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防爆考试题(1)
-
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
- 正确
- 错误
-
本质安全电路就是国标GB3836.2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环境气体的电路。
- 正确
- 错误
-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
- 正确
- 错误
-
主接地极在井下主、副水仓内埋设1块即可。
- 正确
- 错误
-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程度,避免了在正常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 正确
- 错误
-
钢丝铠装电缆多用于水平巷道和缓倾斜巷道内。
- 正确
- 错误
-
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
- 正确
- 错误
-
安全电流为50mA及以下。
- 正确
- 错误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防爆电气设备快开门结构开门时间应在警告版上表明。
- 正确
- 错误
-
安装连锁装置困难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征得国家检验机构的同意后,可以不用安装,也不用设置代替装置。
- 正确
- 错误
-
每类防爆型电气设备连锁装置都应使用专用工具才能解除其连锁作用。
- 正确
- 错误
-
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后,避灾人员在撤离灾区时佩带的自救器可根据需要随时取下。
- 正确
- 错误
-
已在井下工作的防爆检查工,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5天。
- 正确
- 错误
-
井下低压配电系统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电压时,低压电气设备上应明显标出其电压的额定值。
- 正确
- 错误
-
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 正确
- 错误
-
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地线做电气连接的保护措施。
- 正确
- 错误
-
对于外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外壳以及铠装电缆的铅皮和铠装等,均应可靠接地。
- 正确
- 错误
-
电缆引入装置密封圈单孔内穿入2根电缆时同样为合格。
- 正确
- 错误
-
隔离式自救器可适用于任何空气环境中的自救。
- 正确
- 错误
-
当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之差较大时,电缆与密封圈之间可缠胶带使密封圈和电缆紧固。
- 正确
- 错误
-
井下保护接地网包括( )等。
- A.主接地极
- B.局部接地极
- C.接地母线
- D.连接导线
-
隔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特征有( )。
- A.不传爆性
- B.气密性
- C.本质安全性
- D.耐爆性
-
电缆常见的故障有( )。
- A.短路故障
- B.漏电故障
- C.断相故障
- D.电缆着火
-
矿井供电系统对电气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有( )。
- A.快速性
- B.选择性
- C.灵敏性
- D.可靠性
-
引入装置试验包括( )。
- A.密封性能试验
- B.压力试验
- C.强度试验
- D.机械强度试验
-
下列那些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
- A.采区变电所
- B.装有电气设备的洞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 C.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 D.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
电气设备长期过载会扩展为( )故障
- A.短路
- B.欠压
- C.漏电
- D.断相
-
井下安全供点的主要保护设施有:( )。
- A.保护接地
- B.漏电保护装置
- C.过流保护装置
- D.电压保护
-
电缆主芯线截面可依照( )原则进行选择或校验。
- A.电压损失
- B.允许负荷电流
- C.电源电压
- D.最小两相短路电流
-
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时,闭锁装置能切断掘进工作面及回风巷内的动力电源并闭锁。
- A.1.0
- B.1.5
- C.0.5
- D.2.0
-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 )供电。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线路
- C.专用的橡套电缆
- D.专用开关
-
在标准要求的实验条件下,在电阻电路或电感电路中引起爆炸性试验混合物点燃的(),为最小点燃电流。
- A.最大电流
- B.最大电压
- C.最小电流
- D.最小电压
-
防爆电气设备的完好标准规定,隔爆型电气设备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必须不小于()mm。
- A.15
- B.20
- C.25
-
增安型电气设备的保护方式通常是()。
- A.电流保护和漏电保护
- B.电流保护和温度保护
- C.温度保护和漏电保护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测得的电阻值不得大于()Ω。
- A.3
- B.2
- C.1
- D.4
-
测定防爆电气设备的表面温度应在()进行。
- A.室内
- B.室外
- C.井下
- D.室内外均可
-
1140V低压电网,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阻整定值为()KΩ。
- A.3.5
- B.11
- C.1.5
- D.20
-
()是指两个导电部分间的最短空间距离。
- A.电气间隙
- B.爬电距离
- C.绝缘距离
- D.最小距离
-
矿用电气设备由断电到开盖(门)的时间间隔须大于电容器放电至能量小于()所需时间和电热器温度降至低于450oC所需的时间。
- A.0.5mJ
- B.0.4mJ
- C.0.2mJ
- D.0.1mJ
-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而造成瓦斯爆炸、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防爆电气设备都必须设置()。
- A.连锁装置
- B.漏电保护
- C.漏电闭锁
-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1次。
- A.每月
- B.每半年
- C.每年
-
隔爆型电气设备中电动机轴与轴孔采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mm。
- A.0.5
- B.0.075
- C.0.015
-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运行时,影响其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 A.潮气粉尘的影响
- B.机械振动
- C.过高的温度
-
井下使用的电缆最小截面积不小于()mm2。
- A.11
- B.12
- C.15
- D.16
-
Ⅰ类开关如果设置短路、漏电保护时,保护装置动作后应锁定,保护装置动作机构应采用()形式。
- A.手动复位
- B.自动复位
- C.手动和自动复位同时存在
-
防爆电气设备的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须不大于()μm。
- A.6.3
- B.3.2
- C.5.4
- D.4.5
-
硐室内各种设备之间应留出()m以上的通道。
- A.0.5
- B.0.8
- C.0.9
- D.0.3
-
隔爆接合面的粗糙度主要是影响其间隙的最大值,因此国标GB3836.2要求接合面平均粗糙度不超过()μm。
- A.3.2
- B.4.8
- C.6.3
-
电压低于1140v的插接装置,须设有防止骤然拔脱的徐动装置;电压高于1140v的插拔装置,须采用带有()的装置。
- A.机械闭锁
- B.电气连锁
- C.机电闭锁
- D.不用闭锁
-
()V设备使用的电缆,必须带有分相屏蔽的橡套电缆。
- A.1140
- B.660
- C.380
- D.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