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物库管员理论考试卷(1)
-
以下关于爆破材料井下储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井下爆炸材料库的最大储存量,不得超过矿井3天的炸药量和10天的电雷管需要量
- B.每个硐室储存的炸药量不得超过3t,电雷管不得超过10天的需要量
- C.每个壁槽储存的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电雷管不得超过2天的需要量
- D.每个壁槽储存的炸药量不得超过300kg,电雷管不得超过3天的需要量
-
深孔爆破可选用的起爆方法有()
- A.火雷管起爆法
- B.导爆管起爆法
- C.电力起爆法
- D.导爆索起爆法
-
煤层按其厚度分为()
- A.超薄煤层
- B.薄煤层
- C.中厚煤层
- D.厚煤层
-
工业生产年度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 A.生产计划
- B.基本建设计划
- C.劳动工资计划
- D.销售计划
-
风门敞开会造成的危害是()
- A.风流短路
- B.工作面风量不足
- C.造成局扇拉循环风
- D.没有影响
-
控制煤矿生产性噪声的技术措施有()。
- A.吸声技术
- B.隔声技术
- C.消声技术
- D.隔振与阻尼
-
炸药生产过程和运输储存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周围的()等条件。
- A.粉尘
- B.温度
- C.湿度
- D.压力
-
矿井瓦斯的危害有哪些()
- A.使人中毒
- B.导致人员窒息
- C.遇火燃烧
- D.爆炸性
-
局扇通风方式有()。
- A.压入式
- B.抽出式
- C.混合式
- D.自然式
-
炸药的反应形式一般可分为()和爆轰形式。
- A.热分解
- B.聚能
- C.燃烧
- D.爆炸
-
炸药起爆能的机械感度主要包括()。
- A.爆轰感度
- B.冲击感度
- C.摩擦感度
- D.热感度
-
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严禁下列行为:()。
- A.占用疏散通道
- B.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 C.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 D.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
煤矿井下的(),应配备灭火器材,其数量,规格及存放地点,在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应该明确。
- A.爆炸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材料库
- B.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
- C.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
- D.井底车场
-
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
- A.预防性
- B.长期性
- C.科学性
- D.群众性
-
导爆管起爆网路可用()引爆。
- A.雷管
- B.击发笔
- C.导火索
- D.导爆索
-
以下关于爆破作业执行制度正确的有()
- A.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 B.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经矿长批准的专项措施
- C.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按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 D.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A.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
- B.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
- C.火灾隐患整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
- D.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 E.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
-
在煤矿井下瓦斯容易局部积聚的地方有()!
- A.掘进的下山头
- B.掘进的上山头
- C.回风大巷
- D.工作面的上隅角
-
拆除爆破验孔时,应对所有炮孔进行标注,注明各片()
- A.炮孔的数量
- B.炮孔深度
- C.使用雷管段别
- D.每孔装药量
-
“人人都是通风员”工作岗位标准中有三懂分别是什么()
- A.懂通风基础知识
- B.懂消防器材使用
- C.懂通风设施性能
- D.懂通风管理标准
-
四通固定的方法很多,除了用锁扣金属箍外,还可以用()插入四通中间。
- A.铁丝
- B.一小段头部削尖的导爆管
- C.铁钉
- D.牙签
-
2号岩石铵梯炸药由以下组分构成:()
- A.硝酸铵
- B.梯恩梯
- C.黑索金
- D.木粉
- E.硫磺
-
煤矿的班组安全教育的有哪些内容()
-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教育
- B.煤矿安全技术教育
- C.安全责任感教育
- D.典型经验和煤矿事故案例教育
-
起爆网路敷设时的各种接头必须()
- A.截去一定长度
- B.将连接部位清理干净
- C.连接牢固
- D.用胶布缠紧
-
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以()。
- A.警告
- B.罚款
- C.责令停产停业
- D.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 E.十日以下拘留
-
在煤矿企业中,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是().
