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员安全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井下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3m.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小于0.7m,不得装药、爆破。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1/2。
- 正确
 - 错误
 
 - 
				
爆炸复合就是用炸药为能源,在所选择的金属板或管材的表面包裹上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工艺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在井筒内用罐笼运送硝化甘油以外的其他炸药时,罐笼升降速度不得超过4m/s。
- 正确
 - 错误
 
 - 
				
爆炸焊接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工件迅速碰撞而实现焊接的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当运送硝化甘油类炸药或电雷管时,罐笼内只准放两层炸药箱,并加固不让滑动。
- 正确
 - 错误
 
 - 
				
在有瓦斯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岩)层中爆破时,必须采用正向爆破。
- 正确
 - 错误
 
 - 
				
可以在工作面残孔或瞎炮孔中直接装药爆破。
- 正确
 - 错误
 
 - 
				
把电雷管装入药卷的方法之一是:用一根比电雷管直径稍大的金属棍,在药卷平头扎一个圆孔,把电雷管全部插入药卷中。
- 正确
 - 错误
 
 - 
				
装药前应检查和清理爆破工作面20m以内的巷道,如有煤或矸石堆、矿车或其他杂物阻塞巷道断面二分之一以上时,都要清除出去。否则不能爆破。
- 正确
 - 错误
 
 - 
				
凡爆破后剩余的炸药、雷管等,应在下班后填写退料单如数退回民爆仓库,不准私自销毁或挪作他用。
- 正确
 - 错误
 
 - 
				
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爆破材料时,炸药、电雷管必须分开运送,牵引速度不得超过2m/s。
- 正确
 - 错误
 
 - 
				
制作起爆体要在爆破地点附近,选择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金属导体的安全地点进行。
- 正确
 - 错误
 
 - 
				
严禁坐在炸药箱上制作起爆体。
- 正确
 - 错误
 
 - 
				
采用水压爆破避免了钻凿大量炮孔,还可节约炸药和雷管、提高工效。
- 正确
 - 错误
 
 - 
				
爆破作业期间安全警戒的任务是什么?( )
- A.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B.防止爆破器材丢失
 - C.协助爆破员传递工具
 - D.制止人员在作业区内吸烟、打闹、违章作业等
 
 - 
				
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出单个电雷管后,必须将其脚线扭结成麻花状。
- 正确
 - 错误
 
 - 
				
拆除爆破验孔时,在各区域应标注下列哪些参数?( )
- A.炮孔的数量
 - B.炮孔深度
 - C.使用雷管段别
 - D.钻机型号
 
 - 
				
下列哪些部位适合作为安排警戒点的位置?( )
- A.爆破危险区外
 - B.交通道口
 - C.各种角落
 - D.视野开阔的地方
 
 - 
				
在隧道中爆破,起爆人员在避炮时应考虑预防哪些危害?( )
- A.飞石
 - B.爆破冲击波
 - C.洞顶掉落石块
 - D.炮烟中毒
 
 - 
				
隧道开挖爆破作业中经常使用下面哪些炮孔?( )
- A.掏槽孔
 - B.周边孔
 - C.辅助孔
 - D.超前探孔
 
 - 
				
下列哪些参数是深孔爆破方法的特征?( )
- A.钻孔直径大于50mm
 - B.炮孔深度大于5m
 - C.设备是进口的
 - D.一次爆破量大
 
 - 
				
下面哪些工作是爆破时安全警戒人员的任务?( )
- A.清场
 - B.在指定位置站岗
 - C.管制交通
 - D.整理剩余爆破器材
 
 - 
				
民用爆炸物品是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入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 )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 A.危险物品
 - B.火药
 - C.炸药
 
 - 
				
下列哪些是防止堵孔的措施?( )
- A.将孔口岩石碎块清理干净,防止掉落孔内
 - B.每个炮孔钻完后立即将孔口用木塞或塑料塞堵好,防止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炮孔
 - C.一个爆区钻孔完成后应尽快实施爆破
 - D.炮孔钻好后要进行登记、编号
 
 - 
				
采用电力起爆法时,在加工起爆药包、装药、填塞、敷设网路等爆破作业现场,下列哪些器材是禁止使用的?( )
- A.手机
 - B.对讲机
 - C.无线电通讯设备
 - D.欧姆表
 
 - 
				
炮孔中有水时,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将孔内的水排出?( )
- A.采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的水吹出
 - B.当水量不大时可直接装入乳化炸药或用海绵等物将水蘸吸出来
 - C.利用炸药的装入将炮孔内的水排挤出来
 - D.用潜水泵将炮孔内的水抽出
 
