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电机车司机考试试题(1)
-
在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可以敷设电缆。
- 正确
- 错误
-
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
- 正确
- 错误
-
整流柜充电插销必须采用电源装置的专用插销。
- 正确
- 错误
-
闸瓦应装在车轮水平中心线以下。
- 正确
- 错误
-
正常行驶时,机车必须在列车的前端。
- 正确
- 错误
-
正常运行时,机车应在列车的前端。
- 正确
- 错误
-
正断层的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 正确
- 错误
-
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应装设自动重合闸。
- 正确
- 错误
-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依据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动力。
- 正确
- 错误
-
制动时如果出现车轮打滑,应在轨道上撒砂。
- 正确
- 错误
-
主磁极通常用1mm-1.5mm的硅钢片叠合铆紧而成。
- 正确
- 错误
-
主磁极通常用1mm1.5mm的硅钢片叠合铆紧而成。
- 正确
- 错误
-
主要提升装置必须配有正、副司机,在交接班升降人员的时间内,必须正司机操作,副司机巡视检查设备。
- 正确
- 错误
-
铸铝滑板的缺点是易受电火花的灼伤和易磨损.寿命短。
- 正确
- 错误
-
专为升降物料用的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5%时必须更换。
- 正确
- 错误
-
自动开关的扣闩钩处磨损过大,会引起自动开关不跳闸。
- 正确
- 错误
-
自动开关设置在电机车电源的进线端。
- 正确
- 错误
-
自动开关的电源线和负荷线接反会造成自动开关消弧方向不对。
- 正确
- 错误
-
阻车器一般设在上部车场入口处,平时应处在打开状态,往井下推车时方准关闭,以免误操作发生跑车事故。
- 正确
- 错误
-
自轨面算起,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小于2.2米。
- 正确
- 错误
-
下列()属于《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所列举的十五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 A.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
- B.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
- C.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
- D.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
蓄电池防暴插销连接器的作用()
- A.接通或断开电源装置与机车电器设备间的连接
- B.对机车起到过载或短路保护
- C.充电时作为蓄电池和充电电源连同之用
- D.给蓄电池进行放电作用
-
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属于“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 A.并联通风
- B.对角式通风
- C.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
- D.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的
-
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属于“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 A.并联通风
- B.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
- C.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
- D.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
-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应采取下列()有效应对措施。
- A.配备专业人员
- B.编制专门设计
- C.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
- D.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
噪声危害的防治措施有()
- A.控制噪声源
- B.加强个体防
- C.控制噪声的传播
- D.健康监护
-
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属于“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
- A.矿井总风量不足
- B.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
- C.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
- D.违反规定串联通风
-
止血方法有哪些()
- A.指压动脉法
- B.压迫包扎法
- C.加垫屈肢法D止血带法
-
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的不同可分()。
- A.他励电动机
- B.并励电动机
- C.串励电动机
- D.复励电动机。
-
制动装置按操作动力可分为()两种。
- A.手动闸
- B.电动闸
- C.液压闸
- D.气闸
-
运送大型材料或爆破材料的车速不得超过()米/秒
- A.1.5
- B.2
- C.2.5
-
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米/秒。
- A.3
- B.4
- C.5
- D.6
-
在充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不得超过()
- A.25℃
- B.35℃
- C.45℃
-
在地面或工业广场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的地方架线高度不小于()
- A.2米
- B.2.2米
- C.1.9米
-
在矿车摘挂钩地点,两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 A.0.5m
- B.1m
- C.1.5m
-
在井底车场,从井底到乘车场内架线高度不小于()
- A.2米
- B.2.2米
- C.1.9米
-
在双轨运输巷中,在采区装载点,两列列车车体的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
- A.0.2
- B.0.7
- C.1
- D.1.3
-
在双轨运输巷中,两条铁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必须使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
- A.0.1
- B.0.2
- C.0.3
- D.0.4
-
在双轨运输巷中,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 A.0.2m
- B.0.3m
- C.0.4
-
在双轨运输巷中,在矿车摘挂钩地点,两列列车车体的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m。
- A.0.2
- B.0.5
- C.0.7
- D.1
-
在同一水平行驶机车数大于()台时,应使用“信、集、闭”系统。
- A.5
- B.6
- C.7
- D.8
-
在完好标准中,机车同一轴两轮的直径差不得超过()。
- A.2mm
- B.3mm
- C.4mm
-
长度超过()公里的主要运输平巷,上下班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
- A.1.5
- B.2
- C.2.5
-
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得超过()伏。
- A.36
- B.380
- C.127
- D.220
-
直流架空线的悬挂间距,在直线段内不得大于()。
- A.3m
- B.4m
- C.5m
-
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的()牵引。
- A.前端
- B.后端
- C.中间
- D.任意位置
-
制动手轮停放位置,应当保证手轮转紧圈数在()圈的范围内有效制动。
- A.5~6
- B.4~5
- C.2~3
- D.3~4
-
制动手轮停放的位置,应保证手轮转紧圈数在()的范围内,可有效制动。
- A.2~3圈
- B.3~4圈
- C.4~5圈
-
主要运输巷道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得大于()mm。
- A.2
- B.3
- C.4
- D.5
-
制动闸瓦的磨损余厚不得小于(),否则应更换。
- A.5mm
- B.8mm
- C.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