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钻探工初级题库及答案(1)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不得低于17%,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
- 正确
- 错误
-
密闭按服务时间长短分为临时密闭和永久密闭。
- 正确
- 错误
-
煤层瓦斯压力是突出的主要动力。
- 正确
- 错误
-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的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长条段,此长条段称为阶段。
- 正确
- 错误
-
掘进工作面放炮后支架到工作面的距离叫最小控顶距;放炮前支架到工作面的距离叫最大控顶距。
- 正确
- 错误
-
矿井通风机的工作方法称为矿井通风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利用空气中分子的扩散运动对所有地点通风的方法称为扩散通风。
- 正确
- 错误
-
《规程》规定:当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最高允许粉尘浓度不得超过20mg/m3。
- 正确
- 错误
-
瓦斯在煤层中运移有两种形式:扩散和渗透运动。
- 正确
- 错误
-
开采解放层是预防突出的区域性措施。
- 正确
- 错误
-
采用抽放式排放钻孔,工作面距煤层的法距最小值为5米。
- 正确
- 错误
-
煤层注水可以减少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 正确
- 错误
-
每个回采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以上的畅通无阻的工作面出口。
- 正确
- 错误
-
瓦斯抽放的三防装置是:防回火、防漏气和防爆装置。
- 正确
- 错误
-
氧气必须在17%以上瓦斯和空气才能爆炸。
- 正确
- 错误
-
瓦斯指有害气体总称,统称甲烷。
- 正确
- 错误
-
通风方式是主要风机的工作方法。
- 正确
- 错误
-
开孔时应该缓慢推进,待开孔钻头体全部进入岩体后,方可正常推进。
- 正确
- 错误
-
退钻杆时应使用铜锤敲击钻杆,严禁使用铁锤,防止产生火花。
- 正确
- 错误
-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O2浓度不低于20%。
- 正确
- 错误
-
钻机开孔前应悬挂好钻孔参数牌板、孔口牌板。
- 正确
- 错误
-
突出煤层中的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 正确
- 错误
-
出现喷孔现象时,要暂停进尺,钻具继续旋转,待喷孔现象消失后,方可进尺。
- 正确
- 错误
-
钻孔透采空区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只要加强通风即可。
- 正确
- 错误
-
发现孔内水量、水压突然加大或减小以及顶钻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杆。
- 正确
- 错误
-
爆破地点附近(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 A.10m
- B.15m
- C.20m
-
瓦斯喷出区域和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掘进通风方式必须采用( )。
- A.独立通风
- B.全风压通风
- C.压入式通风
-
两部钻机同时施工,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米。
- A.3
- B.5
- C.4
- D.6
-
每部钻机施工,打压车柱不少于( )根。
- A.2
- B.4
- C.6
- D.5
-
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一般在( )之间。
- A.4%~18%5
- B.4%~16%
- C.5%~16%
- D.5%~18%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干球温度)必须在( )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超过(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
- A.2℃,28℃,30℃
- B.2℃,26℃,32℃
- C.2℃,26℃,30℃
- D.2℃,26℃,34℃
-
施工钻孔时,每台钻机必须配置( )个灭火器。
- A.2
- B.3
- C.1
- D.0
-
行人风门,风门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 )m。
- A.2
- B.5
- C.7
- D.10
-
《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少于( )。
- A.5m3
- B.6m3
- C.4m3
- D.3m3
-
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 )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
- A.20
- B.15
- C.25
- D.10
-
煤层顶板中最难于跨落的是( )。
- A.伪顶
- B.直接顶
- C.老顶
- D.砂岩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回采工作面冒顶前的预兆的是( )。
- A.片帮增加
- B.瓦斯涌出量减少
- C.顶板下沉量明显增加
- D.顶板掉渣量增加
-
在突出煤层中,掘进通风不得采用( )。
- A.压入式
- B.抽出式
- C.混合式
- D.风筒导风
-
随着( ),突出的危险性增大。
- A.煤层深度增加
- B.煤层角度的减少
- C.煤层厚度的减小
- D.煤体硬度的增大
-
井下每组风门不能少于( )道。
- A.1
- B.2
- C.3
- D.4
-
只有当氧气浓度大于( )时,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才会发生爆炸。
- A.8%
- B.12%
- C.15%
- D.20%
-
下列气体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是( )。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硫化氢
- D.氨气
-
井下发生火灾时,人员应尽快撤到( )。
- A.地势高处
- B.地势底处
- C.新鲜风流中
- D.回风道中
-
井下空气中的氮气浓度增加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
- A.使人窒息
- B.损害呼吸系统
- C.损害消化系统
- D.产生爆炸
-
在突出煤层中,掘进通风不得采用( )。
- A.抽出式
- B.混合式
- C.压入式
-
下列气体中难溶于水的是( )。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硫化氢
-
井下发生水灾时,人员应( )撤退。
- A.由地势低处往地势高处
- B.由地势高处往地势低处
- C.迎着风流方向
- D.顺着风流方向
-
开采保护层防突时,保护层与被保护层的间距以()为宜。
- A.30~50m
- B.40~60m
- C.60~80m
-
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风量的( )。
- A.30%
- B.40%
- C.50%
-
爆炸威力最强的煤层浓度为( )。
- A.9㎎/M3
- B.45㎎/m3
- C.300~400m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