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消防员初级考试题库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公安消防部队在参加抢险救援行动,事故现场有易燃易爆气体或有毒有害物质扩散时,消防车要选择下风方向的适当位置停靠,使用下风方向的水源;在扩散区下风、侧下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

    • 正确
    • 错误
  2. 一星级铁军中队合成训练标准必须达到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40%以上()

    • 正确
    • 错误
  3. 潜水服按面料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服面料中间橡胶,两面覆尼龙布,湿式服面料为进口5毫米厚的氯丁胶。()

    • 正确
    • 错误
  4. 十五米金属拉梯缩合时为6、5米,最大工作高度为15米,一般使用于攀登不超过5楼顶的高度。()

    • 正确
    • 错误
  5. 二星级铁军中队体能训练标准必须达到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75%以上。()

    • 正确
    • 错误
  6. 接到灾情报告,同时响应,遂行指挥。是全勤指挥部职责中的第五条规定。()

    • 正确
    • 错误
  7. 灭火救援的组织指挥程序是:首先确定总体救援决策和行动方案,其次是果断下达作战命令,并根据灾情变化,实施随机指挥,最后搜集掌握现场情况。()

    • 正确
    • 错误
  8. 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空间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割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

    • 正确
    • 错误
  9. 机舱内人员密度大、通道狭窄、舱门少,起火后变形不易开启,使人员疏散十分困难。()

    • 正确
    • 错误
  10. 某消防车利用分水器供水,出两支F19mm水枪,干线长度为5条F65mm胶里水带,每支工作水带为2条F65mm胶里水带,两支水枪总流量为13L/S,则混合系统水带的压力损失为32、6104pa。()

    • 正确
    • 错误
  11. 拟评定为一星、二星级铁军中队的单位,在公示结束后,由总队审批后予以命名。()

    • 正确
    • 错误
  12. 消防部队在抢险救援中的快速行动原则是由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和危害性决定的。()

    • 正确
    • 错误
  13. 无固定冷却系统的液化石油气储罐着火后,其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应小于0、2L/s、m2。()

    • 正确
    • 错误
  14.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

    • 正确
    • 错误
  15. 掌握辖区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种类、特点及处置对策。是大队首长职责中的一条。()

    • 正确
    • 错误
  16. 连续梁或框架梁受火后会产生塑性变形,内力重新分布现象,所以其耐火性和稳定性优于简支梁。柱子长度越大,纵向弯曲作用越明显,其耐火性和稳定性越差;反之,则好()

    • 正确
    • 错误
  17. 各级战备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做好值班记录。()

    • 正确
    • 错误
  18. 凡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法规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都是安全出口。()

    • 正确
    • 错误
  19. 同型、同径水带并联系统的压力损失,可按流量平分法或阻力系数法进行计算。()

    • 正确
    • 错误
  20. 水面救援装具,包括漂浮防撞头盔、防滑手套、防滑靴、救生衣、防水照明灯等,每攻坚组必配1套。()

    • 正确
    • 错误
  21. 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

    • 正确
    • 错误
  22. 货车运行途中发生火灾,应迅速将车调停在有交通和水源的地方,可以进站。()

    • 正确
    • 错误
  23. 灭火救援过程中,指挥员要按照确定的总体作战方案,分层次地实施指挥。()

    • 正确
    • 错误
  24. 手动报警器设置在每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至少一个,最大距离不应大于30米,一般设置在消火栓箱附近。其作用是向消防控制中心,发送经过人工确认的火灾信号。()

    • 正确
    • 错误
  25. 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原名阻燃头套。()

    • 正确
    • 错误
  26. 大队首长职责第一条是:领导本大队并指导辖区内其他消防队伍,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规定、指示,做好战备工作。()

    • 正确
    • 错误
  27. 便携危险化学品检测片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片的颜色变化探测有毒化学气体或蒸汽。特勤消防站应配备4套。()

