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工技师试题(1)
-
工作面必须有不少于30%的备用支护材料。()
- 正确
- 错误
-
单体液压支柱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的0.2m。()
- 正确
- 错误
-
挂梁时要一人站在支架完整处,两手捉住铰接顶梁将之插入已安设好的顶梁两耳中,另一人站在人行道,插上顶梁园销并用锤将园销打到位。()
- 正确
- 错误
-
当发现π型钢梁与顶板间有空顶时,要用垫板将顶背实。()
- 正确
- 错误
-
禁止用木楔或其它物品代替调角楔。()
- 正确
- 错误
-
工作面的浮煤厚度不可以超过规定。()
- 正确
- 错误
-
交接班时应向下班支护人员详细交代本班支护情况、出现的故障、存在的问题。()
- 正确
- 错误
-
工作面收尾时要把工作面的浮煤、矸石及煤尘进行清理,整理好管线。()
- 正确
- 错误
-
禁止在缺口内无支护的情况下空顶作业。()
- 正确
- 错误
-
移梁要滞后采煤机5m。()
- 正确
- 错误
-
Φ80mm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应该大于60KN。()
- 正确
- 错误
-
应根据作业规程的规定确定柱位,清扫柱位浮煤,凿柱窝或麻面,需穿鞋时,将鞋平放在柱位上。()
- 正确
- 错误
-
应坚持敲帮问顶,发现活煤矸、伞檐、顶板离层、顶板破碎、冒顶或片帮危险时,要及时处理,加强支护。()
- 正确
- 错误
-
采煤机割煤、风镐落煤等超过规定控顶距离时,支护工可以要求停止采煤,待支柱齐柱后,方可继续采煤。()
- 正确
- 错误
-
插调角楔,应将顶梁托起,由下向上插入调角楔,使梁与顶板留有0.1-0.15的间隙。()
- 正确
- 错误
-
高档普采工作面乳化液泵站压力不得低于30MPa。()
- 正确
- 错误
-
液压支架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一个以上小爪或手柄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 正确
- 错误
-
割煤后支柱必须紧跟移设,少留空顶。()
- 正确
- 错误
-
乳化液的浓度不得低于3%—5%。()
- 正确
- 错误
-
发现注液枪漏液,损坏,变形,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时,应立即配合有关人员修补或更换。()
- 正确
- 错误
-
铰接顶梁如有两端接头损伤裂纹,各种焊缝开裂,弯曲,变形,耳子变形,连续缺“牙”不能卡住支柱,销子弯曲或无销时,应立即更换。()
- 正确
- 错误
-
工作面过断层或顶板破碎时,要用及时支护紧跟采煤机机身移梁。()
- 正确
- 错误
-
工作面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 正确
- 错误
-
挂梁后应及时按规定支设临时支柱。()
- 正确
- 错误
-
当采高大于3.0m操作有困难时,人员可站在专用站台上进行操作,而且必须在已挂好的顶梁掩护下操作。()
- 正确
- 错误
-
跟机挂梁时,人应站在两支柱间孔挡内进行操作。()
- 正确
- 错误
-
升柱时,应用手托住调角楔并随升柱而及时插紧。()
- 正确
- 错误
-
调角水平楔子必须水平插入顶梁牙口内,不允许垂直插入。()
- 正确
- 错误
-
支柱与底板要全面接触,不准支在浮煤、浮矸上。()
- 正确
- 错误
-
班长、验收员验收,处理存在的问题,合格后方可收工,清点工具,放置好备品配件。()
- 正确
- 错误
-
支护时药注意附近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各种管线,要按规定留出炮道和机道。()
- 正确
- 错误
-
坚硬底板必须穿鞋,松软顶板倾角打的支柱必须凿柱窝。()
- 正确
- 错误
-
支柱退山要有力。()
- 正确
- 错误
-
部分单体支柱要进行编号。()
- 正确
- 错误
-
支柱三用阀要统一指向工作面煤壁。()
- 正确
- 错误
-
支护工工作前要了解上班工作面情况和顶板支护情况及遗留问题。()
- 正确
- 错误
-
生产矿井中,井下的最低温度不得小于0℃。()
- 正确
- 错误
-
对工作中查出的问题,出井后要向班组长、验收员汇报。()
- 正确
- 错误
-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5%。()
- 正确
- 错误
-
风门是巷道中可以通过人员和车辆,但不让风流通过的通风设施。()
- 正确
- 错误
-
《煤炭法》第59条规定,对监督或者破坏煤矿矿区设施、器材及其他危及煤矿矿区安全的行为,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权()、()。
- A.检举
- B.控告
- C.制止
- D.批评
-
矿井机电硐室入口处必须悬挂()字样的警示牌,如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硐室内必须在明显地点悬挂()字样的警示牌。
- A.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 B.高压危险
- C.禁止入内
- D.注意安全
-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在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突水预兆,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立即(),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危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 A.停止作业
- B.报告矿调质量
- C.向高处撤退
- D.报告矿长
-
