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级消防理论国考试卷答案备考卷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凡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都称为火灾。

    • 正确
    • 错误
  2. 毒害品的挥发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中毒。

    • 正确
    • 错误
  3. 烟雾主要是悬浮固体、液体粒子和气体的混合物。

    • 正确
    • 错误
  4. 苯的闪点是-14℃,二硫化碳的闪点为-45℃,因此,苯的火灾危险大于二硫化碳。

    • 正确
    • 错误
  5. 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 正确
    • 错误
  6. 在消防工作中,以闪点高低作为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

    • 正确
    • 错误
  7. 分类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目的在于:有针对性地分别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以全面加强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 正确
    • 错误
  8. 液体受高热后,受热部分因体积增大,比重减小而上升,温度较低,比重较大的部分则下降,通过这种运动进行热传递。

    • 正确
    • 错误
  9. 液氯的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消防队协助,事故单位不能有效止漏时,公安消防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指导下行动。

    • 正确
    • 错误
  10. 气态可燃物火焰由焰心、内焰和外焰组成,而液态可燃物火焰则不同,它是由内焰和外焰组成,没有焰心。

    • 正确
    • 错误
  11. 当泡沫枪的进口压力大于35×104pa时,普通蛋白泡沫倍数可直接按6.25倍估算。

    • 正确
    • 错误
  12. 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 正确
    • 错误
  13. 在冷却灭火的同时,可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利用关阀断料、降温、导流、停止供热、停炉吹扫管线等措施,实施工艺灭火。

    • 正确
    • 错误
  14. 先控制是指积极控制,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先把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场上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设兵堵截,对发展的火势实施有效控制。

    • 正确
    • 错误
  15. 遇水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自燃性、爆炸性、扩散性、带电性。

    • 正确
    • 错误
  16. 无齿锯切割物体时不能歪斜。

    • 正确
    • 错误
  17. 智能型水质分析仪是利用化学反应变色原理主要检测23种内容。

    • 正确
    • 错误
  18. 执勤消防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作装登车,行车途中应注意安全,不准坐在车厢外部。

    • 正确
    • 错误
  19. 发生火灾时,使用防烟、排烟等强制对流设施就能抑制烟气扩散和自然对流。

    • 正确
    • 错误
  20. 下列( )是消防行政处罚种类。

    • A.警告
    • B.拘留
    • C.劳动教养
    • D.没收违法所得
    • E.临时查封措施
  21. 背负式脉冲水枪的有效射程>10M。

    • 正确
    • 错误
  22. 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方式主要有( )。

    • A.蒸发燃烧
    • B.分解燃烧
    • C.表面燃烧
    • D.阴燃
  23. 军人敬礼分为:( )

    • A.注目礼
    • B.举手礼
    • C.举枪礼
    • D.以上都不对
  24. 典型的室内火灾根据温度变化可分为( )阶段。

    • A.初起阶段
    • B.发展阶段
    • C.猛烈燃烧阶段
    • D.熄灭阶段
  25. 下面属于重大火灾要求的是( )。

    • A.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 B.50人以上100人以下
    •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 D.社会影响较大
  26. 下列哪种储罐燃烧可能发生喷溅( )。

    • A.原油
    • B.重油
    • C.沥青油
    • D.汽油
  27. 消防员灭火防化服分为( )。

    • A.未经防水阻燃处理
    • B.经防水处理
    • C.经阻燃处理
    • D.经防水助燃处理
  28. 口令可分为( )

    • A.短促口令
    • B.断续口令
    • C.连续口令
    • D.附加口令
    • E.复合口令小口令
  29. 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方面的表现有( )。

    • A.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 B.影响视线
    • C.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 D.为火情侦察提供证据
  30. 高层建筑火灾的灭火措施是( )。

    • A.上下合击
    • B.内攻近战
    • C.内外结合
    • D.逐层消灭
  31. 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称为( )。

    • A.腐蚀品
    • B.易燃固体
    • C.爆炸品
    • D.反射性物品
  32. 热水器可以提供( )的热水。

    • A.95℃
    • B.90℃
    • C.100℃
    • D.85℃
  33. 结合早操每周()进行着装、仪容和个人卫生的检查,每次不超过()。

    • A.一次,十分钟
    • B.一至二次,十分钟
    • C.一次,十五分钟
    • D.一至两次,十五分钟
  34. 火场上扑救原则是( )。

    • A.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 B.自己能躲则躲
    • C.先物后人
    • D.第一就考虑扑火
  35. 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存物品要分类、分垛储存,垛与垛间距不小于( )米。

    • A.0.5
    • B.1.0
    • C.1.5
  36.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国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 )。

    • A.四组
    • B.五类
    • C.七种
    • D.三级
  37. 救生气垫适用于( )以下的楼层下逃生。

    • A.40米
    • B.30米
    • C.20米
    • D.10米
  38. 竹制TEZ61二节拉梯的工作高度为( )m。

    • A.7.5
    • B.6
    • C.9
    • D.6.1
  39. 大型油罐应设置( )自动灭火系统。

    • A.泡沫灭火系统
    •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C.囱代烷灭火系
    • D.喷淋灭火系统
  40. 下列对内置消防应急灯检查方法正确的是( )。

    • A.切断电源检查,看是否有微弱的光
    • B.接通电源检查,看是否有微弱的光
    • C.切断电源检查,看是否正常发光
    • D.接通电源检查,看是否正常发光
  41. 三节拉梯的工作高度为( )m。

    • A.10.5
    • B.10
    • C.9
    • D.9.5
  42.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

    • A.迅速撤离
    • B.抢救贵重物品
    • C.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
  43. ( )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 A.灭火方法相同的物品
    • B.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
    • C.以上两种答案都对
  44. 依据《高层居民住宅楼防火管理规则》,下列( )单位负责高层居民住宅楼的日常防火工作。

    • A.居民委员会
    • B.派出所
    • C.街道办事处
  45. 灭火装备分为( )大类。

    • A.6
    • B.5
    • C.4
    • D.3
  46. 指固体、液体和气体因其温度而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能的现象( )。

    • A.热辐射
    • B.热传导
    • C.热对流
    • D.热传播
  47. 消防水池容量超过( )立方米时应分为两个。

    • A.600
    • B.500
    • C.400
    • D.450
  48. 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 A.大于28度
    • B.小于28度
    • C.大于等于28度
    • D.小于等于28度
  49. 在火灾过程中,(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 A.烟枪效应
    • B.火风压
    • C.孔洞蔓延
    • D.水平蔓延
  50. 移动式供气源配置4个6升/20兆帕气瓶时,一人使用可用( )小时以上。

    • A.1
    • B.20
    • C.10
    •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