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宜昌锅炉水质化验考证试题(综合知识)1
-
EDI装置排放的浓水水质通常比过滤器出水好,可以返回作反渗透进水。
- 正确
- 错误
-
由于EDI装置中的树脂是靠极化产生的H+和OH-进行再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电流满足树脂的再生,应提高进水的电导率。
- 正确
- 错误
-
由于EDI装置中的树脂是靠极化产生的H+和OH-进行再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电流满足树脂的再生,当浓水电导率较低时应适当加盐。
- 正确
- 错误
-
反渗透产品水虽然除去了大部分盐类物质,但电导率、硬度和二氧化硅等指标仍不能满足锅炉给水的要求,需要作进一步的除盐处理。
- 正确
- 错误
-
反渗透装置设保安过滤器的目的是减缓反渗透膜污染和机械损伤,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 正确
- 错误
-
反渗透装置如果进水蚀度大于1NTU,易对膜造成机械损伤。
- 正确
- 错误
-
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间隔时间和及时的化学清洗是保证膜过滤和反渗透装置正常产水必须满足的条件。
- 正确
- 错误
-
膜处理装置停机时应作好防护工作,防止膜组件失水和微生物污染。
- 正确
- 错误
-
膜处理装置停机时应将装置内的水放光。
- 正确
- 错误
-
反渗透复合膜抗氧化性较强,可允许水中含少量余氯。
- 正确
- 错误
-
通常膜处理装置只有在自动运行模式下,PLC系统才能起作用。
- 正确
- 错误
-
膜过滤具有能耗低、设备简单、占地少、容易操作等优点。
- 正确
- 错误
-
经反渗透处理后的除盐水可作为给水进入锅炉。
- 正确
- 错误
-
酸耗是指使交换剂恢复1克数量的交换能力,所消耗酸的克数。
- 正确
- 错误
-
如果锅水中存在有(),则沉积物下容易发生瞻性腐蚀。
- A.MgC12
- B.CaC12
- C.NaC1
- D.CH4
-
如果原水中游离余氯含量过高,可采用()或()方法除去。
- A.石灰预处理
- B.活性碳过滤
- C.石英砂过滤
- D.加亚硫酸钠
-
配制溶液时用溶剂,如未指明的一般都是用()或()。
- A.蒸馏水
- B.自来水
- C.井水
- D.除盐水
-
碱的水溶液能使()。
- A.石蕊试纸呈红色
- B.石蕊试纸显蓝色
- C.能使酚酞指示剂变红色
- D.使酚酞指示剂显无色
-
钠离于交换器再生后,出水水质应达到()才能投入运行。
- A.出水C1-与进水C1-接近
- B.硬度≤0.03mmo1/L
- C.出水C1-两倍于进水C1-
- D.硬度达到0
-
甲基橙指示剂在PH>4.4的溶液中,呈()色;在PH<4.1的溶液中,呈()色。
- A.黄
- B.橙红
- C.紫
- D.蓝
-
加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三钠采用锅内加药处理时,如果原水中硅含量较高,宜采用的措施是()。
- A.保持较高的锅水碱度(标准内)
- B.适当增加磷酸盐用量
- C.选用腐植酸钠或有机水质稳定剂
- D.保持较高的锅炉排污率
-
锅水水渣过多的危害是()。
- A.影响蒸汽质量
- B.堵塞炉管
- C.减少锅炉蒸发量
- D.易转化成二次水垢
-
锅水P04 3-量过高的可能危害是()。
- A.增加锅水含盐量,影响蒸汽质量
- B.对锅炉造成腐蚀
- C.有生成Mg3(PO4)2垢的可能
- D.若锅水含铁量较大时,有生成磷酸盐铁垢的可能
-
锅水含盐量、碱度过高,蒸发面上有油脂和泡沫等杂质都会影响蒸汽质量,这时需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锅炉排污
- B.再生离子交换剂
- C.改善给水水质
- D.增加防垢剂用量
-
渗透设备关机时,应将膜内的()排掉并冲洗干净。
- A.保护液
- B.渗透水
- C.清洗液
- D.浓水
-
反渗透设备停机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时,应注入()进行保护。
- A.保护液
- B.防冻液
- C.清洗液
- D.渗透水
-
反渗透膜元件淡水侧压力一般不得高于浓水侧压()。
- A.0.03MPa
- B.0.3MPa
- C.0.03Kg/cm2
- D.3Kg/cm2
-
一般保安过滤器是由过滤精度小于或等于()的微滤滤芯构成的过滤器,装在反渗透膜元件前,以确保进入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 A.0.5um
- B.5um
- C.10um
- D.20um
-
反渗透装置的浓水是指反渗透处理后()的水。
- A.含盐量被浓缩
- B.悬浮物含量较高
- C.含盐量不变
- D.含盐量较低
-
反渗透装置的回收率是反映设备对原水利用率的一项指标,用()来计算。
- A.产水流量与进水流量之差。
- B.产水流量与淡水流量之差
- C.产水流量与进水流量之比
- D.产水流量与浓水流量之比
-
反渗透装置的脱盐率是表明设备除盐效率的指标、用()与原水含盐量之比来计算。