煤矿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制度。
- A.安全第一
- B.预防为主
- C.安全奖罚
- D.群防群治
-
国家对煤炭开发实行()、()和()的方针。
- A.科学发展
- B.统一规划
- C.合理布局
- D.综合利用
-
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知识,具有领导()和处理()的能力。
- A.安全专业
- B.安全生产
- C.应急救援
- D.矿山事故
-
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和()。
- A.批评
- B.检举
- C.控告
- D.意见
-
矿山企业必须对作业场所中的()性质和()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安全要求。
- A.有毒有害
- B.井下空气含氧量
- C.各种原材料
- D.机电设备
-
矿山企业职工必须遵守有关矿山安全的()、()和()。
- A.法律
- B.法规
- C.企业规章制度
- D.劳动公约
-
矿山企业必须对()、()、(),定期检查、维修,保证使用安全。
- A.机电设备及防护装置
- B.安全检测仪器
- C.各种原材料
- D.劳保用品
-
矿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不得使用。
- A.材料
- B.设备
- C.器材
- D.防护用品
- E.安全检测器
-
矿山设计规定保留的()、(),在规定的工作期限内,应当予以保护,不得开采或毁坏。
- A.矿柱
- B.岩柱
- C.无炭柱
- D.刀柱
-
液压支架操纵阀手把处于停止位置时,阀内能听到咝咝声响,或油缸有缓慢动作的可能的原因是()
- A.阀座等零件密封不好
- B.密封圈或密封弹簧损坏
- C.阀内有脏物卡住
- D.回液路截止阀未打开,或回液路堵塞
-
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竣工后,由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验收,并且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参加;不符合()和()的,不得验收,不得投入生产。
- A.矿山安全规程
- B.行业技术规范
- C.安全评价标准
- D.安全质量标准
-
液压支架立柱不能卸载或卸载后不收缩及收缩困难可能的原因是()
- A.液控单向阀顶杆折断,弯曲变形,或顶端缩粗,使阀门打不开
- B.液控单向阀顶杆密封损坏,泄漏
- C.回液路截止阀未打开,或回液路堵塞
- D.立柱内导向套损坏
-
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供液后无动作或动作缓慢可能的原因是()
- A.活塞的密封件损坏,高低压窜液
- B.控制阀、交替逆止阀或液控单向阀的密封不严,有脏物卡着或密封件损坏
- C.活塞杆弯曲变形,或焊接处断裂
- D.进液管路压力大,阻力大,或回液管堵塞
-
液压支架立柱供液后不伸不降,或伸出太慢可能的原因是()
- A.供液软管或回液管打折、堵死
- B.操纵阀关闭太早,初撑力不够,低压渗漏
- C.管路中压力过低或泵的流量较小
- D.液控单向阀顶杆密封损坏,泄漏
-
液压支架管路系统无液压,操作无动作可能的原因是()
- A.断路阀未打开
- B.软管接头脱落或扣压不紧,接头密封件损坏,漏液
- C.进液侧过滤器被堵死,液路不通
- D.操纵阀内密封环损坏,高低压腔窜液
-
关于《煤矿安全规程》对液压支架操作安全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第63条第二款规定:运送、安装和撤除液压支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明确规定运送方式、安装质量,撤除工艺和顶板管理方法,并指定专人负责
- B.第五款规定:严格掌握采高、严禁采高超过支架允许的最大高度,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允许的最小高度
- C.第六款规定:当采高超过3米或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板,并坚持使用好,防止片帮伤人
- D.第九款规定:处理倒架、歪架、压架以及更换支架或拆修顶梁、支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都必须有安全措施
-
关于液压支架一般规定说法正确是()
- A.液压支架工必须熟悉液压支架的性能、构造、原理和液压控制系统,掌握本操作规程,能够按完好标准维护保养液压支架,懂得顶板管理方法和“工作面作业规程”,并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 B.在液压系统截止阀、隔离阀关闭状态下,可以操作支架
- C.支架所有的阀组、立柱、千斤顶,一般不准在井下拆检,可整体更换
- D.严禁随意拆卸和调整支架上的安全阀
-
倾斜煤层的倾角为()。
- A.0-25°
- B.25-45°
- C.45-80°
-
在工作面(),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设置瓦斯传感器。
- A.回风巷
- B.付巷
- C.工作面端头
-
作业完,拆卸液枪时,应()。
- A.直接拆卸
- B.先关掉截止阀再拆卸
- C.将枪管压在顶板上后拆卸
-
三用阀控制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三个动作()。
- A.升柱、承柱、降柱
- B.支护、卸载、降柱
- C.升柱、承载、放液
-
煤尘爆炸的条件是()。
- A.有高温热源、有足够氧气的来源
- B.有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煤尘、高温热源、足够氧气的来源
- C.有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煤尘、足够氧气的来源