    • 正确
    • 错误
  28. 灭火救援指挥部成员应佩戴统一规格样式的标志。()

    • 正确
    • 错误
  29. 公众洗消站用于对从有毒物质污染环境中撤离人员的身体进行喷淋洗消没有配备哪些装备。()

    • A.电动充
    • B.三合一强氧化洗消粉
    • C.排气泵
    • D.洗消供水泵
  30. 干粉泡沫大型联用消防车车装载流量为的消防水泵,1—3吨泡沫液,7—9吨水,1吨干粉,装备了大型水炮、泡沫炮和干粉炮。()

    • A.80L/s
    • B.90L/s
    • C.100L/s
    • D.110L/s
  31. 固体可燃物的火灾延续时间为5min时,其火灾蔓延距离应是多少m。()

    • A.5
    • B.10
    • C.15
    • D.20
  32. 苯()溶于水。

    • A.易
    • B.不
    • C.微
    • D.难
  33. 建筑倒塌事故处置按照()的顺序进行。

    • A.“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 B.“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 C.“由外向内、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
    • D.“先重伤后轻伤、先救人后救物、由浅入深、由外向内、先易后难”
  34. 液氯在空气中不易()。

    • A.扩散
    • B.挥发
    • C.凝固
    • D.蒸发
  35. 管道密封套主要用于压力巴的管道裂缝密封。()

    • A.15
    • B.16
    • C.17
    • D.18
  36. 消防站建设用地应包括()、室外训练场、道路、绿地等。

    • A.房屋建筑用地
    • B.训练塔
    • C.训练器材库
    • D.装备器材库
  37. 大型活动的最显著的特点()。

    • A.场面大
    • B.参加人员多
    • C.影响大
    • D.规格高
  38. 火焰中由二次空气供氧所形成的火焰峰面称为()。

    • A.火焰
    • B.焰心
    • C.内焰
    • D.外焰
  39. 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属于()级防护。

    • A.特级
    • B.一级
    • C.二级
    • D.三级
  40. 现场新闻发布的内容,经过谁的同意后向现场的媒体通报()

    • A.现场指挥部指挥员
    • B.参与救援的指挥员
    • C.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员
    • D.现场担任宣传任务的同志
  41. 下列不是带架水枪的优点是。()

    • A.水流量大
    • B.射程远
    • C.扑救大面积火灾
    • D.扑救油类火灾
  42. 特勤消防站警戒器材配备标准表述正确的有()。

    • A.警戒标志杆10根
    • B.隔离警示带20盘
    • C.出入口标志牌3组
    • D.危险警示牌1套
  43. 二星级铁军中队体能训练标准必须达到()。

    • A.官兵体能考核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75%以上。
    • B.官兵体能考核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70%以上。
    • C.官兵体能考核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60%以上。
    • D.官兵体能考核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0%以上。
  44. 移动式供气源(即气瓶推车),是一套完整的空气呼吸器装置。()

    • A.自给式负压
    • B.非自给式正压
    • C.自给式正压
    • D.非自给式负压
  45. ()有权决定使用各种水源,利用临近建筑物及其相关设施,切断现场及其周边区域内的电力和可燃气体、液体输送,限制用火用电(格式错误)。

    • A.中队长
    • B.支队长
    • C.全勤指挥部
    • D.火场总指挥
  46. 处置地震灾害事故中搜集的信息不包括()

    • A.地震基本参数
    • B.环境信息
    • C.共救助资源信息
    • D.地质结构信息
  47. 氯气(),随温度升高而()。(中)

    • A.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减少
    • B.能溶解于水,溶解度比较大增大
    • C.易溶解于水增大
    • D.易溶解于水减少
  48. 事故现场出现有()时,在切断电源不会引发爆炸的前提下,应及时切断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

    • A.易燃粉尘
    • B.易燃液体
    • C.易燃易爆气体
    • D.有毒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