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矿电钳工电脑考试题及答案(1)
-
井下电缆为了防止火灾,要采用不延燃电缆。
- 正确
- 错误
-
保护接地主接地极可在主副水仓中共设l块。
- 正确
- 错误
-
电压等级为1140V系统的绝缘电阻不低于60千欧视为不漏电。
- 正确
- 错误
-
660V及以下为低压,1140V以上为高压。
- 正确
- 错误
-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电击伤害程度越重。
- 正确
- 错误
-
井下变、配电操作工负责井下变电峒室高、低压开关的停送电工作。
- 正确
- 错误
-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小于3毫米的钢板,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
- 正确
- 错误
-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镀锌铁线。
- 正确
- 错误
-
电缆的接地芯线必须与电气设备、电缆连接装置接地线柱可靠连接。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井下,严禁用试送电的方式进行故障判断和寻找电缆的故障点。
- 正确
- 错误
-
隔爆电气设备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必须是能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
- 正确
- 错误
-
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数螺栓的伸出长度。
- 正确
- 错误
-
当人体触电电流不超过30mA时为安全电流。
- 正确
- 错误
-
开关停、送电时,要记清开关手把的方向,以防止所控制设备倒转。
- 正确
- 错误
-
电缆和电气设备长期过负荷运行,会使绝缘老化而造成漏电。
- 正确
- 错误
-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采用扁钢时,要求厚度不小于4mm、截面积不小于100平方毫米。
- 正确
- 错误
-
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强送电的方法查找电气设备及电缆的故障。
- 正确
- 错误
-
在煤矿井下,瓦斯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A.煤与瓦斯突出
- B.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 C.窒息性
- D.有毒性
- E.爆炸性
-
电气设备长期过载会扩展成()故障。
- A.短路
- B.断相
- C.欠压
- D.漏电
-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神经或肌肉功能的紊乱和电烧伤,主要影响()。
- A.大脑
- B.呼吸
- C.心脏
- D.神经系统
-
综采维修电工在巡检中发现供电系统()信号不响等问题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A.漏电保护失灵
- B.电话不通
- C.设备失爆或漏电
- D.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失灵
- E.报警装置失灵
- F.电缆损伤
-
漏电保护对安全生产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 A.防止引起火灾
- B.防止人身触电
- C.防止漏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
- D.防止漏电电流烧损电气设备
-
移动变电站的布置方式有()。
- A.设置在运输平巷
- B.设置在下一个工作面的回风巷与本工作面运输平巷的联络巷内
- C.设置在运输平巷口轨道上山与材料上山的联络巷内
- D.设置在回风平巷
-
井下供电网路中,()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 A.移动变电站
- B.高压电力电缆接线盒
- C.采区变电所
- D.检漏继电器
- E.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
- F.低压配电点
- G.低压电力电缆接线盒
-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内不允许由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线。
- A.负荷
- B.信号
- C.控制
- D.电源
-
电气着火源的产生原因有()。
- A.静电
- B.照明器具或电热设备使用不当
- C.电火花和电弧
- D.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过热
-
电网中电缆连接存在()等,这些都是造成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
- A.明接头
- B.毛刺
- C.鸡爪子
- D.羊尾巴
-
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相互的间距应大于()米。
- A.0.1
- B.0.2
- C.0.4
- D.0.3
-
采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熔体电流IR=Iqe/1.8-2.5,其中1.8-2.5称为()。
- A.熔化系数
- B.灵敏系数
- C.及时熔化系数
- D.不熔化系数
-
供移变的高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有选择性的动作于跳闸的()保护装置。
- A.单相接地
- B.监视
- C.短路
- D.漏电
-
若某矿一电磁启动器工作时,JDB保护动作发生跳闸,并且跳闸后经一定延时可以重新启动,经分析可判断属()故障。
- A.短路
- B.低电压
- C.漏电
- D.过载或断相
-
井下电缆长度应符合实际需要,若需要接长,则接头必须符合电缆连接要求,杜绝()。
- A.羊尾巴、明接头、鸡爪子
- B.绑扎
- C.修补连接
- D.接线盒连接
-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不小于()mm,不大于()mm。
- A.2、12
- B.4、14
- C.3、13
- D.5、15
-
电压为127v时漏电闭锁值为()KΩ。
- A.11
- B.1.64
- C.3
- D.22
-
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由()填写操作票。
- A.工作票签发人
- B.操作人
- C.负责人
- D.监护人
-
与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mm^2的铜线。
- A.35
- B.25
- C.50
- D.100
-
电动机断相是指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绕组断线。
- A.3相
- B.2相
- C.任意一相
- D.4相
-
电缆悬挂在水平或倾斜巷道内悬挂点间距不得超过()米。
- A.3
- B.2
- C.5
- D.4
-
各变(配)电所的入口或门口应悬挂()字样的警示牌。
- A.高压危险
- B.有电危险
- C.闲人免进
- D.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采用橡胶密封的电气设备电缆引入装置,接线的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余量不小于()毫米。压叠式接线嘴压紧密封圈后单手晃动喇叭嘴,上下左右不得晃动。
- A.1
- B.2
- C.5
- D.3
-
需要停电检修隔爆电气设备时,要严格执行停、送电工作票制度。需要停高压电源时,应办理()。
- A.第一种工作票
- B.第二种工作票
- C.停电联系单
- D.第三种工作票
-
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
- A.短路、过负荷、漏电保护装置
- B.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 C.短路、过负荷
- D.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
低压馈电开关检漏装置的主、辅接地极间距应大于()米。
- A.10
- B.5
- C.3
- D.15
-
电缆护套伸入隔爆器壁长度大于()mm为不完好。
- A.15
- B.10
- C.5
- D.20
-
井下供电系统,为防止电火花的产生及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常采用的三种保护方式是()、过流保护、保护接地。
- A.过负荷保护
- B.断相保护
- C.漏电保护
- D.低电压保护
-
每()必须对漏电继电器进行l次跳闸实验。
- A.天
- B.周
- C.班
- D.月
-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连接。
- A.铜线
- B.铁线
- C.镀锌铁线
- D.铝线
-
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其重要的特征是电流突然增大和()。
- A.绝缘降低
- B.电压升高
- C.电压不变
- D.电压降低
-
带油的电气设备溢油或漏油时,()处理。
- A.必须立即
- B.应安排
- C.视情况
- D.汇报
-
螺纹连接产生松动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经受长期()而引起的。
- A.紧固
- B.运转
- C.磨损
- D.振动
-
电缆护套伸入隔爆器壁长度小于()mm为失爆。
- A.15
- B.10
- C.5
- D.20
-
隔爆电气设备用螺栓紧固透眼螺孔的部件,螺栓螺纹露出螺母超长时,()在螺栓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 A.可以
- B.不得
- C.必须
- D.经同意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