- A.产水含盐量与原水含盐量之差、
- B.原水含盐量与产水含盐量之差
- C.产水含盐量
- D.产水含盐量与原水含盐量之和
-
下例除盐处理系统中,不能直接作为电站锅炉补给水的是()。
- A.一级或者二级阴阳离子交换;
- B.一级或者二级阴阳离子交换再加混床
- C.一级或者二级反渗透;
- D.一级或者二级反渗透再加混床
-
反渗透膜是一种用特定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反渗透装置能够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透过膜,从而达到除盐的目的。
- A.盐类物质
- B.有机物质
- C.水分子
- D.悬浮物
-
对于逆流再生交换器,有关压脂层和中排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滤去进水中的悬浮物,可通过小反洗洗去表层杂质,避免频繁大反洗使树脂乱层
- B.避免再生或反洗时因操作不当而损坏中排装置
- C.再生时使再生废液均匀地进人中排装置排走,防止树脂乱层
- D.再生时压住中排下的树脂;防止树脂扰动,避免树脂乱层
-
用喷射器稀释并输送再生液,在()情况下,再生液浓度偏低。
- A.喷射器出口无背压
- B.喷射器进再生液阀门过大
- C.喷射器进水压力过高
- D.计量箱中再生液浓度低
-
固定床反洗膨胀高度,通常为()。
- A.树脂层高的40%-50%
- B.石英砂垫层高的30%-40%
- C.设备总高40%-50%
- D.设备总高50%-80%
-
当进水PH一定时,水的温度对除碳器除CO2效果的影响是()。
- A.温度越高,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除CO2效果就越好
- B.温度越高,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除C02效果就越好
- C.温度越高,C02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除CO2效果就越差
- D.温度越低,C02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除CO2效果就越好
-
当温度一定时,水的 p H值对除碳器除 C02效果的影响是()。
- A.进水PH越低,对除CO2越有利
- B.出水PH越低,对除CO2越有利
- C.进水PH越高,对除CO2越有利
- D.进、出水PH越接近,对除CO2越有利
-
下列有关再生剂用量与树脂再生度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 A.再生剂用量越少,树脂的再生度越低
- B.适当增加再生剂的比耗,可提高树脂的再生度
- C.再生剂的比耗增加到一定量后,树脂的再生度不会再有明显提高
- D.再生剂的比耗与树脂的再生度成反比
-
除碳器是根据()设计的。
- A.溶度积原理
- B.亨利定律
- C.物质不灭定律
- D.同离子效应
-
交换器置换清洗时的流速、流向与再生时的流速、流向()。
- A.相同
- B.完全不同
- C.相反
- D.流速相同,流向相反
-
从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顺序可知,弱酸性阳树脂最容易吸着(),因此易用酸再生。
- A.FE3+
- B.Na+
- C.Ca2+
- D.H+
-
混床中阴、阳树脂再生后混合不充分造成的危害是()。
- A.运行阻力增加
- B.再生剂消耗量大
- C.出水质量下降
- D.造成交叉污染
-
树脂若受到有机物污染,可采用()处理。
- A.压缩空气擦洗
- B.酸液处理
- C.饱和食盐水清洗
- D.热的碱性食盐水清洗
-
混床反洗分层不充分将带来()后果。
- A.运行阻力增加
- B.再生时交叉污染影响再生效果
- C.运行出力降低
- D.混脂效果不好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溶液PH降低时,能提高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 B.溶液pH降低时,能提高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 C.溶液PH增高时,会降低阴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 D.溶液OH降低时,能力。速阴树脂中碱性基团的离解
-
当混床未失效的阳树脂和已失效的阴树脂反洗分层比较困难时,可采取()的方法。
- A.通入氢氧化钠后再反洗分层
- B.加大反洗水量
- C.通入压缩空气
- D.继续运行
-
将出水漏HSiO3-作为阴离子交换器运行控制终点,是因为()。
- A.HSiO3-容易监测
- B.HSiO3-进入锅炉会结硅酸盐垢,必须严格控制
- C.HSi03-容易除去
- D.HSiO3-最后被交换,漏HSiO3-量增大即视为失效
-
在同样的运行流速下,原水中(),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会有所下降。
- A.温度升高
- B.要除去的物质含量降低
- C.含盐量降低
- D.要除去的物质含量增高