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资格证培训题库及答案(1)
-
在斜巷内必须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规定。( )
- 正确
- 错误
-
带式输送机严禁人料混装。( )
- 正确
- 错误
-
掘进工作面有透水征兆时,要立即停止掘进。( )
- 正确
- 错误
-
排放被淹井巷的积水时,要定期检查水面的空气成分。( )
- 正确
- 错误
-
防水闸门硐室前后两侧要分别砌筑5 m混凝土护碹。( )
- 正确
- 错误
-
一台局部通风机可同时向多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
- 正确
- 错误
-
采空区瓦斯抽放点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永久性密闭,其厚度不得小于500mm。( )
- 正确
- 错误
-
矿井通风井口要装设防火铁门或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
- 正确
- 错误
-
使用铰接顶梁工作面铰接率要大于85%。( )
- 正确
- 错误
-
分析煤矿伤亡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常按以下原因进行分析( )。
- A.文化程度
- B.三违
- C.工程质量
- D.安全措施
- E.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
-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停风时,要立即撤出工作人员。( )
- 正确
- 错误
-
下列事故中,( )不统计到本企业的伤亡事故总数中,需列表统计上报备案。
- A.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 B.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
- C.职工在生产岗位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
- D.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
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是对伤亡事故处理的内容之一。 下列选项中,( )属于企业对职工的行政处分。
- A.警告
- B.记过
- C.记大过
- D.降级
- E.撤职
- F.留用察看
- G.开除
- H.拘留
-
为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灾区,在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必须制定有效的、可靠的措施。相应的编制原则有( )。
- A.通知和引导灾区人员撤出的措施
- B.控制风流措施
- C.为灾区人员创造自救条件
- D.确定救灾人员的避灾路线
-
隔离式自救器有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两种。它们可以防护下列( )有害气体。
- A.硫化氢
- B.二氧化硫
- C.一氧化碳
- D.二氧化氮
-
在现场救护出血伤员时,需迅速采用暂时止血方法,以免失血过多导致伤员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
- A.敷料压迫伤口止血法
- B.指压止血法
- C.屈肢止血法
- D.止血带止血法
-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以后,要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 ),拟订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 A.追查领导
- B.查明原因
- C.分清责任
- D.进行罚款
-
下列选项中,( )是属于在使用避难硐室时应注意的正确说法。
- A.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一定要在避难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 B.有规律的敲打管道、铁轨或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援助
- C.使硐门敞开,以便救护队寻找
-
按照GB6442—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事故调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进行事故现场处理。下列选项中,( )属于事故现场处理的主要内容。
- A.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
- B.认真保护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 C.做好现场标志
- D.将事故现场恢复到事故前的状态
-
在突发事故现场出现的危重伤员,需要通过复苏术进行心跳、呼吸的抢救。下列选项中,( )可以用来判定复苏是有效的。
- A.颈动脉出现搏动
- B.面色由紫绀变为红润
- C.瞳孔由大缩小
- D.复苏有效时,可见眼睑反射恢复
- E.自主呼吸出现
-
不属于“三先三后”救护原则的是( )。
- A.先复苏、后搬运
- B.先止血、后搬运
- C.先固定、后搬运
- D.先包扎、后搬运
-
爆破地点附近( )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 A.10 米
- B.15 米
- C.20 米
- D.30 米
-
能隔断风流的一组通风设施是( )。
- A.风门、风桥
- B.风门、风窗
- C.风门、风墙
- D.风桥、风障
-
移动式和( )式电气设备都应使用专用的不延燃橡套电缆。
- A.落地
- B.悬挂
- C.手持
-
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 )划分的。
- A.相对瓦斯涌出量
- 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 C.绝对瓦斯涌出量
- 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
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时,乘坐人员间距不得小于( )。
- A.2 米
- B.4 米
- C.8 米
-
采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太长可导致肌体坏死。
- A.1 小时
- B.2 小时
- C.3 小时
- D.4 小时
-
煤矿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 )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 A.10 米
- B.20 米
- C.50 米
-
采用人力推车时,一人只准推( )辆车。
- A.一
- B.两
- C.三
-
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 )5‰ 时,不得小于10 米。
- A.大于
- B.大于或等于
- C.小于或等于
-
距井下带式输送机头、机尾10 米范围内必须用( )材料支护。
- A.可燃
- B.可燃或不燃
- C.不燃
-
列车的制动距离,运送( )时不得超过40米。
- A.人员
- B.物料
- C.伤员
-
运送人员时,列车的制动距离不得超过( )。
- A.20 米
- B.40 米
- C.50 米
-
井下列车或单独机车必须前有照明,后有( )灯。
- A.绿
- B.红
- C.黄
-
双轨运输巷道中,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
- A.0.2 米
- B.0.3 米
- C.O.5 米
-
电话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同侧悬挂时,要相距( )以外。
- A.O.1 米
- B.0.3 米
- C.0.5 米
-
电话和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同侧悬挂时,电话和信号电缆要位于电力电缆的( )。
- A.上方或下方
- B.下方
- C.上方
-
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 )面起不得低于2 米。
- A.轨
- B.道渣
- C.枕
-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 平方毫米的( )线。
- A.铁
- B.铜
- C.铝
-
1140 V设备使用的电缆应为分相屏蔽的( )电缆。
- A.矿用移动屏蔽橡套软
- B.橡胶绝缘屏蔽
- C.不延燃橡胶
-
检漏继电器的辅助接地线应是橡套电缆,其芯线总面积不小于( )。
- A.10 平方毫米
- B.20 平方毫米
- C.30 平方毫米
-
值班电工每( )对检漏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检查,并做试验记录。
- A.班
- B.周
- C.天
-
矿井地面消防水池要经常保持( )以上水量。
- A.100 立方米
- B.200 立方米
- C.300 立方米
-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 )它的长时最大实际工作电流。
- A.大于或等于
- B.小于
- C.小于或等于
-
甲烷检测仪每隔( )要使用校准气样进行调校。
- A.7天
- B.15天
- C.30天
-
甲烷传感器必须垂直悬挂,距( )不大于300 毫米。
- A.支架
- B.两帮
- C.顶板
-
利用抽放的瓦斯时,其瓦斯浓度不得小于( )。
- A.25%
- B.30%
- C.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