 - 
				
对于有水炮孔,下列哪些措施是装药时应该采纳的?( )
- A.做好药包的防水处理
 - B.设法排出炮孔中的积水
 - C.采用抗水炸药
 - D.不采取任何措施
 
 - 
				
在井巷掘进爆破中,下列哪些掏槽方法是常用的?( )
- A.锥形掏槽
 - B.直孔掏槽
 - C.螺旋掏槽
 
 - 
				
在潮湿或有水炮孔中,应使用下列哪些炸药?( )
- A.铵油炸药
 - B.抗水炸药
 - C.乳化炸药
 - D.改性铵油炸药
 
 - 
				
以下哪些描述了油气井爆破的特点?( )
- A.在特定的井身中进行
 - B.外界环境不复杂
 - C.爆破器材要有良好的耐温、耐压性能
 - D.爆破器材要有良好的密封、绝缘性能
 
 - 
				
以下哪些是水下爆破的特点?( )
- A.钻孔时需要下套管
 - B.需要按开挖断面和船位有序地进行钻孔爆破
 - C.钻爆施工难度较陆域小,爆破后的碎石容易清渣
 - D.爆破器材要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
 
 - 
				
在煤矿井下掘进爆破中,下列确定警戒距离的原则哪些是对的?( )
- A.回采工作面一般不得小于30m
 - B.煤巷掘进工作面直线爆破不得小于75m
 - C.对有直角弯的工作面不得小于50m
 - D.煤巷掘进工作面直线爆破不得小于100m
 
 - 
				
在多头掘进时,爆破母线要随用随挂。以下说法哪些是对的?( )
- A.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信号线下方,距离大于0.3m的地方
 - B.爆破母线不能与金属物体接触
 - C.爆破母线可以从电气设备上通过
 - D.爆破母线不能挂在淋水下
 
 - 
				
以下哪些是对爆破安全警戒人员的要求?( )
- A.忠于职守、认真负责
 - B.佩戴标志、携带红、绿旗、对讲机、口哨等警戒用品
 - C.能坚守岗位,在指定的警戒点执勤
 - D.严格执行安全警戒信号的规定
 
 - 
				
在每次爆破中,起爆前后一共有三次信号,以下哪些是爆破警戒信号?( )
- A.预警信号
 - B.解除信号
 - C.联络信号
 - D.起爆信号
 
 - 
				
爆炸复合就是利用炸药为( ),在所选择的金属板或管材的表面包裹上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的工艺方法。
- A.原料
 - B.载体
 - C.焊接剂
 - D.能源
 
 - 
				
雷管打码编号使得每个雷管具有一发一号的全国( )特征。
- A.唯一
 - B.可互换的
 - C.相同的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小于( )时,不得装药、爆破。
- A.0.4m
 - B.0.5m
 - C.0.6m
 - D.0.7m
 
 - 
				
爆压是炸药爆炸时生成的( )气体的压力。
- A.高温高压
 - B.高温
 - C.高压
 - D.正常
 
 - 
				
一般情况下,领取爆破器材限于( )的爆破作业需要。
- A.当天
 - B.当次
 - C.当班
 
 - 
				
保管员不得向未经确认为( )爆破作业人员身份的人员发放爆破器材。
- A.当天
 - B.当班
 - C.当次
 
 - 
				
以下描述中哪个是描述拒爆的?( )
- A.A.雷管和炸药都没有爆炸
 - B.雷管引爆了炸药
 - C.炸药在传爆过程中熄灭了孔底留有残药
 - D.炸药在地下爆出了一个大坑
 
 - 
				
领取爆破器材应当在爆破作业现场( )签字确认之后进行。
- A.技术负责人
 - B.作业班长
 - C.安全员
 
 - 
				
在爆破作业现场,应当由爆破员与安全员( )清点剩余的爆破器材,共同签字确认使用和剩余爆破器材的记录。
- A.先后
 - B.独立
 - C.共同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 )。
- A.l/3
 - B.1/2
 - C.1/4
 - D.1/5
 
