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加油站安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精选2017年(考点)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

    • 正确
    • 错误
  2. 职工因工负伤痊愈后。经医院检查证明确实旧伤复发,可按因工负伤处理。

    • 正确
    • 错误
  3. 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按工作特点配套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可适当的向职工收取一定的费用。

    • 正确
    • 错误
  4. 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只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有企业,不适用于个人或私有企业。

    • 正确
    • 错误
  5. 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的误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粘贴、挂拴、喷印应牢固,保证在运输及储存期间不脱落、不损坏。

    • 正确
    • 错误
  6. 《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 正确
    • 错误
  7. 爆炸品一旦发生爆炸,往往危害大、损失大、扑救困难,因此从事爆炸品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爆炸品的性能、危险特性和不同爆炸品的特殊要求。

    • 正确
    • 错误
  8.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可以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 正确
    • 错误
  9.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安全措施应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存储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的救护措施。

    • 正确
    • 错误
  10.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危险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 正确
    • 错误
  1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采用“两个品种一卡”的方式编写。

    • 正确
    • 错误
  12. 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 正确
    • 错误
  1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 正确
    • 错误
  14.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 正确
    • 错误
  15. 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 正确
    • 错误
  16.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要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化学品的通用名称。名称要求醒目清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 正确
    • 错误
  17.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 正确
    • 错误
  18. 雷电可以分为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和球形雷。

    • 正确
    • 错误
  19. 静电放电时发生的火花,可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导致爆炸或火灾。

    • 正确
    • 错误
  20. 压力容器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在裂纹缺陷。

    • 正确
    • 错误
  21. 火花放电释放的能量较小。

    • 正确
    • 错误
  22. 压力容器最小厚度的确定应当考虑制造、运输、安装等因素的影响。

    • 正确
    • 错误
  23.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检查,确认瓶内气体并做好记录。

    • 正确
    • 错误
  24.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不能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 正确
    • 错误
  2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

    • 正确
    • 错误
  26. 危险化学品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无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可先行投产、运行。

    • 正确
    • 错误
  27.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未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可以投入生产、运行。

    • 正确
    • 错误
  28.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 正确
    • 错误
  29. 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缺乏安全防护设施等。

    • 正确
    • 错误
  30.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应将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存放、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

    • 正确
    • 错误
  31. 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 正确
    • 错误
  32. 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用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 正确
    • 错误
  33. 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性物质。

    • 正确
    • 错误
  34.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可以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但不得与员工放在同一楼层。

    • 正确
    • 错误
  35. 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与火源接触即可着火。

    • 正确
    • 错误
  36. 危险化学品不得露天堆放。

    • 正确
    • 错误
  37. 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可采用热水采暖不应超过80℃。

    • 正确
    • 错误
  38.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未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仅提供应急预案。

    • 正确
    • 错误
  39. 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设主标志由表示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图案、文字说明、底色和危险类别号四个部分组成的菱形标志。副标志图形与主标志相同。

    • 正确
    • 错误
  40.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 正确
    • 错误
  4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包括应急处置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等。

    • 正确
    • 错误
  42. 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 正确
    • 错误
  43. 企业应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和联络通信、记录措施。

    • 正确
    • 错误
  44.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不必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 正确
    • 错误
  45. 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尽可能不拖延、推诿。

    • 正确
    • 错误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正确
    • 错误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

    • 正确
    • 错误
  48. 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是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 正确
    • 错误
  49. 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

    • 正确
    • 错误
  50. 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 正确
    •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