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及答案(2)必看必做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煤矿井下的应急救援预案中,安全撤退人员的具体措施是( )。

    • A.通知和引导人员撤退
    • B.控制风流
    • C.为灾区创造自救条件
    • D.建立井下保健站
  2. 煤矿的( )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A.通风
    • B.防瓦斯
    • C.防煤尘
    • D.防水火
    • E.环境卫生
  3. 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 )。

    • A.及时营救遇难人员
    • B.及时控制危险源
    • C.清除事故现场危害后果
    • D.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4. 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 ),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 A.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B.作业规程
    • C.操作规程
  5. 每半年至少监测1次噪声。井工煤矿噪声监测点应当布置在( )、风动凿岩机、破碎机、主水泵等设备使用地点。

    • A.主要通风机
    • B.空气压缩机
    • C.局部通风机
    • D.采煤机
    • E.掘进机
  6. 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目标管理、投入、奖惩、技术措施审批、培训、办公会议制度,( )等。

    • A.安全检查制度
    • 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 C.通事故报告与责任追究制度
  7. 井下( )、带式输送机走廊、转载点等地点,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者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者用除尘器除尘。

    • A.煤仓(溜煤眼)放煤口
    • B.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
    • C.地面筛分厂
    • D.破碎车间
  8. 矿山救护队处理事故时,井下基地应设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并应有( )。

    • A.直通指挥部和灾区的通讯设备
    • B.安全员
    • C.电钳工
    • D.值班医生
  9. 井工煤矿掘进机作业时,应当采用( )等综合措施。

    • A.内喷雾
    • B.外喷雾
    • C.通风除尘
  10. 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

    • 正确
    • 错误
  11. 煤工尘肺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 正确
    • 错误
  12. 处理顶板事故时,应当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情况,检查( ),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 A.通风
    • B.瓦斯
    • C.煤尘
  13. 煤矿生产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都是较为重要的工作,都必须重点去抓,不能有主次之分。( )

    • 正确
    • 错误
  14.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不会对煤矿职工造成职业危害。()

    • 正确
    • 错误
  15.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能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

    • 正确
    • 错误
  16. 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而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由于主观上不希望发生,不是有意识行为,不应对责任人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

    • 正确
    • 错误
  17. 做好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属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能之一。()

    • 正确
    • 错误
  18.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具有规范性、社会性、可行性三个特点。()

    • 正确
    • 错误
  19. 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 正确
    • 错误
  20. 煤工尘肺病人一般不会死于合并症和继发病,一般死于本病。()

    • 正确
    • 错误
  21. 煤工尘肺的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工龄长、发病年龄大、病情恶化迅速。()

    • 正确
    • 错误
  22. 局部通风机可以不选用低噪声设备。()

    • 正确
    • 错误
  2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内容由四大功能块组成,即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正确
    • 错误
  24.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作业场所噪声不应超过90dB(A) 。()

    • 正确
    • 错误
  25. 在职业活动中引起健康伤害的疾病型有害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称安全隐患。()

    • 正确
    • 错误
  26. 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正确
    • 错误
  27. 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 正确
    • 错误
  28.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

    • 正确
    • 错误
  29. 井工煤矿炮采工作面应当采用湿式钻眼、冲洗煤壁、水炮泥、出煤洒水等综合防尘措施。()

    • 正确
    • 错误
  30. 当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 正确
    • 错误
  31. 每个救护小队应当由不少于()人组成。

    • A.7
    • B.8
    • C.9
    • D.10
  32. 矿山救护大队应当由不少于()个中队组成。

    • A.1
    • B.2
    • C.3
    • D.4
  33. 矿山救护中队应当由不少于()个救护小队组成。

    • A.1
    • B.2
    • C.3
    • D.4
  34.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应当可供5~8人使用,平均每人空气供给量不得少于()m3/min。

    • A.0.1
    • B.0.2
    • C.0.3
    • D.0.4
  35. 其他矿井应当建设采区避难硐室,或者在距离采掘工作面()m 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临时避险设施。

    • A.500
    • B.700
    • C.900
    • D.1000
  36. 煤矿必须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每天巡检()次;建立技术档案及使用维护记录。

    • A.1
    • B.2
    • C.3
    • D.4
  37. 突出矿井必须建设采区避难硐室,采区避难硐室必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和供水管路,满足避险人员的避险需要,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h。

    • A.100
    • B.98
    • C.96
    • D.94
  38.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推进长度超过()m时,应当在距离工作面500m 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或者其他临时避险设施。

    • A.500
    • B.200
    • C.300
    • D.400
  39. 采区避灾路线上应当设置压风管路,压风管路上设置的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m。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40. 采区避灾路线上应当设置压风管路,采掘工作面管路直径不小于()mm。

    • A.50
    • B.20
    • C.30
    • D.40
  41. 矿山救护队在接到事故报告电话、值班人员发出警报后,必须在()min内出动救援。

    • A.1
    • B.2
    • C.3
    • D.4
  42.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min的隔绝式自救器。

    • A.10
    • B.20
    • C.30
    • D.40
  43. 采区避灾路线上应当设置压风管路,主管路直径不小于()mm。

    • A.100
    • B.120
    • C.130
    • D.140
  44.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高度近视等病症以及其他不适应高空()m 以上作业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 A.1
    • B.2
    • C.3
    • D.4
  45. 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下列规定执行:接触噪声、高温、毒物、放射线的在岗人员, 每年()次。

    • A.1
    • B.2
    • C.3
    • D.4
  46. 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下列规定执行:接触粉尘以矽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年、()次。

    • A.1
    • B.2
    • C.3
    • D.4
  47. 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下列规定执行:经诊断的观察对象和尘肺患者,每年()次。

    • A.1
    • B.2
    • C.3
    • D.4
  48. 硫化氢至少每月监测()次。

    • A.1
    • B.2
    • C.3
    • D.4
  49. 接触职业病危害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下列规定执行:接触粉尘以煤尘为主的在岗人员,每()年1次。

    • A.1
    • B.2
    • C.3
    • D.4
  50. 氧化氮、一氧化碳、氨、二氧化硫至少每()个月监测1次。

    • A.1
    • B.2
    • C.3
    •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