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煤矿井下电钳工模拟考试(1)考点新编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变电所内严禁存放()。

    • A.易燃物品
    • B.备品备件
    • C.引燃物品
    • D.油类
  2. 井下灭火方法有()。

    • A.间接灭火法
    • B.综合灭火法
    • C.隔绝窒息灭火法
    • D.直接灭火法
  3. 年产6万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的要求。

    • A.提升
    • B.井下运输
    • C.掘进工作面
    • D.排水
    • E.通风
  4. 接地线的作用是()。

    • A.与大地绝缘
    • B.当工作地点突然来电时,能防止工作人员遭受电击伤害
    • C.当停电设备突然来电时,接地线造成三相短路,保护动作,消除来电
    • D.泄放停电设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电荷
  5. 使用中的电缆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要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移动电缆的检查与维护,避免其受到(),发现损伤后,应及时处理。

    • A.盘圈
    • B.撞击
    • C.炮崩
    • D.挤压
  6. 电缆常见的故障有()。

    • A.接地
    • B.短路
    • C.断相
    • D.漏电
  7. 在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其联锁的方式有()。

    • A.接触器联锁
    • B.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
    • C.行程开关联锁
    • D.按钮联锁
  8.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

    • A.切断电源
    • B.检查瓦斯
    • C.挂警示牌
    • D.设防护栏
  9. 对井下()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

    • A.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
    • B.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
    • C.采区变电所
    • D.主排水泵房
  10. 井下保护接地网包括()等。

    • A.接地母线
    • B.连接导线
    • C.接地芯线
    • D.局部接地极
    • E.主接地极
  11.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应装设局部接地极的地点有()。

    • A.每个低压配电点
    • B.每个装有不同电气设备的硐室
    • C.每个(套)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 D.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
  12. 在煤矿井下判断伤员是否有呼吸的方法有()。

    • A.皮肤感觉
    • B.耳听
    • C.眼视
    • D.晃动伤员
  13. 人体触电一般有()三种情况。

    • A.两相触电
    • B.单相触电
    • C.跨步电压触电
    • D.高压触电
  14. 所有电气设备的()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 A.保护接地装置
    • B.外壳
    • C.局部接地装置
    • D.保护插件
  15. 短路电流的大小与()有关。

    • A.电网电压
    • B.电动机的负荷
    • C.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 D.电缆的长度
    • E.电缆的截面
    • F.变压器的容量
  16. 变压器的铭牌上标有变压器的()等。

    • A.额定电压
    • B.额定容量
    • C.额定电流
    • D.额定频率
  17. 井下供电系统种采取的保护装置有:()。

    • A.井下电网设漏电保护装置
    • B.井下电网进行保护接地
    • C.井下电网设过电流保护装置
    • D.井下电压进行保护
  18. 井下照明电气应采用具有()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

    • A.短路
    • B.过载
    • C.远方操作
    • D.欠电压
  19. 《煤矿安全规程》对变电硐室内机电设备的要求有()。

    • A.有停送电标志
    • B.有运行标志
    • C.标明用途
    • D.分别编号
  20.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销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1个总接地网。

    • 正确
    • 错误
  21. 井下主接地极应在()中埋设。

    • A.大巷
    • B.变电所
    • C.副水仓
    • D.主水仓
  22. 值班室电钳工每天必须对漏电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检查和跳闸试验。

    • 正确
    • 错误
  23. 隔爆开关闭锁后,接线板正面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封堵隔离带电体,断路器应装设隔离护罩,否则为不完好。

    • 正确
    • 错误
  24. 电动机内部有异物、偏轴扫膛以及外部负荷引起的运行阻力大都会导致电动机过负荷。

    • 正确
    • 错误
  25. 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可以颠倒使用。

    • 正确
    • 错误
  26. 煤矿企业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

    • 正确
    • 错误
  27. 测量埋置式检温计的绝缘电阻时,应采用不高于250V的兆欧表。

    • 正确
    • 错误
  28. 电气设备的导线接头温度允许超过导线温度。

    • 正确
    • 错误
  29. 在检修高压电气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监护人必须始终在现场。

    • 正确
    • 错误
  30. 电气设备和电缆长期过负荷可以避免漏电事故的发生。

    • 正确
    • 错误
  31. 固定敷设的高压电缆,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可以采用铝芯电缆。

    • 正确
    • 错误
  32. 发生隔爆电气设备和电缆着火时,必须立即切断就近电源,使用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严禁用水灭火。

    • 正确
    • 错误
  33. 爬电距离是指从一个导体沿绝缘体到另一导体的最短路径长度。

    • 正确
    • 错误
  34. 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可以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35. 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其上端平面不得超过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 正确
    • 错误
  36. 电气设备和电缆有裸露导体或明火操作者均属明接头;开关零位带电也属()。

    • A.羊尾巴
    • B.明接头
    • C.完好
    • D.鸡爪子
  37. 变电所低压馈电开关()进行一次漏电装置的跳闸试验。

    • A.每月
    • B.每周
    • C.每天
    • D.每班
  38. 为保证矿井的供电质量,规定电压降不超过额定电压的()。

    • A.±10%
    • B.±20%
    • C.±5%
    • D.±15%
  39. 隔爆电气设备外壳上透明件()胶粘、修理。

    • A.严禁
    • B.经同意可以
    • C.可以
    • D.不可以
  40. 容易碰到的带电体()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 A.不要
    • B.需要
    • C.必须
    • D.有
  41. 接线室内地线长度应以松开线嘴卡兰拉动电缆时,相线被拉松或脱而地线不掉为宜,否则均为()。

    • A.失爆
    • B.不完好
    • C.不失爆
    • D.完好
  42. 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附属元件必须齐全、完整、可靠,整定正确。否则为电气安全隐患点,此设备为()设备。

    • A.完好
    • B.不失爆
    • C.不完好
    • D.失爆
  43. 某矿采区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因其母线使用多台连接器连接,故检查故障时一般先从中间拆开l台连接器,使用2500V兆欧表分段检查故障的发生范围。

    • A.漏电
    • B.过流
    • C.低压
    • D.接地
  44. 开关在井下使用超过()个月应对其过流保护装置进行一次校验和调整。

    • A.12
    • B.6
    • C.9
    • D.3
  45. 井下电网有故障的线路()强行送电。

    • A.不准
    • B.联系后可以
    • C.检查后可以
    • D.第一次可以
  46. 矿井供电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值的测定,每()测定l次。

    • A.月
    • B.季
    • C.半年
    • D.年
  47. 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中,高压不超过()。

    • A.6000V
    • B.10000V
    • C.100000V
    • D.35KV
  48. 隔爆外壳的隔爆接合面的作用()。

    • A.熄火
    • B.隔热
    • C.防水
    • D.防噪音
  49. 隔爆型电气设备放置与地平面垂直,最大倾角不得超过()度。

    • A.12
    • B.15
    • C.10
    • D.20
  50. 矿井硐室外严禁使用()低压电气设备。

    • A.油浸式
    • B.充砂型
    • C.本质安全型
    • D.浇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