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高级车工考前练习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加工如下图所示主轴,每批加工数量为25~30件,试制订机械加工工艺卡。

  2. 正确的加工顺序应遵循前工序为后续工序准备基准原则,具体要求有哪些方面?

  3. 试述冷硬铸铁的车削特点。

  4. 加工如下图所示工件上的两孔,由于中心距(40±0.08)mm无法直接测量,而采用测量两孔直径和尺寸L来保证,问尺寸L为多少时才能保证中心距(40±0.08)mm?

  5. —根120°±15'等分的六拐曲轴,曲轴轴颈直径mm、d2=偏心距为(225±0.1)mm,分度头将d1备转至水平位置时如下图测得=448mm,然后将尖转动120°至水平位置时,测得H2=447.40mm,求曲轴的角度误差。

  6. 车削淬硬钢,车刀切削部分材料可用YT类、YW类硬质合金。()

    • 正确
    • 错误
  7.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率的机床和工艺装备,并釆用先进合理的加工方法。()

    • 正确
    • 错误
  8. 选择毛坯时,应尽量采用传统制造方法。()

    • 正确
    • 错误
  9. 由于工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 正确
    • 错误
  10. 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时,只需要考虑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

    • 正确
    • 错误
  11. 最终热处理主要用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 正确
    • 错误
  12. 公差等级高于IT6级的外圆表面,用精车作为最终加工,其经济性较好。()

    • 正确
    • 错误
  13. 游标万能角度尺是靠改变基尺测量面相对于直尺(直角尺或扇形板)测量面的相对位置来测量不同的角度。()

    • 正确
    • 错误
  14. 预备热处理安排在加工工序后进行,以改善切削性能,消除加工过程中的内应力。()

    • 正确
    • 错误
  15. 选择平整和光滑的毛坯表面作为粗基准,其目的是可以重复装夹使用。()

    • 正确
    • 错误
  16. 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会提高工件的加工难度。()

    • 正确
    • 错误
  17. 对于车削铝、镁合金的车刀,要防止切削刃不锋利而产生挤压摩擦,以致高温后发生燃烧。()

    • 正确
    • 错误
  18. 由于不锈钢的塑性大、韧性好,因此切削变形小,相应切削力、切削热也小。()

    • 正确
    • 错误
  19. 所有的量具都应完整无损,部件齐全,经计量部门定期检查,鉴定合格才能使用。()

    • 正确
    • 错误
  20. 根据某一工件某一工序的加工要求而设计制造的夹具称为专用夹具。()

    • 正确
    • 错误
  21. 扭簧测微仪结构脆弱,测量范围极小,测头与被测工件之间距离应仔细调整。()

    • 正确
    • 错误
  22. 杠杆式指示表的测杆轴线与被测工件表面的夹角a越小,测量误差就越大。()

    • 正确
    • 错误
  23. 车削箱体孔工件时,产生孔圆度误差超差原因之一是车床主轴的回转精度超差。()

    • 正确
    • 错误
  24. 床身导轨的平行度捡验是将水平仪横向放置在滑板上,纵向等距离移动滑板进行的。()

    • 正确
    • 错误
  25. 为保证工件达到图样所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夹具的定位基准与工件上的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应尽可能重合。()

    • 正确
    • 错误
  26. 在生产过程中,一个零件只可以用一种方法制造出来。 ()

    • 正确
    • 错误
  27. 车削箱体孔工件时,产生两孔同轴度误差超差原因之一是床身导轨的平直度误差超差。()

    • 正确
    • 错误
  28. 检验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差,在水平面内只许向操作者方向偏是为了补偿因切削力而引起的弹性变形。()

    • 正确
    • 错误
  29. 工件以外圆表面在定位元件上定位,工件外圆直径上的加工误差,不会产生基准位移误差。()

    • 正确
    • 错误
  30. “两销一面”定位使用削边销时,应注意使削边销的横截面长轴垂直于两销连心线。()

    • 正确
    • 错误
  31. 蜗杆的齿形为法向直廓,装刀时,应把车刀左右切削刃组成的平面旋转一个(),即垂直于齿面。

    • A.压力角
    • B.前角
    • C.导程角
    • D.后角
  32. 在大批量和大量生产中,常采用()原则。

    • A.工序集中
    • B.工序分散
    • C.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混合使用
    • D.基准重合
  33. 总结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内容,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

    • A.工艺规程
    • B.加工工艺卡
    • C.加工工序卡
    • D.刀具卡
  34. 车床的丝杠有轴向窜动,将使被加工的丝杠螺纹产生()螺距误差。

    • A.非周期性
    • B.周期性
    • C.渐进性
    • D.渐衰性
  35. 深孔滚压一般采用()进行滚压。

    • A.圆柱形滚柱
    • B.圆锥形滚柱
    • C.圆球形滚珠
    • D.圆台形滚柱
  36.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合理规定生产一件合格的产品(零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 A.工时
    • B.时间定额
    • C.生产时间
    • D.机动时间
  37. 车削不锈钢材料选择切削用量,应选择()。

    • A.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
    • B.较低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
    • C.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小的进给量
    • D.较高的切削速度和较大的进给量
  38. 总结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内容,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

    • A.工艺规程
    • B.加工工艺卡
    • C.加工工序卡
    • D.刀具卡
  39. 在机械传动中,蜗杆跟蜗轮啮合(即蜗杆副),常用于两轴在空间交错成()的运动。

    • A.<90°
    • B.90°
    • C.>90°
    • D.任意角
  40. 工件圆柱素线与轴线的()是通过刀架移动的导轨和带着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的相互位置来保证的。

    • A.直线度
    • B.圆柱度
    • C.平行度
    • D.垂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