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混凝土试验员上岗考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钢筋表面刷油漆。()

    • 正确
    • 错误
  2. 混凝土中的水泥浆,在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起胶结。()

    • 正确
    • 错误
  3. 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

    • 正确
    • 错误
  4. 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用水量。()

    • 正确
    • 错误
  5.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者。()

    • 正确
    • 错误
  6.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

    • 正确
    • 错误
  7. 混凝土是弹塑性体材料。()

    • 正确
    • 错误
  8. 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 正确
    • 错误
  9. 普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cu与轴心抗压强度fcp之间的关系是fcp

    • 正确
    • 错误
  10. 在浇注板、梁和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mm)宜选用30~50。()

    • 正确
    • 错误
  11.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正确
    • 错误
  12. 坍落度表示塑性混凝土流动性。()

    • 正确
    • 错误
  13. 初步配合比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 正确
    • 错误
  14. 配制受侵蚀性介质作用的混凝土,优选普通水泥。()

    • 正确
    • 错误
  15. 厚大体积混凝土优选普通水泥。()

    • 正确
    • 错误
  16.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15%。()

    • 正确
    • 错误
  17.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标准尺寸为20×20×20cm3。()

    • 正确
    • 错误
  18. 坍落度小于20mm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 正确
    • 错误
  19.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越大。()

    • 正确
    • 错误
  20. 若砂子的筛分曲线落在规定的三个级配区中的任一个区,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都是合格的,即适用于配置混凝土。()

    • 正确
    • 错误
  21. 随着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增大,骨料的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则随之均增大(级配良好)。 ()

    • 正确
    • 错误
  22.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工程施工经常测定中,其所用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测定,从而及时调整混凝土组成材料实际用量的比例。()

    • 正确
    • 错误
  23. 石子的最大粒径是指石子公称粒径的上限。()

    • 正确
    • 错误
  24. 普通混凝土的干容重为1950~2500kg/m3。()

    • 正确
    • 错误
  25. 中砂的细度模数uf为3.0~2.3。()

    • 正确
    • 错误
  26. 石子的最大粒径的控制是从施工、结构截面尺寸及钢筋间距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的。 ()

    • 正确
    • 错误
  27. 砂的颗粒级配可用细度模数指标表示。()

    • 正确
    • 错误
  28. 配制混凝土用砂、石应尽量使总表面积小些、总空隙率小些。()

    • 正确
    • 错误
  29. 用压碎指标表示强度指标的材料是石子。()

    • 正确
    • 错误
  30.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有()。

    • A.等量取代法
    • B.超量取代法
    • C.少量取代法
    • D.外加法
    • E.极限取代法
  31. 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是指公称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

    • 正确
    • 错误
  32. 用()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为无砂大孔轻骨料混凝土。

    • A.轻粗骨料
    • B.普通砂
    • C.水
    • D.水泥
    • E.陶粒、浮石等
  33.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

    • A.水泥水化热过大
    • B.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 C.大气温度变化较大
    • D.混凝土早期受冻
    • E.混凝土养护时缺水
  34. 轻骨料按来源分为以下()几类。

    • A.天然多孔岩石加工而成的天然轻骨料
    • B.以地方材料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人造轻骨料
    • C.粉煤灰陶粒
    • D.页岩陶粒
    • E.以工业废渣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工业废渣轻骨料
  35. 混凝土受到硫酸盐腐蚀会开裂破坏,其防止措施有()。

    • A.合理选用水泥品种
    • B.降低水灰比,提高密实度
    • C.减少用水量
    • D.改善砂、石级配
    • E.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
  36. 防止碱骨料反应的措施有()。

    • A.采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
    • B.在水泥中掺加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混合材料
    • C.使用含钾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须专门试验,严格限制其含量
    • D.使用含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不必限制其含量
    • E.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6‰
  3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项基本要求是()。

    • A.满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 B.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
    • C.满足耐久性要求
    • D.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 E.保证养护条件
  38. 防止水泥水化热过大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有()。

    • A.在混凝土中掺加矿物掺和料,减少水泥用量
    • B.减少用水量
    • C.使用低热水泥
    • D.改善砂、石级配
    • E.增大用水量
  39. 提高混凝土抗渗性通常采用的措施有()。

    • A.采用较高的水灰比
    • B.骨料要干净、致密、级配良好
    • C.施工振捣密实
    • D.保证养护条件
    • E.掺加引气剂或矿物混合材料等改变其内部结构
  40. 影响混凝土干缩变形的因素有()。

    • A.水泥用量、细度
    • B.水泥品种
    • C.水灰比
    • D.骨料的质量
    • E.施工质量
  41. 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

    • A.水灰比的大小
    • B.龄期长短
    • C.水泥用量
    • D.骨料的多少
    • E.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42. 混凝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

    • A.混凝土干湿变形
    • B.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 C.徐变
    • D.混凝土化学收缩
    • E.温度变形
  43. 混凝土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

    • A.混凝土干湿变形
    • B.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 C.徐变
    • D.混凝土化学收缩
    • E.温度变形
  44. 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是()。

    • A.准确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 B.要选择钢模板
    • C.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 D.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
    • E.养护
  4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 A.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等级
    • B.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 C.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 D.合理使用材料
    • E.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46. 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的要求包括()。

    • A.配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部位、工程所处环境等,参考各水泥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
    • B.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 C.水泥强度选用过高,不但成本较高,还会新拌混凝土施工操作性能不良
    • D.可用强度较低的水泥来配置较高强度的混凝土
    • E.应选择工地上现有水泥
  47. 下列()材料属于胶凝材料。

    • A.水泥
    • B.石灰
    • C.石膏
    • D.沥青
    • E.混凝土
  48. 砂、石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有()。

    • A.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 B.节约水泥
    • C.承受荷载
    • D.限制硬化水泥的收缩
    • E.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49. 以下关于预拌混凝土标记符号的使用规定,正确的是()。

    • A.通用品用A表示,特制品用B表示
    • B.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和强度等级值表示
    • C.坍落度用所选定以cm为单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值表示
    • D.水泥品种用其代号表示
    • E.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直接标记在强度等级之后
  50.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的强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包括()。

    • A.配料准确
    • B.搅拌均匀
    • C.振捣密实
    • D.养护适宜
    • E.进料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