-
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 A.斜距、水平角
- B.水平距离、方位角
- C.斜距、方位角
- D.水平距离、水平角
-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268.59m,DBA=268.65m,其相对误差为()
- A.K=1/5000
- B.K=1/4500
- C.K=0.00022
- D.K=-0.06
-
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DS3水准仪。
- A.高于
- B.接近于
- C.低于
- D.等于
-
路线纵断面测量分为()和中平测量。
- A.坐标测量;
- B.水准测量
- C.高程测量
- D.基平测量
-
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 A.偶然误差
- B.系统误差
-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
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 A.1/25000
- B.1/25
- C.1/2500
- D.1/250
-
自动安平水准仪,()。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 B.没有圆水准器
- C.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 D.没有管水准器
-
在以()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 A.5
- B.10
- C.15
- D.20
-
高斯投影属于()。
- A.等面积投影
- B.等距离投影
- C.等角投影
- D.等长度投影
-
水准仪的()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 A.视准轴
- B.圆水准器轴
- C.十字丝横丝
- D.管水准器轴
-
山脊线也称()。
- A.示坡线
- B.集水线
- C.山谷线
- D.分水线
-
公路中线测量在纸上定好线后,用穿线交点法在实地放线的工作程序为()。
- A.放点、穿线、交点;
- B.计算、放点、穿线;
- C.计算、交点、放点;
- D.穿点、放点、计算
-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
- B.A点比B点高
-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 D.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
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 A.内圆弧的半径大
- B.其灵敏度低
- C.气泡整平困难
- D.整平精度高
-
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的影响。
- A.视差
- B.视准轴误差
-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
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 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
- 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
- C.0度
- D.90度
-
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带。
- A.28
- B.29
- C.27
- D.30
-
光学经纬仪有DJl,DJ2,DJ6等多种型号,数字下标1,2,6表示()中误差的值。
- A.水平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 B.竖直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 C.竖直角测量一测回角度
- D.水平方向测量一测回方向
-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
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位数。
- A.5
- B.3
- C.2
- D.4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 A.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 B.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 C.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 D.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
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 A.高于前尺点
- B.低于前尺点
- C.高于测站点
- D.等于前尺点
-
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
- A.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 B.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 C.x与y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 D.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
高差与水平距离之()为坡度。
- A.和
- B.差
- C.比
- D.积
-
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误差影响。
- A.视准轴
- B.横轴
- C.指标差
- D.度盘分划
-
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