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q4桥门式起重机司机理论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经质监考核部门的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 正确
    • 错误
  2. 电磁起重机的能力与物件形状及电磁铁直径有关。

    • 正确
    • 错误
  3. 电阻器按其用途应分为起动用的电阻器和起动调速用的电阻器两种。

    • 正确
    • 错误
  4. 桥式起重机运行轨道两条钢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起重机轨距。

    • 正确
    • 错误
  5. 桥式起重机无载荷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设备、电气安装的正确性。

    • 正确
    • 错误
  6. 桥式起重机主梁严重下挠有使小车电动机烧坏的可能。

    • 正确
    • 错误
  7.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创造文明、安全的工作环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 正确
    • 错误
  8. 保养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

    • 正确
    • 错误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 )

    • 正确
    • 错误
  10. 工作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得低于360伏。

    • 正确
    • 错误
  11. 不得利用起升限位器做起升停车使用。

    • 正确
    • 错误
  12. 当门式起重机跨度较小时,常做成两个刚性腿。

    • 正确
    • 错误
  13. 起钩兜翻的同时,还要校正大、小车的位置。

    • 正确
    • 错误
  14. 两台桥式起重机联合吊运1台设备时,不能使用平衡梁。

    • 正确
    • 错误
  15. 调整两制动瓦块与制动轮间隙的目的是保证电磁铁对衔铁有足够的吸力。

    • 正确
    • 错误
  16. 发现有人触电,某些原因不能切断电源,在保证救护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妥当办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带电体。

    • 正确
    • 错误
  17.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应当向所在单位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由本单位组织考试即可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 正确
    • 错误
  18.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是指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除以许用拉力的商。

    • 正确
    • 错误
  19. 产生电气爆炸的原因主要有:( )。

    • A.电气故障
    • B.绝缘老化
    • C.散热不良
    • D.使用不当
  20.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 )以及构件重量和分布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 A.现场工作环境
    • B.行驶道路
    • C.架空电线
    • D.建筑物
  21. 事故简要经过:某设备修造场地内,牛某用一根钢绳捆绑修理的设备,用5吨电动葫芦将其吊到检修平台。在吊装到第三台时,钢绳断裂,吊物压在牛某身上,致使左腿股骨骨折,伤势严重,左腿已无法保住。事故调查:该电动葫芦有生产厂产品合格证,但使用单位在该葫芦安装完工和投

    • A.单位无证使用起重机
    • B.捆绑方式错误
    • C.电动葫芦产品有问题
    • D.操作工无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22. 事故简要经过:某日晚上,一码头内,起重机操作人员在抓吊石子作业时,工人罗某从船中走来,操作人员未知其进入,抓斗撞击到罗某背部,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该抓斗定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查没有发现存在与事故相关的设备缺陷。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未发现有违

    • A.缺少现场的安全管理
    • B.设备有缺陷
    • C.没有配足作业现场的灯光
    • D.安全装置失灵
  23. 起重机无法起动的原因可能是( )等。

    • A.超载
    • B.无电、或熔断器烧坏
    • C.紧急开关、安全开关未合上
    • D.控制器手柄未放到零位
  24. 事故简要经过:某储运公司退货场地上一台10/40t门式吊钩起重机正在吊运板材,驾驶员先将主钩收起同时又放下副钩。挂钩工正准备挂上板材,突然主钩坠落,砸在挂钩工的头部,当场死亡。事故调查:该设备通过定期安检,现场勘查上升限位器已损坏(发生事故前),还了解到,事发

    • A.上升限位器失效
    • B.违反安全操作规定(不能同时操作二组起升)
    • C.挂钩工逃离不及时
    • D.日常使用中缺少维保,管理松弛
  25. 灭火方法有:( )。

    • A.隔离法
    • B.冷却法
    • C.窒息法
    • D.化学中断法
  26. 制动器刹不住的原因是( )。

    • A.闸瓦过度磨损
    • B.杠杆的纹链关节被卡住
    • C.制动轮上有油污
    • D.锁紧螺母松动
  27. 作业中,应按规定发出信号(如鸣铃等)的情况有:( )。

    • A.起重机启动后即将开动前
    • B.起重机在吊运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时
    • C.在起升、落下吊物时
    • D.吊物在吊运中接近地面工作人员时;
  28. 起重机司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做到:( )。

    • A.起动制动平稳
    • B.吊钩或负载不摇晃
    • C.吊物落点准确
    • D.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
  29. 制定《安全生产法》的目的:( )。

    • A.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 D.促进经济发展
  30. 起重操作“十不吊”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重物上站人或浮置物不吊
    • B.工作场地昏暗不吊
    • C.体积大的物体不吊
    • D.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31. 为实现平稳起吊,操作中应:( )。

    • A.避免用长挂绳
    • B.禁止快速推档
    • C.行走机构逐渐加速
    • D.禁止突然启动
  32. 通常对起重机实行( )的维修保养的工作制度。

    • A.预防性
    • B.计划性
    • C.年度检查
    • D.预见性
  33. 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有:( )。

    • A.起重机械
    • B.电梯
    • C.冲压设备
    • D.压力容器
  34.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即第115号令,于( )起施行。

    • A.2001/9/5
    • B.2002/9/5
    • C.2009/7/3
  35. 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的手势信号表示( )。

    • A.吊钩停止
    • B.停止
    • C.紧急停止
  36. 总局第115号令《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经(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A.2009/7/3
    • B.2009/7/26
    • C.2009/10/26
  37. 重物起吊前,首先要试吊,试吊高度在( ) m以下,待确认无危险后再起吊。

    • A.2
    • B.1.5
    • C.0.5
  38. 起重机安全栏拉杆高度应为()。

    • A.1000mm
    • B.1050mm
    • C.1100mm
  39. 起重机操作安全的关键是( )。

    • A.起重机的维护保养
    • B.起升机构的操作规范
    • C.行走机构的操作
  40. 起重机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动机是:( )。

    • A.笼型
    • B.绕线型异步
    • C.同步
  41.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

    • A.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B.安全为了生产生命必须安全
    • C.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2. 有主、副钩的桥式起重机,副钩的额定起重量为主钩的( )%。

    • A.10~20
    • B.20~30
    • C.30~40
  43. 司机在操作中用起重机将人与物一同提升或吊运,应( )操作。

    • A.允许
    • B.禁止
    • C.经领导批准后可以
  44. 为了保持物体在吊运中平稳,吊钩中心线与物体重心必须在( )位置上。

    • A.同一水平位置
    • B.同一垂直线
    • C.相同角度
  45. 稳钩操作时,吊钩摆幅小,跟车距离应( )。

    • A.大
    • B.小
    • C.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