- A.生产性粉尘
- B.有害气体
- C.机械伤害
- D.放射性物质
-
采煤工作面的两平包括()
- A.支架平
- B.顶板平
- C.运输机平
- D.底板平
-
永久测风站设置要求有()。
- A.可以设置在弯曲巷段
- B.必须设置在直巷段
- C.设置在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的地方
- D.测风站四周要抹面刷白
-
对触电者的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B.迅速测量触电者体温
- C.使触电者俯卧
- D.迅速判断伤情,对心搏骤停或心音微弱者,立即心肺复苏
- E.用干净衣物包裹创面
-
井下有哪些地区瓦斯容易积存()
- A.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 B.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高顶处上山巷道头
- C.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
- D.停风的盲巷中
-
炸药生产过程和运输储存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周围的()等条件。
- A.粉尘
- B.温度
- C.湿度
- D.压力
-
煤矿企业在生产中采用()时,必须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 A.新技术
- B.新工艺
- C.新设备
- D.新材料
- E.新机器
-
凡开采自然发火的煤层的矿井,通风区的工作有()
- A.要开展火灾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建立监测系统
- B.每月至少观测预报一次
- C.采煤工作面必须安设束管监测系统,其束管监测系统必须与矿井监测系统进行联网,实行实时监测
- D.每周至少观测预报一次
-
永久密闭的质量标准有()!
- A.用不燃性材料建筑,严密不漏风,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 B.密闭前无瓦斯积聚,密闭前5m内支护完好,无片帮、冒顶,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 C.密闭周边要掏槽,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并抹有不少于0.1m的裙边
- D.密闭内有水的要设反水池或反水管,有自然发火煤层的采空区密闭要设观测孔、注浆孔口封堵严实
- E.密闭前要设栅栏、警标、说明牌板和检查箱
- F.墙面平整,无裂缝、重缝和空缝!
-
对高瓦斯矿井,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停风造成的危险,必须使用“三专”、“两闭锁”,“三专”即()
- A.专用变压器
- B.专用供电线路
- C.专用开关
- D.专人管理
-
以下爆破器材可以与铵梯炸药同库存房:()
- A.雷管
- B.导爆索
- C.导火索
- D.塑料导爆管
-
以下制度中正确的有()
- A.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 B.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经矿长批准的专项措施
- C.爆破作业必须编制爆破作业说明书,按说明书进行爆破作业
- D.井下爆破工作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担任。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中,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工作
-
矿用炸药有()。
- A.含水炸药
- B.硝酸铵类炸药
- C.硝化甘油类炸药
- D.被筒炸药
-
企业管理包括()。
- A.生产管理
- B.运销管理
- C.计划管理
- D.经营管理
-
乳化炸药的特点是()。
- A.抗水性强
- B.储存期长
- C.安全性强
- D.爆生有毒气体少
-
企业管理包括()
- A.生产管理
- B.运销管理
- C.计划管理
- D.经营管理
-
炮眼应用水炮泥封堵,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的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
- A.粘土炮泥
- B.不燃性
- C.可塑性
- D.混合
-
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在具备下列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使用:()。
- A.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手续,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 B.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责任明确,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 C.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 D.员工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 E.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
化学爆炸可以分为()
- A.爆燃
- B.爆裂
- C.爆炸
- D.爆震
-
主要通风机房由必须安装()等仪表!
- A.水注计
- B.电流表
- C.电压表
- D.轴承温度计
-
井下巷道按其作用和服务范围可分为()
- A.开拓巷道
- B.准备巷道
- C.回采巷道
- D.其它巷道
- E.人行大巷
-
在矿井通风系统图上必须标注的图律有()
- A.风流方向
- B.风量
- C.机电设备的安装地点
- D.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
-
发放火药的的规定()
- A.收取背炮人员有单位审批盖章的领料单;
- B.根据领料单填写的数量将火药装入背炮人员炮箱内并加锁交给背炮人员;
- C.由背炮人员领取火药后签字或盖章;
- D.收取岗位证
-
绷带包扎法包括()。
- A.环形绷带法
- B.“S”形包扎法
- C.螺旋包扎法
- D.螺旋反折包扎法
- E.“8”字形包扎法
-
根据《矿产资源法》之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 A.资源税
- B.资源补偿费
- C.公路养路费
- D.铁路建设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