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工中级考试题(1)
-
60kg/m钢轨高度为176mm。
- 正确
- 错误
-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25.0m标准轨短40、80、160mm的三种。
- 正确
- 错误
-
曲线缩短轨长度有比12.5m标准轨短40、80、160mm的三种。
- 正确
- 错误
-
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6m、12.5m和25.0m三种。
- 正确
- 错误
-
路肩最小高程设置应比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连同波浪侵袭高和塞水高在内,再加1m富余量。
- 正确
- 错误
-
如果钢轨顶面上的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合适。
- 正确
- 错误
-
如果钢轨顶面上的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
- 正确
- 错误
-
轨底坡是否正确只能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
- 正确
- 错误
-
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是路基沉陷、捣固不良、扣件松动、枕木腐朽和钢轨磨耗等因素造成。
- 正确
- 错误
-
轨底坡是指钢轨中心线与垂直线之间的倾斜度。
- 正确
- 错误
-
高低是指钢轨顶面沿钢轨方向的竖向凹凸不平顺。
- 正确
- 错误
-
轨向是指钢轨头部内侧面沿钢轨方向的竖向凹凸不平顺。
- 正确
- 错误
-
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 正确
- 错误
-
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线路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2‰。
- 正确
- 错误
-
铁路路基横断面是指垂直于线路中心线截取的断面。
- 正确
- 错误
-
铁路基本限界可分为建筑接近限界和机车车辆限界两种。
- 正确
- 错误
-
路堤边坡坡度是指路肩边缘至路堤坡脚的垂直高度与路肩边缘至路堤坡脚的垂直距离之比。
- 正确
- 错误
-
根据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及运量,我国铁路线路共分为四个等级。
- 正确
- 错误
-
路基面宽度在曲线地段不设加宽。
- 正确
- 错误
-
我国铁路规定道床厚度为( )。
- A.10~20cm
- B.20~30cm
- C.30~50cm
- D.50~60cm
-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 ),需用竖曲线连接。
- A.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3‰和Ⅲ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4‰时
- B.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小于3‰和Ⅲ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小于4‰时
- C.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2‰和Ⅲ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3‰时
- D.Ⅰ、Ⅱ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1‰和Ⅲ级铁路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大于2‰时
-
关于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曲线外股钢轨所受的垂直力和水平力,使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匀等
- B.便于养护维修
- C.保证轨道稳定,防止车辆倾覆
- D.将离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旅客的舒适度
-
( )不属于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
- A.加强轨道的中间扣件的扣压力和接头夹板的夹紧力
- B.采用以防爬器和防爬支撑组成的防爬设备来共同抵抗钢轨爬行
- C.安装轨距杆或轨撑
- D.在线路上进行涂油
-
轨道加强设备伤损应有计划地修理或更换,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轨道加强设备伤损标准的是( )。
- A.轨距杆折断或丝扣损坏,螺帽、垫圈、铁卡损坏或作用不良
- B.轨撑损坏或作用不良
- C.防爬器折损,穿销不紧或作用不良
- D.弹条、扣板(弹片)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
提速道岔铺设木岔枕时,应用( )过渡。
- A.2600mm3260mm3160mm的木枕
- B.普通混凝土枕
- C.混凝土宽枕
- D.Ⅲ型混凝土岔枕
-
作用于钢轨上的( )力称为爬行力。
- A.竖向
- B.纵向水平
- C.横向
- D.扣件抵抗
-
轨枕每千米配置根数,应根据运量、允许速度及线路的设备条件等决定。当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地段每千米配置为1667根时,其轨枕间距为( )。
- A.600mm
- B.595.2mm
- C.568.2mm
- D.543.5mm
-
下列关于轨缝调整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原设置的轨缝不符合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的规定
- B.轨缝严重不均匀
- C.线路爬行量超过50mm
- D.轨温在《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的更换钢轨或调整轨缝轨温限制范围以内时,出现连续3个及以上瞎缝或轨缝大于构造轨缝
-
调整轨缝作业使用短轨头时,拉开的最大空隙不得超过( )。
- A.180mm
- B.170mm
- C.160mm
- D.150mm
-
绝缘接头轨缝不得小于( )。
- A.18mm
- B.6mm
- C.5mm
- D.15mm
-
轨缝应设置均匀,25m钢轨地段每千米线路轨缝总误差不得大于( )。
- A.±80mm
- B.±160mm
- C.±100mm
- D.±120mm
-
( ),不属于经审批后予以报废的钢轨。
- A.内部有暗伤或严重锈蚀达到重伤标准的钢轨
- B.侧面磨耗超过二级规定,不能调边使用的钢轨
- C.每根钢轨截去伤损部分后,长度超过10m的钢轨
- D.经铁道部批准属淘汰型的钢轨
-
某地区Tmax=60℃,Tmin=-10℃,在轨温为15℃时调整轨缝,钢轨长度为25m,则预留轨缝a0为( )。
- A.12mm
- B.11mm
- C.10mm
- D.15mm
-
钢轨接头在直线地段每节轨上相差量一般应不大于3mm,并应前后、左右抵消,在两股钢轨上累计相差量最大不得大于( )。
- A.30mm
- B.25mm
- C.20mm
- D.15mm
-
无缝线路长轨条截锯为再用轨时可先用乙炔切割,更换下来以后再锯头,但切口与锯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
- A.90mm
- B.100mm
- C.80mm
- D.60mm
-
75kg/m钢轨高度为( )。
- A.192mm
- B.176mm
- C.152mm
- D.140mm
-
50kg/m钢轨轨底宽度为( )。
- A.114mm
- B.132mm
- C.150mm
- D.148mm
-
60kg/m钢轨轨头宽度为( )。
- A.70mm
- B.72mm
- C.73mm
- D.75mm
-
在5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一孔至第二孔中心距为( )。
- A.220mm
- B.140mm
- C.150mm
- D.110mm
-
在60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轨端距第一孔中心距为( )。
- A.96mm
- B.76mm
- C.66mm
- D.56mm
-
在75kg/m钢轨上钻螺栓孔上夹板时,第二孔至第三孔中心距为( )。
- A.160mm
- B.150mm
- C.140mm
- D.130mm
-
( )不属于钢轨主要参数。
- A.钢轨的头部顶面宽
- B.钢轨的轨腰厚
- C.钢轨的长度
- D.钢轨的轨底宽
-
轨底坡设置是否正确,可以从钢轨顶面上的光带位置判定。下列关于光带和轨底坡的说法中正确是( )。
- A.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合适
- B.如果光带偏向外侧,则说明轨底坡不足
- C.如果光带居中,说明轨底坡合适
- D.如果光带偏向内侧,说明轨底坡过大
-
铁路轨距变化应和缓平顺,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线路的轨距变化率不得大于( )。
- A.1‰
- B.2‰
- C.3‰
- D.4‰
-
当350m>曲线半径≥300m时,其轨距加宽值为( )。
- A.0mm
- B.5mm
- C.10mm
- D.15mm
-
直线线路上轨向以10m弦在轨头内侧顶面下( )处量取最大矢度。
- A.10mm
- B.15mm
- C.16mm
- D.20mm
-
路基侧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 )。
- A.0.3m
- B.0.4m
- C.0.6m
- D.0.8m
-
( )不属于线路标志。
- A.公里标
- B.曲线标
- C.警冲标
- D.管界标
-
( )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 A.1250m
- B.1050m
- C.850m
- D.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