 - 
				
( )和并联是电起爆网路中最常用的两种连接方法。
- A.串联
 - B.倒联
 - C.直联
 - D.顺联
 
 - 
				
禁止用手提雷管脚线或导爆管的方法传送药包,上下传送药包时应该( )进行传递,严禁上下抛掷。
- A.手对手
 - B.双手
 - C.单手
 - D.用专用工具
 
 - 
				
装药完成后,应当将剩余的爆破器材撤离爆破作业面至( ),由保管员检查清点后保管。
- A.临时存放点
 - B.附近工棚
 - C.保护建设物
 
 - 
				
( )是主爆药发生爆炸时引起相隔一定距离的受爆药爆炸的现象。
- A.爆炸
 - B.殉爆
 - C.引爆
 - D.传爆
 
 - 
				
光面爆破要求爆破后壁面平整,不平整度要控制在(d)范围内。
- A.5~10cm
 - B.10~15cm
 - C.15~20cm
 - D.10~20cm
 
 - 
				
爆破作业结束后,及时将剩余的爆破器材转移至( )保管。
- A.临时存放点
 - B.储存库
 - C.工棚
 
 - 
				
煤矿井下爆破炮眼深度超过I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 A.0.3m
 - B.0.4m
 - C.0.5m
 - D.0.6m
 
 - 
				
回收清退时,务必检查确认未将( )的爆破器材混放混存。
- A.性质抵触
 - B.数量较多
 - C.生产单位
 
 - 
				
保管员应将采集的领取、发放民爆物品的电子信息按照规定时间和渠道上报给( )。
- A.安监机关
 - B.环保机关
 - C.公安机关
 
 - 
				
在串联网路中,只要有一发电雷管( )断路就会造成整个网路断路。
- A.加强帽
 - B.外壳
 - C.桥丝
 - D.钨丝
 
 - 
				
煤矿井下光面爆破时,周边光爆炮眼应用炮泥封实,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 )。
- A.0.6m
 - B.0.5m
 - C.0.4m
 - D.0.3m
 
 - 
				
在井巷爆破中,掘进工作面的炮孔可分为( )、辅助孔和周边孔。
- A.掏槽孔
 - B.中心孔
 - C.拨心孔
 - D.核心孔
 
 - 
				
通过雷管编号将雷管流通过程中各环节的( )涉爆行为等信息实时相互关联起来。
- A.保管员
 - B.责任人
 - C.爆破员
 
 - 
				
需要在公共道路上运输爆破器材时,应当向运输( )公安机关申请领取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含电子证件)。
- A.始发地
 - B.目的地
 - C.生产单位所在地
 
 - 
				
掏槽孔中空孔的作用是( )。
- A.设计需要
 - B.给爆破提供自由面
 - C.可有可无
 - D.补充装药
 
 - 
				
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能发生殉爆的最大距离称为( )。
- A.引爆距离
 - B.传爆距离
 - C.殉爆距离
 - D.爆炸距离
 
 - 
				
在运输到达目的地后( )日内,应当将爆炸物品运输证交还发证的公安机关,并上报运输证电子信息。
- A.1
 - B.2
 - C.3
 
 - 
				
煤矿井下爆破工作面有2个或2个以上自由面时,在煤层中最小抵抗线不得小于( )。
- A.0.6m
 - B.0.5m
 - C.0.4m
 - D.0.3m
 
 - 
				
在本单位作业区域内或本单位专用通道等非公共道路上为本单位运输爆破器材时,( )向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
- A.不需要
 - B.需要
 - C.应该
 
 - 
				
在隧道对头掘进爆破中,当两个工作面相距( )时,只准从一个工作面向前掘进,并应在双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点派出警戒。
- A.10m
 - B.12m
 - C.15m
 - D.18m
 
 - 
				
装卸爆破器材时,应当在现场( )措施和作业人员到位,现场保管或入出库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
- A.安全
 - B.警戒
 - C.装卸
 
 - 
				
炸药的( )表示炸药在外界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
- A.程度
 - B.难度
 - C.纯度
 - D.感度
 
 - 
				
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白天应悬挂红旗和( )。
- A.告示牌
 - B.安全告示
 - C.警标
 
 - 
				
煤矿井下爆破作业时,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导通工作只准( )一人操作,无关人员都应撤离到安全地点。
- A.爆破员
 - B.安全员
 - C.班长
 - D.组长
 
 - 
				
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夜晚应有足够的( )并悬挂红灯。
- A.照明
 - B.人员
 - C.工具
 
 - 
				
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必须按照《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相应( )后才能从事相关作业。
- A.资质
 - B.设备
 - C.条件
 
 - 
				
装卸爆破器材时,运输车辆距离储存库的门不应小于( )。
- A.2m
 - B.2.5m
 - C.3m
 
 - 
				
在两个平行巷道掘进中,当间距小于( )时,如果一个工作面需要进行爆破,应通知相邻巷道的全体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 A.10m
 - B.15m
 - C.25m
 - D.20m
 
 - 
				
多头掘进时,爆破母线要随用随挂。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信号线下方,距离要大于( )。
- A.0.3m
 - B.0.4m
 - C.0.5m
 - D.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