-
单体液压支柱使用的乳化液的浓度为()。
- A.3~4%
- B.2~3%
- C.小于2%
-
倾斜煤层的倾角为()。
- A.45°~90°
- B.0~25°
- C.25°~45°
-
DZ16-25/80的支柱型号中25表示()。
- A.支柱最大高度
- B.额定工作阻力
- C.支柱行程
-
轻型回柱绞车安装时可用()木柱固定。
- A.6根
- B.2根
- C.4根
-
保持单体液压支柱恒阻性的阀件叫()。
- A.安全阀
- B.单向阀
- C.卸载阀
-
回采工作两巷超前支护预松软底板时,支柱要穿鞋,其支柱钻底量不得大于()。
- A.50mm
- B.100mm
- C.150mm
- D.200mm
-
煤层层面上与走向垂垂直的线叫()。
- A.走向线
- B.倾斜线
- C.方向线
-
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宽度不得小于()。
- A.0.5m
- B.0.6m
- C.0.7m
- D.0.8m
-
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范围支架必须完整无缺,其支护范围不得小于()。
- A.10m
- B.20m
- C.30m
- D.40m
-
综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高度不得小于()。
- A.1.5m
- B.1.6m
- C.1.7m
- D.1.8m
-
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攀力不得低于泵站压力的()。
- A.60%
- B.70%
- C.80%
- D.90%
-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梁端距最大不得超过()。
- A.300mm
- B.310mm
- C.320mm
- D.340mm
-
工作面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其顶梁侧护板错差不得大于()。
- A.1/2
- B.1/3
- C.2/3
- D.3/4
-
工作面液压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
- A.20mm
- B.30mm
- C.40mm
- D.50mm
-
工作面液压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不得大于()。
- A.5°
- B.6°
- C.7°
- D.8°
-
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支柱初撑力不得低于()。
- A.50KN
- B.60KN
- C.90K
- D.100KN
-
采煤工作面两巷净高不得低于()。
- A.1.6m
- B.1.8m
- C.2.0m
- D.2.2m
-
回采工作面基本顶初次破断引起的矿压显现叫()。
- A.初次垮落
- B.初次断裂
- C.初次采压
-
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时,瓦斯不能爆炸。
- A.10%
- B.11%
- C.12%
- D.13%
-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整体推移时,弯曲部分(段)的长度不得小于()。
- A.10m
- B.15m
- C.20m
- D.25m
-
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风速不得大于()。
- A.3m/s
- B.4m/s
- C.5m/s
- D.6m/s
-
煤电钻的电压是()。
- A.110V
- B.127V
- C.220V
-
空气中悬浮煤尘含量达到()时,遇热源即可发生爆炸。
- A.25g/m3
- B.35g/m3
- C.45g/m3
-
工作面液压支架(柱)的工作特征是()式的。
- A.微增阻
- B.急增阻
- C.恒阻
- D.刚性
-
支架结构与密度对控顶区的顶板有()。
- A.直接影响
- B.间接影响
- C.没有影响
-
从井下工作面或回风地点流出的风流叫()。
- A.循环风
- B.串联风
- C.并联风
- D.回风
-
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 A.1%
- B.1.5%
- C.2.0%
- D.2.5%
-
DZ18-25/80型单体液压支柱中()是表示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
- A.18
- B.25
- C.80
-
木支柱是属于()支柱。
- A.微增阻性
- B.急增阻性
- C.恒阻性
- D.刚性
-
工作面的风量中每人每分钟不得低于()。
- A.2m3
- B.3m3
- C.4m3
- D.5m3
-
煤炭自燃是在()条件下发生。
- A.通风不良
- B.不通风
- C.通风良好
-
煤矿习惯上把()叫矿井瓦斯。
- A.一氧化碳
- B.二氧化碳
- C.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
-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大修期为()。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工作面收尾或顶板破碎需用网片联结时,两片网必须搭接()。
- A.0.05m-0.1m
- B.0.1-0.2m
- C.0.2-0.3m
- D.0.3-0.4m
-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是靠()升柱的。
- A.泵站供液
- B.注液枪
- C.柱内循环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