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验员考试试题(食品理化检验)1
-
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 正确
- 错误
-
灰分测定的温度是100℃。
- 正确
- 错误
-
红色的灰分是正常的颜色。
- 正确
- 错误
-
灰分中含有大量的碳、氢、氧物质。
- 正确
- 错误
-
啤酒中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硫。
- 正确
- 错误
-
测定溶液的酸度的指示剂是铬黑T。
- 正确
- 错误
-
实验中所用的水是指()
- A.自来水
- B.开水
- C.蒸馏水
-
可用氢氧化钠来测定溶液的酸度。
- 正确
- 错误
-
空白试验是指()
- A.在不加待测成分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 B.用任何一种溶液代替样液的实验
- C.不用标准溶液的实验
-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
- A.蓝绿色
- B.黄色
- C.红紫色
-
()是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的重要试剂
- A.甲醛
- B.硫酸
- C.硼酸
-
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氢氧化纳的浓度是()
- A.0.01mol/L
- B.45%左右
- C.90%左右
-
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是()
- A.硼酸
- B.硝酸
- C.氢氧化纳
-
蛋白质测定所用的指示剂是()
- A.酚酞
- B.孔雀石绿
- C.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
将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加入硼酸溶液中,溶液应显()
- A.暗红色
- B.绿色
- C.黄色
-
蛋白质测定消化结束时,凯氏烧瓶内的液体应呈()
- A.透明蓝绿色
- B.黑色
- C.褐色
-
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应()
- A.先低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加高温消化
- B.先高温消化,待泡末停止产生后再用低温消化
- C.一直保持用最高的温度消化
-
蛋白质测定消化时,为防止凯氏烧瓶内的液体被烧干或烧裂,凯氏烧瓶应()
- A.与电炉垂直
- 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 C.倾斜约45度角
-
测定蛋白质的主要消化剂是()
- A.硫酸
- B.硼酸
- C.硝酸
-
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 A.与电炉垂直
- B.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 C.倾斜约45度角
-
准确移取10毫升样品溶液应用()来移取
- A.量筒
- B.烧杯
- C.移液管
-
称取碳酸纳时应用()来称取
- A.减量法
- B.增量法
- C.固定重量法
-
标定硫代硫酸钠的基准物是()
- A.草酸钠
- B.硫酸钾
- C.重铬酸钾
-
标定溶液称取基准物应用()来称取
- A.粗天平
- B.分析天平
- C.1/10天平
-
标定高锰酸钾时,基准物的溶液应()
- A.加热至65—85℃
- B.加热至绿色
- C.加热至兰色
-
标定高锰酸钾终点时,溶液应呈()
- A.兰色
- B.绿色
- C.淡红色
-
标定高锰酸钾的指示剂是()
- A.高锰酸钾
- B.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 C.酚酞
-
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作盐酸标定的指示剂,终点时溶液呈()
- A.淡红色
- B.绿色
- C.黄色
-
标定盐酸的基准物是()
- A.硫代硫酸钠
- B.硫酸钠
- C.碳酸纳
-
标定高锰酸钾的基准物是()
- A.草酸钠
- B.硫酸钠
- C.碳酸纳
-
脂肪测定时,样品包的高度应()
- A.高出抽提管,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 B.与抽提管高度相同,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 C.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
脂肪测定时,严禁()
- A.使用滴定管
- B.明火活动
- C.和他人说话
-
()是脂肪测定的主要设备。
- A.水浴锅
- B.电炉
- C.茂福炉
-
脂肪属()
- A.无机物
- B.有机物
- C.矿物质
-
脂肪测定所用的抽提剂是()
- A.氯仿
- B.蒸馏水
- C.石油醚
-
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
- A.发生变质
- B.质量提高
- C.没有这种现象
-
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
- A.无色
- B.黄色
- C.红色
-
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之中
- A.95%乙醇
- B.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
- C.蒸馏水
-
盐酸属()
- A.氢氰酸
- B.无机酸
- C.有机酸
-
灰分测定时样品应碳化至()为止。
- A.黄色
- B.白色
- C.无黑烟
-
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
- A.盐酸
- B.硼酸
- C.有机酸
-
灰分测定的温度是:()。
- A.550—600℃
- B.36—38℃
- C.100—105℃
-
灰分测定中,盛装样品的器皿叫()。
- A.表面皿
- B.烧杯
- C.坩埚
-
灰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
- B.茂福炉
- C.恒温烘箱
-
水分测定的计算公式是()
- A.样品中水分重×100/样品重
- B.样品重×100/样品中水分重
- C.样品中水分重/样品重×100
-
某样品水分测定时,空铝合重10.0000g,加入样品后重12.0000g,经过一定时间的烘干后样品和铝合重11.8000g,因此样品的水分含量是()
- A.90%
- B.过程错了
- C.10%
-
灰分的主要成分是()。
- A.有机物
- B.矿物盐和无机盐
- C.石头
-
样品水分测定时,盛有样品的铝合应()
- A.将铝合的盖完全打开,便于水分的蒸发
- B.将铝合的盖打开少许,以防杂物落入其中
- C.将铝合的盖盖好,便于水分的蒸发
-
水分测定的温度是:()。
- A.550—600℃
- B.36—38℃
- C.100—105℃
-
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
- B.茂福炉
- C.恒温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